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己、《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及答案
2018 年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
B
)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 C )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
C
)
A 产生很小的内力
B 不产生内力 C 产生很大的内力
D 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W=-3,则体系的(
D
)
A 自由度为 3
B 自由度等于 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 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 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 D )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
D 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
A
0
B
2
C
4
D
6 F P
7.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A
)
F PABCD图1F P 8.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B
)
A
AB 部分
B
BC 部分
C
CD 部分
D
DE 部分 A B C D E
9.荷载作用下产生桁架位移的主要原因是( A
)
A
轴向变形 B
弯曲变形 C
剪切变形 D
扭转变形 10.三铰拱在集中力作用下其合理拱轴线形状是(
D )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
4.一个体系是有 n 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 n 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5.两刚片用三链杆相联,且三链杆平行不等长,则构成瞬变体系。
( )
6.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载。但横截面形状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同。( √ )
F PF P 7.三铰拱的矢高 f 越大,水平推力也越大。(
)
8.求桁架内力时截面法所截取的隔离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点。(
)
9.某荷载作用下桁架可能存在零杆,它不受内力,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其去掉。(
)
10.试判断下列弯矩图是否正确。( )
三、试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
2.
题2-7图
题2-8图
3.
4.
题2-9图
题2-10图 1.解:由二元体分析法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解:由二元体分析法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解:显然,体系是具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解:由三刚片规则,可知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四、绘制下图所示各结构的弯矩图。(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ⅠⅡⅢ①②③10kN/20k3 13A B C D
作弯矩图如下:
2.
解:
作弯矩图如下:
3.
解:
作弯矩图如下:
五、 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的内力。
解:求支座反力 A B C D 5 60 60 (11.25)M 图(kN m)
)
L/2 L A B C D L/2 F P F P L
A B C D F PM20kN/40kN 2m 4m A B C D 40kN 2m 2m 2m E F A B C E F D 40 40 120 M 图(kN m )
1 1
2 2
3 3
a aA BCDa a a aa aF F Pa aⅠ Ⅰ Ⅰ Ⅰ
由
AM = 0
B P PF 4a F 2a F 3a 0
PB5FF ( )4
由
yF = 0
A P P P5F F F F 04
PA3FF ( )4
用Ⅰ-Ⅰ截面将桁架截开,保留右边部分,受力如图:
由
yF = 0
N1 P P5F sin45 F F 04
N1 P2F F4 (压)
由
CM = 0
P N3 N15F a F a F cos45 a 04
N3 P3F F2 (拉)
取结点 C 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
显然:N2 PF F (压)
C D F N1F N4F N3F PC F N2 F N4 F P F N4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
)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2.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 代表基本体系在 1 jX 作用下产生的(
C )
A
iX
B
jX
C
iX 方向的位移
D
jX 方向的位移 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
A
ij 恒大于零
B
ii 恒大于零
C
ji 恒大于零
D
iP 恒大于零 4.下列哪一条不是图乘法求位移的适用条件?(
D
)
A 直杆
B
EI 为常数
CPM 、 M 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形
D PM 、 M 都必须是直线形 5.下图所示同一结构在两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D )
A
A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B
C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C
