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2)

发布时间:2021-09-14 14:39:32 浏览数:

 时

 间

 2016 年 12 月 6 日

 地 点

 班级活动室

 观察对象

 黄冉 性别

 男

 年龄

 3.5 周岁

 事 件 描 述

 为了方便收发学习用品,一天,我和配班老师商量后确定了每组的小组长。并告诉小朋友以后每组上的收发工作都由他们来做。

 一天上午,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叫组长们把积木放好。可是第 2 组传来了争执声。我走过去,只见黄冉和黄美两人分别拉着塑料篮子的两边,你拉我拽地不放手,塑料的篮子被拉扯得已经有些变形了。黄美向我告状:黄冉不给她去放积木。我边拉开黄冉的手边对他说:“就让组长去放吧!”黄冉的手拉得紧紧的,我用力一拉才把篮子拉开,黄美马上把篮子去放好了。黄冉气呼呼看着我,忽然对我说:“我家里有很多小汽车,不给你玩了,哼!”

 分 析

 1、在黄冉乃至小朋友心目里,收放积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所以,黄冉极力争取这样的机会。

 2、3 岁多的黄冉对组长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在他的思想世界里,还是谁先拿到,谁就可以去放积木。3 岁多幼儿的规则道德意识正处于刚刚开始启蒙的阶段,是非观念和评价是非的能力还处于幼稚水平。

 3、黄冉看到因为老师的坚持,自己失去了放积木的光荣表现机会,心里很不高兴。所以想到用不给老师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作为发泄气愤的出口。

 还有是家庭的因素,因为在当今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今天,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大多都迁就孩子。

 对 策 与 反 思

 1、接受、理解黄冉的想法。

 我们要承认孩子情感的真实性,承认孩子有产生和表达这种情感的权利。首先,应该接受孩子,帮助孩子发泄委屈的情绪。一般来说,孩子“城府不深”,他的心事和烦恼是“藏”不住的,迫切需要向人倾诉。所以在黄冉为放篮子的事生气时,我们作为倾诉对象,用平视的目光静观默察,细听倾诉。黄冉本来心中有“火”,但他把火倒出来了,“火”也就自行消灭了。在黄冉情绪安稳后,让他感受老师的理解,如:我说“我知道你在生气,但是我们已经规定了让组长来收篮子。”

 2、引导他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在幼儿的道德教育中,除了关注幼儿认知、技能技巧的培养,还应特别关注到幼儿的情感和态度,特别是良好的行为道德品质的养成。只有教师给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示范,为幼儿提供道德榜样,道德教育才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幼儿才能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质。

 如:平时让黄冉观察小朋友学习用品的收发,有时也让他来帮大家放东西。

 逐步理解和接受规则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个案 幼儿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