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中小学听课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2-01-04 00:04:29 浏览数:

听课是教师最简便的学习方法之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听课评课作为一种发现、思考和提炼的教学研究活动,直接对我们教学的关注焦点作出反应,从而更能有效地促进听课者和上课者教学能力的提高。

经常听课,有利于教师之间进行业务交流、切磋、互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听不同科目的课,可以跨学科交流,促进优势互补,文理交融; 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听课每周不少于一节,听本学科的课每月不少于3节。

2.听课要有目的,或学习、或指导、或研究。

3.听课前尽量通知授课人(公开课和领导检查课堂教学除外)。

4.听课时态度要认真,要做好课堂实录,及时点评。

5.听课时要尊重上课老师的劳动,每一位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6.听课以后要及时与上课老师交流研讨,真挚诚恳地充分肯定优点,客观公正地指出不足,切磋如何改进,多当面点评,少背后议论。

7.听课要根据标准作出评价。

8.听课要自我反思,写出听课心得。

 

关  于  听  课

1.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职责与任务;听课既是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听课是一项需要精力和心智的活动,宜及时交流,分享智慧。带着问题听课,能够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它就是一种思想和行动的对话。

2.把自己当成研究者,欣赏他人,提升自己。听课可以欣赏他人如何处理教材,欣赏他人教育教学技巧,欣赏他人如何唤醒学生。

3.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⑴ 听课者应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①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②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③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④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⑤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⑥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⑦安排那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⑧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⑵学生的发展状况是评价的关键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4.提高听课的效果,应把握好听课、看课、思课三个环节。
     听:课前了解听课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听课重点。听——教师授课时的起、合、转、承、导是否流畅、自然、贴切;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灵活;外显在学生的言语表达上是否清新、富有创意等。
     看:听课过程中善于发现意识背景中长时间积累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有缺陷的运用理论,提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思考改进方法。看——教学流程的设计、推进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明晰;教师的角色是否自觉转变;“教”是否自觉主动地向“学”转移;教师是否“心中有学生”;教师是否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高涨;学生的参与面、思维度是否“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是否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点,把生成点演绎成课堂“亮点”;教师是否在走“教案剧”等。
     思:课后对行为实践作出总结、归类聚焦,分析判断教育教学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或因果关系,教师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思——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某一环节的教学若由你来执教,是否有更好、更妙的处理方案;执教教师是否以 “课程标准”为指导展开教学。听课教师应学会“去粗存精”,摘要而录,有了感受、触动,立刻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批注,待课后抽空再制成听课卡片,便于以后检索之用。

相关热词搜索: 中小学 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