C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D
BC 杆变形相同
A C
D B
EI
EA
A C
D B
EI
EA P P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与刚度无关。(×)
2.反力互等定理仅对超静定结构才有使用价值。(
)
3.用力法求解超静定刚架在荷载和支座移动作用下的内力,只需知道各杆刚度的相对值。( )
4.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
)
5.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则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数值也不同。(
)
三、求图示简支粱 C 点的竖向位移,EI =常数。(9 分)
解:(1)作 M P 图
(2)作 M 图
(3)计算 C 点竖向位移 2 2Cy1 1 2l 1 2l 2 2 2l 1 2l 1[ ql qlEI 2 3 9 9 3 3 3 18 9 2 2 21 l 1 2l 2 2 l 1 2l 1ql ql ]2 3 72 9 3 3 3 72 9 2
413ql( )1458EI
四、 点 计算图示刚架结点 C 的水平位移和转角,EI= 常数。
1.计算 C 点水平位移 解:(1)作 M P 图
q C 2l/3
l/3
A B C
M P 图 图 A B C 1
图 图 l l/2 q A B C A B C M P 图 图
(2)作 M 图
(3)计算 C 点水平位移
42Cx1 2l 1 l 1 qlql ( )EI 3 8 2 2 48EI
2.计算 C 点转角
(1)M P 图同上 (2)作 M 图
(3)计算 C 点转角
32C1 2l 1 1 qlql 1EI 3 8 2 24EI ( )
点 五、试求图示刚架点 D 的竖向位移,EI= 常数。
解:(1)作 M P 图
A B C 图 图 1 A B C 图 图 1 1 F PABCDll/2 l/2EI= 常数FABCDF P lF P l/F P lM P1ABCDl/2 l/2 图
(2)作 M 图
(3)计算 D 点竖向位移
P PDy PF l F l 1 1 l l 2 l[ ( ) l F l]EI 2 2 2 2 2 3 2
3P29F l( )48EI
点 六、求图示桁架结点 B 的竖向位移,已知桁架各杆的 EA=21 10 4 kN。
。
解:(1)计算实际荷载作用下桁架各杆的轴力
(2)计算虚设单位荷载作用下桁架各杆的轴力
(3)计算 B 点竖向位移
NP NByF F lEA
1 6 5 5 3[( 90) ( ) 6 2 ( 100) ( ) 5 2 50 5+2 60 6]EA 8 8 8 8
341612.5 1612.57.68 10 m 7.68mm( )EA 21 10 七、确定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4 分)
1. 5 次
2.1 次
A
B
C
D
E
40kN
40kN
80kN
3m
3m
3m
3m
4m
A
B
C
D
E
40kN
40kN
80kN
- -90kN
- -100kN
50kN
60kN
60kN
50kN
- -100kN
A
B
C
D
E
1
3.
4 次
4.7 次
杆 八、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各杆 EI 相同且为常数。
解:(1)梁为一次超静定结构,X 1 为多余未知力,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δ 11
X 1 +Δ 1P = 0 (3)计算系数 δ 11 及自由项 Δ 1P
作 1 M 图和 M P 图如下:
112 1 2 128δ = 4 4 4EI 2 3 3EI
1P1 1 1 160= 40 4 4EI 2 2 EI
(4)求解多余未知力:
1P111160ΔEIX = 3.75kN128δ3EI
40k2 4A B C 2A B C X基本结构 A B C 1
4 40kA B C MP图4
(5)作 M 图:
九、用力法计算下列刚架,并作弯矩图。EI 为常数。
解:(1)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X 1
、X 2 为多余未知力。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δ 11
X 1 +δ 12
X 2 +Δ 1P = 0
δ 21
X 1 +δ 22
X 2 +Δ 2P = 0 (3)计算系数及自由项:
(40ABC132.M 图6kABC D444EI4ABC DX 1X 2基 本 结{ { 1ABC D4 44 4
111 1 1 2 1 128δ = ( ) 4 4 4 4 4 44EI EI 2 3 4EI 3EI
221 1 2 1 208δ = 4 4 4 4 4 44EI 2 3 EI 3EI
12 211 1 1 40δ = δ ( ) 4 4 44EI EI 2 EI
1P1 1 1 64= 4 24 4EI 2 3 EI -
2P1 1 192= 4 24 4EI 2 EI
(4)求解多余未知力:
1 2128 40 64X X 03EI EI EI
1 240 208 192X X 0EI 3EI EI
解得:
X 1 =-2.4kN
X 2 =-4.1kN (5)作 M 图:
杆 十、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链杆 EA=∞ ∞ 。
1 A
B
C
D
4
4
4
6kA
B
C
D
24
M P 图{ { PA BC D6442 II6kNABC D6.86.87.69.6M 图(kN m)
)9.6
解:(1)取基本结构: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δ 11
X 1 +Δ 1P = 0 (3)计算系数 δ 11 及自由项 Δ 1P
作 1 M 图和 M P 图如下:
111 1 2 2 1 2 268δ = 2 2 2 2 [6 2 5 6 6 (2 6)]EI 2 3 4EI 2 3 3EI
1P1 1 2 27P= 6 6P (2 6)4EI 2 3 EI
(4)求解多余未知力:
1P11127PΔ 81PEIX =268δ 2683EI
(5)作 M 图:
A BCDX 1 X 1基本结构
A BCD112 28 8PA BCD6M PA BCDM 图 图
十一、利用对称性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制弯矩图。
解:
(1)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可简化为如下结构:
取基本结构: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δ 11
X 1 +Δ 1P = 0 (3)计算系数 δ 11 及自由项 Δ 1P
作 1 M 图和 M P 图如下:
