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发布时间:2021-11-30 22:00:43
浏览数:次
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中,如何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功能,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应对各种挑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__区从建立阵地、明确定位、彰显特色、培育品牌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努力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一、建立阵地,构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网络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开展思想教育,更要注重实践养成。开发整合教育资源,建设一批教育阵地和活动场所,是开展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实践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基于这样的认识,__区在完善校内教育设施的同时,加快校外教育阵地建设。
1.四型并建,逐步形成以__少年宫为龙头的区、街、居三级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阵地群。新建型。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新建一批校外阵地。区政府投资7000多万元,新建了集教育培训、素质拓展、团队训练和健康乐园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少年宫。各街道结合社区建设,均新建了一批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例如,阳园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胥虹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玉兰青少年科技创新园等。古宅型。将辖区内的控保建筑和名居古宅修旧如旧,拓展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是近年来__区在阵地建设方面探索的一条新路,比如况公祠少儿书画苑、曹沧州祠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桃园民间工艺展示中心等。拓展型。拓展全区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地构建未成年人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平台。比如,以老年人、外来人员和其他弱势人群为服务对象的“邻里情”老年人援助中心、新__人服务中心和“邻里情”互助中心,均被拓展为全区未成年人的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平台。共建型。通过与辖区单位的结队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人才保障。比如,葑门街道借助__大学师资力量,成立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站。南门街道与法院合作建立青少年维权站等。
2.校内外互通,逐步搭建未成年人教育信息化平台。适应未成年人的需求和特点,创新宣传和教育形式,运用现代信息平台和网络技术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__区依托“数字__”建设进程,逐步完善未成年人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在区属学校全部建成校园局域网。并实现互通建成__教育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社区教育网。2005年,全区各街道均建立了社区教育网,并实现互通。网上及时登载街道辖区内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相关情况。今年年底,社区教育网将逐步延伸到各个社区,从而实现区、街、居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的全覆盖。通过“__教育网”和“__社区教育网”等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社区与家庭的互通。
二、明确定位,实现未成年人校内外教育互补发展
面对新世纪素质教育要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要充分发挥作用,得到发展,必须找准定位,才能实现校内外教育的互补发展、协调发展,真正为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十六字方针:素质拓展、注重实践、团队训练、快乐成长,从而找到了校外教育的功能和定位。
1、素质拓展,是围绕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拓展各方面的素质。通过科普知识的普及、传统文化的弘扬、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自护能力的加强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注重实践,是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参观、考察以及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体验和理解社会生活,放松身心、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全面成长。
3、团队训练,是通过“蒲公英艺术团”、“少儿武术团”等各类文体团队和“邻里情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雏鹰假日小队”等社会实践团队的组建,让未成年人在团队训练和团队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快乐成长,是从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出发,依托__少年宫、各类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快乐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同时组织和指导好每年的夏令营、冬令营、交流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三、彰显特色,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人的素质的提高,短期靠教育、中期靠制度,长期靠文化。通过文化的指引,营造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文明礼仪,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的素质的提高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__区立足“大文化”视野,牢固树立“文化立区”理念,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初步走出了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路子。
1、整合文化资源,营造文化氛围。在两街一河综合改造、沿古城风貌带、商贸区的建设中,通过对名人故居、名街名巷、古桥古井的标识化,显性文化资源,营造文化氛围。通过组织 “文化__”之旅,让未成年人感受文化氛围。
2、编辑文化乡土读物,满足文化需求。通过编写《文化__》丛书、《__文韵》、《__端午节》等乡土文化读本,组织“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设计活动载体,让优秀吴文化得以传承。开展寻找古迹活动,如南门街道组织的老__带领小__的“旧街巷发现之旅”。开展“护井、护巷、护河”行动,如双塔街道组织的“古桥保护行动”。各小学校通过建立兴趣小组,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教育实践活动,把昆曲、评弹等优秀传统艺术以及吴歌、古琴、苏绣、缂丝等民间文化引进学校,使青少年感受吴文化、学习吴文化、传承吴文化。
四、培育品牌,形成未成年人教育共建格局
未成年人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基于这一认识,__区力图通过培育“阳光工程”品牌,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格局。目前正在实施的是12345阳光工程。
