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教材原型实验与创新实验

发布时间:2021-09-28 14:55:47 浏览数:

 原型实验与创新实验 1、(13 大兴二模)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如磷燃烧的反应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就有多处应用。

 A.探究燃烧条件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实验 A 中,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2)实验 B 中,气球的作用是

  。

 (3)①用实验 C 中装置达不到实验目的,其原因是

  。

 ②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某地窖中二氧 化碳的含量。取 250mL 气体样品于集气瓶中,注入

 ,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计算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为

  。

 2、(2013 连云港)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 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 铁钉生锈的条件

  C. 证明 CO2 与 NaOH 反应

 D. 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 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 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 C 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 CO 2 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 NaOH 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 CO 2

 与 NaOH 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 D 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3、(2014 西城期末)通过实验对草酸(相对分子质量是 90)进行如下研究。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常作干燥剂

 ②浓 NaOH 溶液常用于吸收 CO 2 气体 ③无水硫酸铜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④氯化钯(PdCl 2 )溶液遇 CO 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准备】选用下列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A

  B

  C

 D

  E

  F

  G

 H 【实验 I】检验草酸分解的产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1)按 A→H→E→C 连接仪器 (2)关闭 K,点燃 A 处酒精灯 H 中

 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中产生黑色沉淀,气球鼓起 草酸分解生成了 CO 2 、CO 和 H 2 O ①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C 中气球的作用是

  【实验 II】取 9 g 草酸进行实验,测定生成物的质量并确定草酸的组成。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及分析 (1)选择 A、B、D、G 装置组合进行实验 (2)鼓入过量的 N 2 后,分别称量 B、D、G 的质量 (3)关闭 K,点燃 A、D 处的酒精灯,至草酸完全分解 (4)熄灭 A 处酒精灯,通入过量的 N 2 ,熄灭 D 处酒精灯,再次分别称量 B、D、G 的质量 B 装置增重 1.8 g D 装置中固体 质量减少 0.8 g G 装置增重 4.4 g

  ① A、B、D、G 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A→

  →

  →D ②向 A 中两次通入 N 2 ,其中 第二次的目的是

  ③草酸的化学式是

  ④反思:若用 F 代替 B,则不能测定草酸的组成,其原因是

  4、(2013 连云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 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A

  B

  C

  D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 A 中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洗气瓶 B 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①装置 C 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 反应后减少了 1.6g;②装置 D 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 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 H、O 元素的质量比为

 。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 D 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 忽略不 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相关热词搜索: 实验 原型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