3111 1 2 1 2lδ = l l l l l lEI 2 3 3EI 3EI
421P1 1 1 ql= l ql l3EI 3 2 18EI
3El llq3E2E EI EIA
B
C
X 1
基本结构 3EIllqEIABCA
B
C
1 l
l
l
A
B
C
M P图
(4)求解多余未知力:41P1 311qlΔ 118EIX = ql2l δ 123EI
(5)作 M 图:
作原结构 M 图如下: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A
平衡方程
B
位移条件 C
物理关系
D
位移互等定理 A
B
C
图 图 A
B
C
图 图
D
E
F
2.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ijk 代表 1 j 在基本结构上产生的(
C )
A
i
B
j
C
第 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 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3.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 “ 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 ”。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 D )
A 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B 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C 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
D 假定 A 与 B 同时成立 4.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 C 与什么有关(
D )
A
荷载
B
线刚度 C
近端支承 D
远端支承 5.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A
)
A
1
B
0
C
1/2
D
-1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位移法可用来计算超静定结构也可用来计算静定结构。(
)
2.图 a 为一对称结构,用位移法求解时可取半边结构如图 b 所示。(
图 a
图 b 3.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时,采用各杆的相对刚度进行计算,所得到的节点位移不是结构的真正位移,求出的内力是正确的。(
)
4.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
)
5.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
)
三、 杆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绘出弯矩图。各杆 EI 相同且为常数。(10 分)
解:(1)选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Δ 1 为基本未知量。
基本结A B C Δ10kN/ /4 6A B C
(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
k 11 Δ 1 + F 1P = 0 (3)计算系数 k 11 及自由项 F 1P
令EIi =12,则 i AB
=3i, i BC
=2i 作 1 M 图和 M P 图如下:
k 11
= 12i+2i =14i
1P40F =3 kNm (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
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
1P11140F 203k 14i 21i
(5)作 M 图
四、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制弯矩图。(10 分)
解:
(1)选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Δ 1 、Δ 2 为基本未知量。
2i A B C 1 126i 2i M P 图A B C A B C 19 (20) 1. 1.M 图30kN/mE4A B CD2E4 42E 2EEI EIF215k
(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
k 11 Δ 1 + k 12 Δ 2 + F 1P = 0
k 21 Δ 1 + k 22 Δ 2 + F
2P = 0 (3)计算系数及自由项
令EIi =4,则 i AB
= i BC
=2i, i BE
= i CF
= i, i CD =4
i
作 1 M 图、 2 M 图和 M P 图如下:
k 11
= 8i+4i+8i =20i
k 21
=4i
k 21
= k 12
=4i
k 22
= 8i+4i=12i
E A B C D F ΔΔ基本结构 E A B C D F 1 图 图 2i 8i 4i 4i E A B C D F 1 图 图 2i 8i 4i 4i 8i 4i
F 1P =40 kNm
F 2P =-30 kNm (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
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
20iΔ 1 + 4iΔ 2 +40= 0
4iΔ 1 +12iΔ 2 -30= 0 解得:
17528i
29528i
(5)作 M 图
五、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出弯矩图。(10 分)
解:
(1)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可简化为如下结构:
选取基本结构如图所示,Δ 1 为基本未知量。
E A B C D F M P 图(kN m )
40 30 40 { { E A B C D F M 图(kN m)
)
50.7 318.6 7.(60) 16.4 10.7 5.13.6 6.8 E A D L EI L EI q E A D ΔE A B C D 2EL E EEF L L Eq q
(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
k 11 Δ 1 + F 1P = 0 (3)计算系数 k 11 及自由项 F 1P
令EIi =L,则 i AD
= i DE
=i 作 1 M 图和 M P 图如下:
k 11
= 4i+4i =8i
21PqLF =12 (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
