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畅谈小学生习作

发布时间:2021-09-16 16:57:34 浏览数:

 习 作 教 学 之 拙 见 每当上习作课时,总会听学生的埋怨声,“作文好难写啊!”,“老师,怎么开头?”等等问题,学生的一连串问题引起我的质疑,习作课到底要怎样上学生才不感到枯燥无味呢?一提到作文,不仅是老师们感到头疼的,也是学生们最害怕的。问题到底出在谁的身上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初步写作,难免不写成乱七八糟,但不能过分批评,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一定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才会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这种兴趣,我要求学生多看多写,表现好的学生我就奖励一颗星,两个星期内谁的星多就奖励一本书,奖品是他们想要的,他们的兴趣就会越高。我还规定每周二早读时,同桌或本组同学一起,把自己新近积累的东西进行交流,互相欣赏,其方法可以是学生自读,也可以交换读,共同享受。学生观察多了,积累多了,读得多了,背得多了,写起文章来也就有话可写,有恰当的语言描述了。此外,我还注意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在“学习园地”的“优秀作文”栏,让全班同学阅读,让小作者们充满成就感,写作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还有平时多举行一些评比,让学生心中产生斗志,有了斗志就会有动力,也会有自信。

 二、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好像除了学习,就剩下玩了,没天都过着重复的日子,每次安排他们写写身边的事或人,他们都说:“身边没

 有发生什么新鲜的事儿,怎么写?”其实,学生所看到的只是表面,是他们不够用心留意身边的事物,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生活是学生习作素材取之不竭的源泉,只有学生深入生活,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五彩斑斓的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学生写作不再是“难为无米之炊”。例如,我教四年级的一篇习作《春天的校园》中,我先布置学生习作作业:你们这个星期注意留意我们的校园里的植物,看看春天来了,我们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会变成怎样呢?到下个星期一,我们进行一场评比,看谁的眼睛最雪亮?被评为“火眼金睛”。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记录在本子上作为习作的素材。学生写起来就顺手多了。还有我们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养成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动笔好习惯。生活就是最好习作的素材,老师一定要善于引导。

 三、学生平时不仅要多练写,还要多看课外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知识材料的重要途径。学生习作中的词语相当一部分来自课外阅读。它能使学生知识量成倍增长,有利于智力资源的开发,还能丰富学生情感积累。学生可以在自己爱读的书中接受感染和教育,提高认识能力,充实情感,对写作的选材,立意大有帮助。学生读多了自然就有题材可写了,也不再缺乏词句,平时我不仅要求学生写周记,还要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看作文或课外书等等,看后就把感动的地方记下来或者把优美语句

 抄下在本子上。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了许多。事情的成败在于你的坚持,偶尔我会突击检查看看学生们都看了那些书?与学生分享一下书中的乐趣。学生看到了我对他们的重视,也不敢偷懒,自然就养成每天看书的好习惯,渐渐地他们再也不畏惧写作文了,逐渐也听不到学生的埋怨声了。

 四、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没有用了好词、佳句,但是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今天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就闻见了一股香味,原来妈妈炖了排骨了,我放下书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孩子,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的!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让学生有所裨益。转

相关热词搜索: 习作 畅谈 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