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特色题型,引言类选择题
(1)从诗词选择上看,以唐诗宋词中的名言名句为主。
(2)从命题范围上看,要紧集中在哲学局部。
(3)从命题意图上看,要紧考察古诗句直截了当 表达的哲学道理。一般运用“蕴含〞“启发〞“说明〞“说明〞“反映〞“表达〞“根据〞等词,直截了当 考察学生对古诗词中包含的哲学道理的理解和把握。
(4)从组题形式上看,以古诗句作题干为主。少数题以古诗句作为题肢,着重考察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理解与把握;更多的题均以每题一首古诗句作为题干,着重考察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程度。
(5)名人名言类选择题要紧是通过分析引用的名人名言,指出其中包含的相关道理。
解答引言类选择题,可按以下步骤进展。
第一步:细细品读引文,准确、全面猎取 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要将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既要把握引文的中心意思,又要抓住关键词。要把引文放在恰当的语境或环境中去理解,不能用不合材料情境或不合常规思维的方式去解读引文材料。
第二步:仔细研读题肢。首先,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等引文,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和说法绝对化的题肢加以排除。其次,仔细推敲各题肢与引文的内在联络,初步选出符合题干引文主旨的题肢。
第三步:仔细推敲不能确定的题肢,作出正确选择。
对应训练 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不是近代哲学的重大根本咨询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咨询 题。〞以下可以说明并正确答复哲学根本咨询 题的是(
)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世间万物皆可知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④举一纲而万目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不符合题意。④的意思是提起渔网上的总绳一撒,网眼就全部张开,举一纲确实是抓要紧矛盾,属于辩证法,不符合题意。
2.培根认为,人的认识事实上 是一种反映活动,这种反映好比照镜子,镜子里面的成像与镜子不处 的实物高度相似。他说:“存在的真实与认知的真实是同一的,它们的差异没有比直截了当 的光线和反射的光线来得更大。〞由此可见,培根的这一观点(
) ①没有完全正确答复哲学根本咨询 题 ②包含着唯物主义的思想 ③强调思维与存在基本上 世界的本原 ④是对主观唯心主义的诠释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培根的镜象反映论坚持了唯物论和反映论原那么,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认识论无视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因此,它没有完全正确答复哲学根本咨询 题,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培根的这一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是二元论,由此可排除③④。故此题答案选 A。
3.“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这是汪国真散文集经典名句。以下选项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天假设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答案 A 4.“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此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鞭挞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态表达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根底 ③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 ④诗人大胆打破固有诗词创作规律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错误,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是对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的反映;④“打破固有诗词创作规律〞说法错误,违犯规律的客观性。
5.中宣部与中央播送电视总台结合创作百家讲坛特不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12 集精良制作及名家的经典释义和思想解读,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思想相映生辉。对以下习近平
引用过的名句所包含哲理提醒正确的选项是(
)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直截了当 经历比间接经历更可靠 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重视理论,求真务实 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要重视事物的质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②的意思是说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这表达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故对应错误;④表达了重视量的积存,故对应错误;①③正确。
6.下面诗句与孔子的“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所表达哲理相一致的是(
) 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咨询 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答案 B 解析 孔子的观点表达的是理论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B 与之相符。A 表达的是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由于受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妨碍 ,会形成不同的认识;C 强调的是运动变化;D 表达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7.“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假设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王阳明的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真理是相对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 ②人们观看 事物的立足点、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妨碍
④价值推断 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错误,关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④不符合题意,题目中没有表达价值推断 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王阳明的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观看 事物的立足点、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②③入选。
8.休谟说:“遇到有成认自己错误的时机,我是最为情愿 抓住的,我认为如此 一种回到真理和理性的精神,比具有最正确无误的推断 还要荣耀。〞休谟看到了(
) ①错误是真理的根底和源泉 ②在方法论上真理和错误没有严格区不
③追求真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④真理和错误是相伴而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理论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真理作为正确的认识,其根底和源泉是理论;②错误,真理和错误有着严格界限,在方法论上真理和错误也有界限。
9.促进区域协调开展向更高程度和更高质量迈进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将来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思路、深化推进,最终推动区域协调开展目的的实现。材料说明的哲理与以下名言表达的哲理最相一致的是(
) A.和实生物,同那么不继(史伯) B.世异那么事异,事异那么备变(韩非) C.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王夫之)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答案 D 解析 材料说明的哲理是事物的开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 符合题意。A 表达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B 表达了事物是变化开展的观点,C 表达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10.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过程——“大胆去尝试〞,现状——“黄金无足色〞,将来——“仍须傲霜雪〞。以下关于改革的阐述的哲学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①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大胆去尝试——要敢于打破现有的理论和制度,推进改革创新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现状的主流和支流,解决要紧矛盾 ④仍须傲霜雪——要正视深化转型中积存的改革咨询 题,迎接挑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错误,要敢于打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理论和制度。③错误,要分清改革现状的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要紧方面,而不是解决要紧矛盾。
11.下面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 C 解析 材料意思是山下四月的花根本凋谢了,但是山寺桃花才刚刚盛开,说明矛盾具有专门
性。C 与之相符;A 表达抓重点,集中精力抓要紧矛盾,B 表达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D 表达规律具有客观性,都不符合题意。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老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治理 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这表达了(
) A.物质的无限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与专门 性的统一 C.意识的目的性与方案性的统一 D.真理的客观性与反复性的统一 答案 B 13.中国诗词伴着中国文化一路走来,到达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度,古典诗词的魅力也早已超出了特定受众群体的局限,成为全民追捧的文化大餐。以下诗句中与杜甫的“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表达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答案 D 解析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中,“碧显白〞“青衬红〞说明矛盾双方互相依存。D中噪与静、鸣与幽之间互相依存,与题意相符合;A 表达了矛盾具有专门 性,B、C 表达了用联络的、开展的观点看咨询 题,都与题意不符。
14.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缘故,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久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寻 ,而应当到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寻 。〞这是因为(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开展的,具有不确定性 B.消费关系一定要合适消费力状况 C.物质资料的消费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 D.人类社会的开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答案 C 15.“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清·万斯大?周官辨非?)。以下与该名言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 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意思是群众事无小事,表达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阔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推断 和价值选择,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达的是开展的本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④表达的是世界是普遍联络的,都不符合题意。
16.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生活 ,基本上 对生命的辜负。〞这启发我们(
) A.要作出正确的价值推断 和价值选择 B.要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生活理论 D.要在理论中不断制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 D 解析 尼采的意思是,人生在世,需要有所作为,不可庸庸碌碌过完这一生,故 D 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行动,没有表达要作出正确的价值推断 和价值选择,A 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价值观的选择,B、C 排除。
相关热词搜索: 选择题 引言 题型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
- 选择题选择题2021-09-28
- 选择题特色题型,推导类选择题2021-09-28
- 选择题特色题型,漫画类选择题2021-09-28
- 选择题特色题型,目(旨)类选择题2021-09-28
- 安全生产知识是非选择题试题2021-11-13
- 高考英语大纲题型复习重点2021-08-27
- 高考英语各题型突破方案2021-08-27
- 高考英语各题型重点答题技巧2021-08-27
- 小学语文阅读题型与答题方法...2021-09-13
- 六级各题型分值2021-09-16
- 题型03,定序问,题、选排问题...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