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
221P111qLF qL12k 8i 96i
(5)作 M 图
E A D 1 4i 4i 2i 2i 基本结构 E A D F 1P
M P 图 图 E A D M 图
由对称性,得原结构的 M 图如下:
六 、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 利用对称性) ,并绘出弯矩图。各杆 EI 相同且为常数。(10 分)
解:
(1)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可简化为如下结构:
选取基本结构如图所示,Δ 1 为基本未知量。
(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
E A D M 图 F B C 18kN/m6A B3 6E GA B E G Δ18kN/m 6A B C D 6 6 618kN/m E F
k 11 Δ 1 + F 1P = 0 (3)计算系数 k 11 及自由项 F 1P
令EIi =6,则 i AB
= i BE
=i, i BG
=2i 作 1 M 图和 M P 图如下:
k 11
= 4i+4i +2i =10i
F 1P
= 54 kNm (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
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
1P111F 54 5.4k 10i i
(5)作 M 图
由对称性,得原结构的 M 图如下:
杆 七、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弯矩图。各杆 EI 相同且为常数。
( (10 分)
解:计算分配系数,
BABABA BCEI3S6μ = = 0.429EI EIS +S3 +46 6 G A B E 1 22442A B G E 5M P 图(kN m)
)
5A B G E 64.8 M 图(kN m)
)
(81) 32.4 21.6 10.8 10.8 A B E 64.8 M 图(kN m)
)
(81) 32.4 21.6 10.8 10.8 C D F 21.6 64.8 (81) 32.4 10.8 48kN/A B C D 6 6 324k3
BC BAμ 1 μ =1 0.429 0.571
CBCBCB CDEI4S6μ = = 0.571EI EIS +S4 +36 6
CD CBμ 1 μ =1 0.571 0.429
分配与传递计算
作 M 图。
杆 八、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弯矩图。各杆 EI 相同且为常数。10 分)
解:梁的悬臂 DE 为一静定部分,可求得 M DE
=-36kN•m,F QDE
= 24kN。将结点 D 简 化为铰支端,则 M DE
与 F QDE
应作为外力作用于结点 D 右侧,因此可按下图计算:
计算分配系数
BABABA BCEI4S6μ = = 0.5EI EIS +S4 +46 6
BC BAμ 1 μ =1 0.5 0.5
0.429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最后弯矩 144单位(kN m )
- -82.89 82.86分配与传分配与传0.5710 0 - -14461.780.090 - -100.85 100.85- -0.6000.429 0.5710 - -2782.22 41.11- -67.83 - -90.28 - -45.1425.77 19.37 12.89- -7.36 - -5.53- -3.681.58 2.10 1.05- -0.45 - -0.300.13 0.17- -0.05 - -0.04 - -0.03A B C D 6 6 332k324k24k36k8kN/A BC D6 6 332k3 3E24kN
CBCBCB CDEI4S6μ = = 0.571EI EIS +S4 +36 6
CD CBμ 1 μ =1 0.571 0.429
分配与传递计算
(4)作 M 图
杆 九、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弯矩图。各杆 EI 相同且为常数。10 分)
0.5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最后弯矩 单位(kN m )
5.07
分配与传递分配与传递 0.5
0
36
0
12
0.04
- -12.45
12.45
- -0.13
36
0.429
0.571
0
- -18
6.85
3.43
- -1.72
0.49
0.37
0.25
- -0.86
- -0.01
0.02
- -0.07
固点反 力矩 - -24
0
12
6
6
5.15
- -1.72
- -0.86
- -0.13
- -0.07
0.03
- -0.01
10.14
13.84
M 图(45.A B C D E 10.13.12.310kN/10k 32kE A B C D 2m 2m 2m 2m 4m
解:此刚架可按下图计算:
计算分配系数
BE BEBEBE BC BE BCEI4S 4i4μ = = = 0.571EI EIS +S 4i +3i4 +34 4
BC BEμ 1 μ =1 0.571 0.429
分配与传递计算
(4)作 M 图
10k 32kE B C 2m 2m 4m 20kN 20kN 20kN E B C 分 配 系固 端 弯最 后 弯单 位2 0
0.42 0.50
- -14
- -2.5固点反 力0
- -3.4B E 分配与传2- -1.7- -16.5 2 - -3.4 - -1.716.57 (32) 1.72 20 E A B C D 20 3.43 M 图(kN m )
杆 十、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弯矩图。各杆 EI 相同且为常数。10 分)
解:计算分配系数
BABABA BC BDEI3S4μ = = 0.273EI EI EIS +S +S3 +4 44 4 4 BCBCBA BC BDEI4S4μ = = 0.364EI EI EIS +S +S3 +4 44 4 4
BDBDBA BC BDEI4S4μ = = 0.364EI EI EIS +S +S3 +4 44 4 4
CBCBCB CEEI4S4μ = = 0.5EI EIS +S4 +44 4
CE CBμ 1 μ =1 0.5 0.5
分配与传递计算
单位(kN m )
10
0.273
0.5
- -10
- -2.73
20
E A B C D 0.364
0.364
BA BC BD 0.5
CB CE - -3.64
- -3.64
- -1.82
- -4.09
- -4.09
- -2.05
0.56
0.75
0.75
0.38
- -0.19
- -0.19
- -0.10
0.03
0.04
0.04
0.02
- -0.01
- -0.01
DB 4.29
- -4.29
EC 17.86
- -2.85
