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情至理,豪迈高洁
至情至理
豪迈高洁
——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齐齐哈尔阳光学校 王丽丽 【组文内容】《水调歌头》+《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 【课标依据】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3. 诵读优秀诗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借助多媒体,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 13 课《诗词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所选的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学习时要注意感受古人的忧乐情怀。
本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诵读课文时应注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特点,了解其创作背景,初步感知诗词内容,体会作者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以及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学情分析】
1. 九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古诗诵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可以运用书下注释结合工具书自学完成这首词。
2.作为中学生,相对知识积累少,而且涉猎面窄,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上有限,需要课堂的有效导向。通过引导,学生可以更全面的把握诗人思想感情及其诗词风格。
【学习目标】
1.注意节奏和韵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本词。(语文要素)
2.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语文要素)
3.通过作者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感受他的乐观、旷达情怀。(人文要素)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探究法、个人思考法,结合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型】诗词教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
每日一默 (二)
新课导入: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咚咚就会掉出好多个“月”自来,那么首先问问大家,你知道哪些古诗词是写月亮的? 你们猜猜老师最喜欢哪首?
(在师生的谈话、问话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1.任务一(针对目标一)语言之美: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知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品味本词的节奏、音调和声情。)
2.任务二(针对目标二)文章之美:
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上升一个研究层面,看看整首词上阕和下阕分别侧重写了哪些内容?整首词主要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本环节的设计从文章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该词的中心旨意。这样设计主要考察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又让学生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这里要让学生尽情的表达,畅所欲言。)
3.任务三(针对目标三)文学之美:
诗读的多了,读熟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中的代表作。这“豪放”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 《定风波》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贬时怎样的境界? (本环节的设计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深入感悟该词的创作风格,感受作者的乐观、旷达情怀。这里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4.教学结语部分:
(四)布置作业:
1.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自己品读和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两首豪放词。
【板书】
至情至理 豪迈高洁 ——赏析《水调歌头》
1.语言之美
2.文章之美 3.文学之美
相关热词搜索: 豪迈 至情 高洁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