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边区《生活》期刊始末
书话 苏皖边区《生活》期刊始末
彭伟 《 中华读书报 》( 2015 年 02 月 11 日
14 版)
苏皖边区的《生活》期刊不但流传甚少,而且连《苏中张地文化》《江苏省志出版史志》和《江苏革命史词典》等专著中也鲜有记述。数年来,笔者收藏到七本《生活》,包括第二、五期,新第一、二、五、六、七期,前两期由苏中出版社于 1945 年出版,其余是次年华中新华书店印行的。
说起《生活》,人们总会先想起著名出版家邹韬奋,他在国统区主编《生活》周刊并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苏皖边区《生活》期刊同样与邹先生关系密切。1942 年,邹先生曾秘密来苏中解放区考察边区出版工作。1945 年春,苏皖边区创刊《生活》,正是继承了邹韬奋的出版精神,刊名“生活”二字就是邹先生的手迹。据《华中关于<生活>的指示》的记载:《生活》主要是为苏皖边区的青年和学生服务的。初期《生活》为 32 开,内容丰富,设有《生活论坛》《政治讲话》《艺术漫谈》《文艺》和《随笔》等专栏,撰稿人不乏苏皖边区的文化名人,有教育家吴天石、经济学家邓克生、军事医学专家宫乃泉、作家王啸平等等。作为当时很有可能是苏皖边区唯一的一本综合刊物,《生活》赢得了苏中青年的青睐,包括王树人(如皋人,原中宣部宣传局局长)和洪炉(泰兴人,原《解放军报》美编)等等都是《生活》的读者。1946 年 6 月 4 日,太一中的张孝伯给《生活》写信:“希望多印《生活》,学校里学生爱读《生活》,为了决定《生活》的购买权,学生们只能抽签了。”
《生活》最初的编者有哪些人呢?洪炉曾经告知笔者:老作家楼适夷肯定是《生活》的编者之一。原来洪炉在读到《生活》后,也给《生活》编辑部去信;不料楼编辑不仅很快回信,而且将他的来信刊于《生活》上。从笔者手头的实物来看,《生活》编辑不辞辛苦,长期办有《信箱》专栏(刊登编读之间的信文),并常写《编后》。
1946 年元旦《生活》出版了“新一期”。从本期开始《生活》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开本换为 25 开,封面的木刻画明显增大,去除专栏(《信箱》得到保留),扩大内容形式和作者群,许多苏皖边区的军政要人也为《生活》撰稿,有张爱萍将军、季方、刘季平、恽逸群和俞铭璜等等。也是从本期开始,《生活》杂志编辑委员会正是成立(编辑名单第一次正式公布《生活》上),包括“刘季平、黄源、白桃、楼适夷、胡考、缪钧、范长江、苏苏和恽逸群”等等;并邀请俞铭璜、周白帆、夏征农、戈杨、曹白、巴一容、芳信、阿英和吴天石等多位苏皖边区的作家和记者为《生活》特约撰稿人。
正当《生活》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时候,1946 年 7 月 31 日,《生活》出完新七期,戛然而止。“新七期”《生活》是休刊号,封面内侧印有“休刊启事:本刊自出版以来,历时一载有半……倾以华中青联另行出版物,本刊任务已尽,爰自八月份起实行休刊……”。从宏观上看,烘炉曾告知,1946 年 7 月中旬开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苏中解放区,新四军主力北上,《生活》的编委或作者群中不乏随军北上的;从微观上看,1946 年下半年,苏皖边区的刊物有所增多。新二期《生活》封底的广告告诉读者 1946 年
初《生活》的“苏皖边区姐妹刊”只有三个:“《文综》、《新文摘》和《新华文摘》”。到了同年 6 月,苏中解放区的红色刊物数量有所改观,仅华中新华书店已发行和即将创刊的就有《江淮文化》《民主建设》《华中少年》和《少年画报》等等;因此《生活》的“替代品”渐渐增多,加上“华中青年另行出版物”,《生活》最终休刊,实际上也就停刊了。
相关热词搜索: 边区 始末 期刊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
- 罗振玉家藏档案始末2021-09-28
- 重庆中苏大楼建造风波始末2022-10-31
- 人大期刊特色栏目打造实践2021-08-27
- 网络模式下期刊传统服务E化新...2022-03-08
- 网络环境下高校期刊工作的研究2022-03-11
- 从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特点...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