- -15.0
- -1.82
0.38
0.02
- -1.42
- -2.05
- -0.10
- -2.15
10kN/20kEAB CD4m 2m 2m4m
作 M 图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B
5.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梁 三、画图示伸臂梁 M K , ,F RA 的影响线。(10 分)
解:
用机动法作影响线如下:
E A B C D 17.86 (204.29 15 2.15 M 图(kN m)
)
(204.29 2.85 1.42 A B C K Ө 1 M K 影响线
1 A B C Ө 1/2 F RA 影响线
1 2m 2m A B C 2m K
梁 四、绘制伸臂梁 C 截面、D 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和剪力影响线。(10 分)
解:
用机动法作影响线如下:
五、作图示梁 梁 F yA 、 、M C 的 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 计算 图示荷载 作用的 下的 F yA 、 、M C 。
值。( (20 分)
1m 3m D C 1.5m 0.5m C Ө 0.5 M C 影响线
0.75 C Ө 0.5 F QC 影响线
0.75 Ө 0.25 D Ө 1.5 M D 影响线
D 1 F QD 影响线 2m 2m A C 2m 1B 12kN 12kN 8kN/m
解:作 F yA 、M C 影响线如下:
计算 F yA 、M C 的值:
yA1F =12 0.5 12 0.25 8 3 0.25 02 - -
C1M = 12 1 8 3 1 24kN m2 - - -
六、试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EI= 常数,杆长均为 L 。(10 分)
解:(1)计算柔度系数 11
A F yA 影响线
1 Ө 0.25 C A M C 影响线 Ө 1 C L m L m P=1 M 图 1 L L 0.5L
用力法作图示 M 图,如图所示。
由 M 图应用图乘法,可求得柔度系数 11
3111 2 1 L L 2 L 1 2 2 7Lδ = L L L+ + L L L =2EI 3 2EI 3 2 3 2 2EI 3 3 12EI
(2)体系自振频率为:
3 3111 1 12EIω = = =7L mδ 7mLm12EI 七、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忽略杆件自身的质量。(15 分)
解:由下图列出体系动力学平衡方程:
对 A 点取矩,列出体系动力学平衡方程:
y 3y 3( m ) ky ( m ) 02 2 2 2l ll
其中:y( m )2 2l 和3y( m )2 为惯性力, ky - 为弹性力。
又:
y α l ,
y α l ,代入动力学平衡方程,整理后得:
2kα α 05m
故得:
2kω5m
l/2 m l m l/2 k EI= ∞ A l/2 m l m l/2 k EI= ∞ α α y
A
八 、量 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质量 m 集中在横梁上。各杆 EI= 常数。(15 分)
解:取横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刚度系数
由xF 0
113 3 3 33EI 12EI 3EI 18EIk = + + =h h h h
结构的自振频率为:
113k 18EIω= =m mh
国家开放 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Em h E EEI 1 = k 11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本、专、一村一所有专业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起到基础导学作用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课程任务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为导向,从学习者如何完成国家开放大学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的角度,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一个专业的学习,同时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基本的学习方式,说明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解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上基本术语的涵义,使学生能使用学习平台的基本工具辅助完成学习活动,并且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学生相关事务与管理规定。使学生初步具备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 无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理解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专业平台,熟练基本的远程技术学习操作技能,掌握远程学习的学习方法,较好利用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特点是:网络课程完善、课程内容新、课程形式丰富、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在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讲授与实践统一考虑。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
3.对于重要概念、关键技能和方法等问题可辅以网上答疑讨论的形式。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的教学要求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1. 了解: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
2. 理解: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
3.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 18 学时,1 学分。其中网络课程为 13 学时,课堂练习和实验为 5 学时。
