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家庭》

发布时间:2021-09-16 16:25:48 浏览数:

 《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家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是教育的基础,有了对学生深沉的爱,才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育。”二十年来,有一个瘦高男孩时常在我的脑海中跳跃。他的成长渗透着我对教育的探究,见证着我对教育理念的追求。

 1997 年 9 月,我到阳泽乡中学任教,担任 53 班班主任。开学第一周,这个瘦高男孩——肖涛连续两次完不成作业。任课老师反映,他每天下午第一节睡觉。

 我批评他学习懒惰,教育他完成作业是学生的义务,无明显效果;多次谈话,收效甚微。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别的我,怀揣教育的梦想,心急如焚,一气之下,以肖涛上课睡觉、完不成作业为背景,召开了一次“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主题班会。学生们各抒己见,有批评,有鞭策,也有激励,仅有一名女生高度赞扬肖涛聪明勤快、信心坚定、意志坚强。我在做总结发言时说道:“如果同学们都能够克服懒惰的毛病,上课认真……”话未说完,肖涛忽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吼道“我不懒!” “你不懒?怎么不完成作业?请给我一个理由!”我气愤地说道。他瞪着眼睛,歪着脑袋,向我示威。我气炸了,怒火冲天,正要大发雷霆,放学铃响了,这节主题班会在这种尴尬局面下结束了。

 在事后梳理和反思的过程中,我对女学生的赞扬百思不得其解,“去学生家”的念头突然闪现,家访!家访令我震惊:肖涛父亲早逝,其母子相依为命,;肖涛与那女同学已经定亲,相约盖好房子,第二年春天办喜事;肖涛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自己垒墙过半。精诚所

 至金石为开,我在校长的支持和帮助之下,经过 14 次家访,做通了方方面面的工作,达成了一致意见:完成义务教育,读完初中。没想到:这两位学生中考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中,经过努力,一个考入河北师大,一个考入河北中医学院。肖涛的母亲常常对他们念叨:“范老师改变了你们的人生,改变了咱们家庭的命运,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地位……” 关爱学生,需要走进学生的家庭进行家访。家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它虽耗费时间、工作量较大,但却是其它教育观察法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同年十月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国庆开学第一天的下午第一节课,我发现班长吴胜辉同学一会儿目光呆滞,似有心事;一会儿心神不定,心猿意马。提示无效,询问无果。我根据其乐观、刚强的性格特征和一反常态的迟到现象,利用排除法确认其必有家事,且难以解决。在周三的中午,我骑车 6 里进行了家访。不出所料,家庭遭遇不幸,父亲瘫痪住院,她既要照顾上一年级的弟弟和四年级的妹妹,又要管理喂养 500 只母鸡。十一种麦正当时,别人家都忙着种小麦,她家的秋还未收,7 亩玉米还长在地里。不幸降临,16 岁的少女如何承受?经上报、请示学校,周六、日,我带着部分学生帮助她家刨玉米、腾地,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种上了小麦。没有想到,这件事之后,我班更加团结、和谐,互帮互助蔚然成风,“相亲相爱一家人”,期中考试超出第二名 13 分,且在一个月内无打架现象(在当时的乡中,学生打架犹如家常便饭,屡见不鲜)。校长在总结会上曾说:“53

 班的变化在于范老师的家访。” 自此之后,我始终紧攥“家访”这块法宝,走进学生的家里,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呵护滋润学生所有的嫩芽,并使之更好地茁壮成长。

 爱是教育的基石,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爱心是一种责任,我们责无旁贷;爱心是一种奉献,把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学生;爱心是一座熔炉,能熔化一切顽石,能教育好所有的学生。春天播下种子,秋天才能结下硕果。为了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家里,坚持家访。家访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环节,是关爱学生的重要体现和必要手段。

相关热词搜索: 学生 关爱 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