依托百花洲文化公园、__少年宫、盘门风景区,沿环古城运河建立一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阳光带。开展“阳光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精心构建“阳光少年”展示和实践两大平台。开展“文化__进校园”、“社区先进典型进校园”、“文明家庭进校园”的“三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开展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阳光少年活动,引导全区未成年人明确成长规范,养成良好习惯,争做合格的接班人。推出“老少同乐”老少共建、暑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健康教育和“心手相连”助学活动五项套餐,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阳光工程建设。
为配合12345工程的开展,以七种颜色命名七支队伍,成立“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由在校教师、大队辅导员组成的“绿色园丁志愿服务队”,寓意辛勤园丁;由社区工作者及热心于未成年人教育事业的人员组成的“蓝色家园志愿服务队”,寓意社区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明净天空;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组成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寓意发扬老同志的优良革命传统;由医生护士等卫技人员组成的“白衣天使志愿服务队”;由在校大学生及优秀青年组成的“青年先锋志愿服务队”;由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组成的“金盾卫士志愿服务队”;由工商管理、城市管理、卫生防疫等人员组成的“紫锥花志愿服务队”,寓意消除校园周边环境中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消极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 校外 未成年人 探索 实践 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中,如何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功能,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应对各种挑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__区从建立阵地、明确定位、彰显特色、培育品牌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努力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一、建立阵地,构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网络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开展思想教育,更要注重实践养成。开发整合教育资源,建设一批教育阵地和活动场所,是开展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实践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基于这样的认识,__区在完善校内教育设施的同时,加快校外教育阵地建设。
1.四型并建,逐步形成以__少年宫为龙头的区、街、居三级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阵地群。新建型。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新建一批校外阵地。区政府投资7000多万元,新建了集教育培训、素质拓展、团队训练和健康乐园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少年宫。各街道结合社区建设,均新建了一批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例如,阳园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胥虹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玉兰青少年科技创新园等。古宅型。将辖区内的控保建筑和名居古宅修旧如旧,拓展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是近年来__区在阵地建设方面探索的一条新路,比如况公祠少儿书画苑、曹沧州祠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桃园民间工艺展示中心等。拓展型。拓展全区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地构建未成年人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平台。比如,以老年人、外来人员和其他弱势人群为服务对象的“邻里情”老年人援助中心、新__人服务中心和“邻里情”互助中心,均被拓展为全区未成年人的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平台。共建型。通过与辖区单位的结队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人才保障。比如,葑门街道借助__大学师资力量,成立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站。南门街道与法院合作建立青少年维权站等。
2.校内外互通,逐步搭建未成年人教育信息化平台。适应未成年人的需求和特点,创新宣传和教育形式,运用现代信息平台和网络技术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__区依托“数字__”建设进程,逐步完善未成年人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在区属学校全部建成校园局域网。并实现互通建成__教育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社区教育网。2005年,全区各街道均建立了社区教育网,并实现互通。网上及时登载街道辖区内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相关情况。今年年底,社区教育网将逐步延伸到各个社区,从而实现区、街、居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的全覆盖。通过“__教育网”和“__社区教育网”等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社区与家庭的互通。
二、明确定位,实现未成年人校内外教育互补发展
面对新世纪素质教育要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要充分发挥作用,得到发展,必须找准定位,才能实现校内外教育的互补发展、协调发展,真正为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十六字方针:素质拓展、注重实践、团队训练、快乐成长,从而找到了校外教育的功能和定位。
1、素质拓展,是围绕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拓展各方面的素质。通过科普知识的普及、传统文化的弘扬、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自护能力的加强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注重实践,是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参观、考察以及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体验和理解社会生活,放松身心、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全面成长。
3、团队训练,是通过“蒲公英艺术团”、“少儿武术团”等各类文体团队和“邻里情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雏鹰假日小队”等社会实践团队的组建,让未成年人在团队训练和团队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快乐成长,是从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出发,依托__少年宫、各类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快乐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同时组织和指导好每年的夏令营、冬令营、交流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三、彰显特色,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人的素质的提高,短期靠教育、中期靠制度,长期靠文化。通过文化的指引,营造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文明礼仪,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的素质的提高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__区立足“大文化”视野,牢固树立“文化立区”理念,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初步走出了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路子。