二、 课程呈现方式 课程以网络课程为主,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因此课程呈现方式以视频、动画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每段视频、动画不超过 8 分钟。视频以学习发生的场景为主,也可以是学生访谈,体现一定交互性。课程内容可以在手机、PAD、计算机、电视等多种终端上呈现。
根据课程呈现方式,课程要做到只选取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必备知识,摈弃过多的理论知识,尽可能简捷。实用、方便、模块化设计,基于问题、案例形式呈现。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反映当代最新技术及应用。
三、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
章节 序号 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学时 课堂练习和 实验学时 1 认识国家开放大学 3 1 2 完成专业学习 3 1 3 完成课程学习 3 1 4 网上学习操作技能 2 1 5 学生事务服务 2 1 合计 13 5 四、考核 本课程采用上机操作的考核方式,100%国家开放大学考核。开放教育的学生应严格执行该课程的有关考核文件。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 、学习活动一:认识国家开放大学(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走进国家开放大学 (一)基本介绍 介绍国开的历史,办学模式,提供的学科门类等。
(二)案例导入
由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讲述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体会与收获(由学生
讲,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特点和优势讲出来,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等。)
(三)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 1.在线学习平台; 2.教师(教师群体与角色); 3.学习者(个人角色与学习小组创建); 4.学习资源(文字教材、录像、网络课程、流媒体资源、全媒体数字教材、小课件等); 5.学习活动(网上教学活动、论坛讨论); 6.支持服务(获得途径:面对面的服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在线即时答疑系统); (四)拓展内容 报名渠道,获得学习资源,买书,有困难时候如何寻求帮助。
任务二
如何有效学习 (一)学习策略 1.纸质学习和电子学习的认知策略; 2.制定计划、自我监控与调节; 3.学习时间管理、学习资源与环境利用、互动空间与手段(QQ 群、课程论坛、学习空间)、学业求助策略。
(二)学习方式 1.自学(自己阅读学习资源,做测试与练习); 2.听讲(听看讲课视频或音频、面授); 3.体验; 4.探究;
5.问题解决; 任务三
学前准备 了解并完成一些学前准备工作,从学习方法、知识储备、计算机技能、学习环境等多方面了解自身的情况,为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 教学要求】
】: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基本介绍,教学环境;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策略与方式; 掌握: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学前准备; 2 、学习活动 二 :完成专业学习(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走进专业 1.专业概况、 专业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专业学习的知识、能力要求。
2.本专业师资队伍、学生概况、毕业生风采。
任务二
专业学习过程和 评价 1. 本专业的学习过程及主要环节 2.该专业与社会证书或社会考试的接轨,学分互换等问题。
任务三
学位授予及其他
1.申请学位相关要求。
2.了解转专业、转学等相关政策。
【 教学要求】
】: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专业概况及师生概况;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专业学习过程及主要环节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位授予资格、转学与转专业相关要求
3 、学习活动 三 :完成课程学习(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选择课程 通过学习风格测试、咨询学业顾问、体验课程学习,进一步明确个人的学习要求,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组合。
1.搜索课程; 2.了解课程; 3.体验课程。
任务二
课程学习 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课程入手,完成各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并最终拿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课程的单科结业证书。
1.浏览与订阅资源; 2.参加面授辅导; 3.完成作业; 4.参加学习活动; 5.参加考试; 6.参加实践活动; 7.单科结业; 8.课程评价要求(如形考、终考、网考等具体要求)。
拓展内容:非学历课程学习、面授安排、学习积分等。
任务三
互动与分享
协作学习;知识分享;校友互助。
【 教学要求】
】: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及如何选择课程; 理解:如何协作学习、知识分享、校友互助; 掌握:如何取得国家开放大学的单科课程结业; 4 、学习活动四:网上学习操作技能(2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上网基本技能 (一)基本网上技能 1.打开特定网站(网址或链接); 2.浏览网页、返回网页; 3.使用搜索引擎; 4.网上下载文件。
(二)基本电子邮件技能 1.电子邮箱的出现、注册电子邮箱 2.收取、阅读电子邮件; 3.发送电子邮件、上传附件。
任务二
网上学习操作 (一)学习平台 1.登陆与忘记密码
2.栏目导航与页面布局; 3.文本课件下载与浏览; 4.视频在线观看与下载; 5.提交作业; 6.参与讨论。
