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读懂鲁迅讽刺

发布时间:2021-09-28 16:28:35 浏览数:

  读懂鲁迅的讽刺

 ——《藤野先生》前三段解读 学情分析:

 学生已完成课文预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反语、以美喻丑、以美衬丑等讽刺手法。

 2、品味语言,分析反语、比喻等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辛辣的讽刺手法。

 3、体会作者对东京留学生的讽刺之情,以及讽刺背后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分析反语、比喻等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辛辣的讽刺手法。

 教学过程:

 一、 背景导入: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挽救自身的危机,把迅速崛起的弹丸小国,当成了取法欧美的样板,不断派遣留学生到一衣带水的日本。东京,一时中国留学生云集,鲁迅就是这个时候官费来到了日本的东京。

 二、感 讽刺之情 1、指一生读课文前三段。

 2、作者对东京是怎样的印象? 3、品读:“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扣住“也”、“无非”、“这样”三个词)

 三 、品讽刺之法 鲁迅说:“黑暗的现实,增长了我的坏脾气,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瞧不起人。”每当这时候,他的讽刺就来了。

 1、作者如何表现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从内容、手法、用词等角度进行合作探究)

 ①内容上:辫子 提问:为什么抓住辫子来写? “清国留学生”自己怎样看待辫子?(扣“盘”、“帽子”)

 鲁迅对清政府的态度。(品“清国留学生”)

 资料链接 1:按照满人的风俗,男人是要蓄发留辫的,清兵入关成为统治者后,辫子就同政治紧密联系起来的。辫子的留与剪,就标志着自己的政治立场,对于满清政府的态度。

 资料链接 2:1903 年,鲁迅剪辫并拍断发小照。后以断发小照赠友人许寿裳,后补诗《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对比资料,辫子表明他们是腐朽的清政府的附庸,也最能体现他们的不觉醒。

 ②手法上:

  比喻——以美喻丑 衬托——以美衬丑 反语——辛辣诙谐(对比注释,明“标致”多用于女子。)

 细节描写——漫画式镜头(油光可鉴、扭几扭)

 2、中国留学生会馆不是读书之所,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①限制性词语 对比阅读,比较语义的变化: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书买,值得去;几间洋房里可以坐的。

 (保留和去掉红色部分)

 明确:通过这些词对书的数量、时间、地点等作限定,表现了作者想读点书,却限制重重,东京确实不是读书之所。

 ②设谜式结构:

 谜面: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谜底:那是在学跳舞。

 3、齐读:唉,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读出失望)

 哼,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读出嘲讽)

  四、 知讽刺之因 (总结)

  青年鲁迅,怀抱救国救民之志求学于日本,而眼前出现的竟是这样一番景象,而扮演这些小丑的正是自己的同胞,叫他如何不感到羞耻痛心?于是,他决定:“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鲁迅先生在他的《什么叫讽刺》一文中说:讽刺是善意的。你认为这里的“善意”是指什么呢? 明确:期待同胞们能够觉醒,共同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

 总结:透过先生犀利、刻薄的讽刺语言,背后藏着的是怒其不争的忧愤与失望,跳动的是一颗救国救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辛辣的讽刺

 忧愤与失望

  拳拳爱国心

相关热词搜索: 鲁迅 读懂 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