1、整合文化资源,营造文化氛围。在两街一河综合改造、沿古城风貌带、商贸区的建设中,通过对名人故居、名街名巷、古桥古井的标识化,显性文化资源,营造文化氛围。通过组织 “文化__”之旅,让未成年人感受文化氛围。
2、编辑文化乡土读物,满足文化需求。通过编写《文化__》丛书、《__文韵》、《__端午节》等乡土文化读本,组织“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设计活动载体,让优秀吴文化得以传承。开展寻找古迹活动,如南门街道组织的老__带领小__的“旧街巷发现之旅”。开展“护井、护巷、护河”行动,如双塔街道组织的“古桥保护行动”。各小学校通过建立兴趣小组,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教育实践活动,把昆曲、评弹等优秀传统艺术以及吴歌、古琴、苏绣、缂丝等民间文化引进学校,使青少年感受吴文化、学习吴文化、传承吴文化。
四、培育品牌,形成未成年人教育共建格局
未成年人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基于这一认识,__区力图通过培育“阳光工程”品牌,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格局。目前正在实施的是12345阳光工程。
依托百花洲文化公园、__少年宫、盘门风景区,沿环古城运河建立一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阳光带。开展“阳光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精心构建“阳光少年”展示和实践两大平台。开展“文化__进校园”、“社区先进典型进校园”、“文明家庭进校园”的“三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开展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阳光少年活动,引导全区未成年人明确成长规范,养成良好习惯,争做合格的接班人。推出“老少同乐”老少共建、暑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健康教育和“心手相连”助学活动五项套餐,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阳光工程建设。
为配合12345工程的开展,以七种颜色命名七支队伍,成立“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由在校教师、大队辅导员组成的“绿色园丁志愿服务队”,寓意辛勤园丁;由社区工作者及热心于未成年人教育事业的人员组成的“蓝色家园志愿服务队”,寓意社区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明净天空;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组成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寓意发扬老同志的优良革命传统;由医生护士等卫技人员组成的“白衣天使志愿服务队”;由在校大学生及优秀青年组成的“青年先锋志愿服务队”;由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组成的“金盾卫士志愿服务队”;由工商管理、城市管理、卫生防疫等人员组成的“紫锥花志愿服务队”,寓意消除校园周边环境中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消极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 校外 未成年人 探索 实践 教育
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
- 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的对...2021-09-20
- 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2021-11-03
- 对加强中小学生校外道路交通...2021-12-23
- 2007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022-01-10
-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校本培训...2022-01-30
- 学校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应急处...2022-03-16
- 2010暑期校外工作总结2022-04-08
- 新形势下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2022-11-01
- 办事处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2021-08-27
-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2021-09-10
-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2021-09-14
- 县文体局2004年未成年人思想...2021-09-14
- 关于**市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2021-09-21
-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2021-09-21
- 加强问题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2021-09-24
-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2021-09-25
- 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2021-09-28
- 广播电视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2021-09-28
- 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1-09-13
- 近代化探索2021-09-14
- xxx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1-09-15
- 历史专题二近代化探索2021-09-16
- 学习江泽民“三讲”教育是加...2021-09-27
- 机关服务文化的实践与探索2021-09-29
- 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2021-10-08
- 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2021-10-11
- 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与探索2021-12-16
- 社会综合治税建设的探索2021-12-23
- 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2021-08-27
- 党员读实践论读后感20202021-08-27
- 实践教学下劳动和创新教育2021-08-27
- 教学资料检查情况记录表(实...2021-08-27
- 15.3--【实践课】课程诊改报告,※2021-09-06
-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2021-09-06
- 三个代表”与××交通实践2021-09-12
- 小学综合实践总结2021-09-13
- 劳动实践2021-09-14
- 劳动实践报告2021-09-14
- 教育厅对于落实巡视组反馈问...2021-08-27
- 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六页)2021-08-27
- 素质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2021-08-27
- 年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计划和街...2021-08-27
- 小学老师教育工作心得总结2021-08-27
- 学生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2021-08-27
- 谈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机制2021-08-27
- 远程教育教学平台下计算机教学2021-08-27
- 观看学习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2021-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