(二)学生空间 任务三
常用工具 (一)浏览器 1.IE; 2.360; 3.QQ。
(二)搜索引擎 1.Google; 2.Baidu; 3.Sogou。
(三)下载及解压缩工具 1.迅雷; 2.电驴; 3.WinRAR。
(四)文本显示、影音播放工具 1.MS Word;
2.MS Powerpoint; 3.POF; 4.Media Player; 5.KMPlayer; 6.暴风影音。
(五)交流工具 1.QQ; 2.微博; 3.微信; 4.论坛。
【 教学要求】
】:
:
了解:上网基本技能; 理解:常用的网络工具;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网上学习的基本操作; 5 、学习活动五:学生事务服务(2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了解开放教育学生事务服务 (一)学生事务服务的机构 1.学生工作处(部)、其他部门下设的学生科、其他形式; 2.机构的系统性、分级设立(组织结构图)。
(二)学生事务服务的内容
1. 评优; 2. 奖助学金; 3. 学生活动; 4. 虚拟学生社区 5. 其他个性化服务 (三)学生事务服务的方式 1. 面对面的服务; 2. 网上服务; 3. 手机服务(短信、微信、微博)。
任务二
如何获得奖励 (一)奖助学金 1.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奖学金 (1)奖学金的种类: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 “希望的田野”奖学金、残疾人教育阳光奖学金、士官奖学金。
(2)四类奖学金的区别 (3)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奖学金? (4)奖学金的评审过程是什么? (5)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案例展示 2. 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助学金 3. 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的奖助学金 (1)总体开展情况
(2)部分奖助学金的案例介绍 (二)学生评优 1.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评优项目:优秀毕业生 (1)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申请优秀毕业生? (2)优秀毕业生的评审过程是什么? (3)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优秀毕业生的开展情况?(学校网站、海报、老师通知等)
(4)优秀毕业生案例展示。
2.开放大学各分部的评优项目 (1)整体介绍 (2)个别案例展示 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习小组、网上学习之星等。
任务三 三
如何参加学生活动 (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1. 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学生活动; 2. 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的学生活动; (二)多样化的学生组织 1. 学生会 2. 学生社团 3. 校友会; 任务四 四
如何寻求帮助
1.远程接待中心简介 2. 获取帮助的途径 (1)电话 (2)在线即时答疑系统 (3)短信 (4)电子邮件 (5)网上论坛 (6)其他 【 教学要求】
】:
:
了解:开放教育学生事务服务及如何参与; 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奖惩规定; 掌握: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相关热词搜索: 电大 土木 考核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业技...2021-08-27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检...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演讲与...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旅...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公...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特...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政...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财务...2021-08-27
- 土木工程造价个人简历2021-08-27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2021-08-27
- 土木工程实习心得_2021-08-27
- 土木工程专业暑期社会实践,日...2021-08-27
-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出现问题及...2021-08-27
- 谈土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2021-08-27
- 谈保障土木工程设计安全性及...2021-08-27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2021【四篇】2021-09-20
- 土木毕业实习报告2022【四篇】2021-09-28
-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2021【...2021-10-05
- 安全考核情况通报2021-08-28
- 4新手考核(1)2021-09-05
- 5月份院感知识考核试题,(新冠...2021-09-05
- 6月份院感知识考核试题,(新冠...2021-09-05
- 医院感染考核培训试题及答案2021-09-06
- 考核结果2021-09-08
- 高校教师工作考核总结2021-09-11
- 关于××同志的考核材料2021-09-13
- 税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2021-09-14
- 在接受县委考核组考核时的述...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