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网络茶艺文化节实施报告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1.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所以中国人对茶是再熟悉不过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艺术化了的“琴棋书画诗歌茶”。在古代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挑夫贩卒,无不与茶解下不结之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品位的追求也重新有了标准。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2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在各种视听媒体中,“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唐时茶道已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茶艺(道)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从长期的饮茶实践过程中,根据茶的特性,以及与饮茶紧密相关的饮茶环境、茶具配置、冲沏技能、品饮艺术入手,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饮茶礼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艺慢慢走向社会,为人类交往和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茶艺更多的是以表演形式出现的,如陕西仿唐宫廷茶艺、上海仿清文人茶艺、云南三道茶茶艺、福建乌龙茶艺、浙江龙井茶茶艺、湖南擂茶茶艺、江西禅茶茶艺、山西五台山佛茶茶艺等等。
在古代,烦琐复杂的茶艺表演只有皇室贵族才可以欣赏的到,而在现代想要全部欣赏全国各地的茶艺表演,成本花费也需好几万元以上,如此昂贵费用的消费老百姓是不敢奢望的。长安首届茶艺文化节结合现代网络媒体,让这个奢望实现。让老百姓近距离接触茶艺表演,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茶艺文化。
2.目的:
1.通过宣扬传统茶文化的活动原则,使广大消费者对茶艺表演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2.通过宣扬茶艺文化的活动原则,将此活动长期运营,对西安唐文化进行宣传,促进西安
旅游发展
(二)活动主题
普及茶艺文化,倡导和谐生活
(三)活动安排
1.时间
5月26日下午
2.地点
西安·大唐御品茶艺楼
3.人员规模
- 特邀嘉宾 20人
- 媒体记者 10人
- 其他人员 15人左右
4.组织方式:网络直播
5.活动流程简介
时间 | 议程 |
13:00—13:30 | 签到 |
13:30—13:40 | 活动开始,主持人致谢协办单位并介绍到场嘉宾 |
13:40—13:45 | 致开幕词(闫战利) |
13:45—13:55 | 协办单位致词(杨直,张文利) |
13:55—14:00 | 嘉宾致词(陈忠实、肖云孺) |
14:00—16:00 | 茶艺表演 |
16:00—17:00 | 大唐茶文化自由交流 |
(四)邀请媒体:
单位 | 姓名 | 职务 | 备注 |
陕西电视台 | 王轩 | 主任助理 | 都市快报 |
西安电视台 | 马放 | 新闻中心副主任 | 西安零距离 |
华商报 | 王峰 | 文化版记者 | 文化新闻 |
华商报 | 孙强 | 摄影部主任 | 图片新闻 |
西安晚报 | 周媛 | 文化部主任 | 娱乐文化 |
三秦都市报 | 于明 | 主任记者 | 文化新闻 |
华商网 | 梁华峰 | 站长 | |
古城热线 | 康秀丽 | 新闻部主任 |
(五)技术支持
嘻哈哈(张扬)亿商网(董长治)华商网(甘云剑)皓酷网(魏军)西部E网(丛昊)
(六)费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