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园区后勤服务社会化调研建议
发布时间:2022-01-14 15:04:45
浏览数:次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机关后勤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机关后勤走向市场、与市场经济融合的必然选择,也是机关后勤走服务商品化、管理人性化、经营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借鉴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经验、探寻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有效途径,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到省水利厅、省林业局调研后勤服务社会化和物业管理情况。获得的启示是: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进,后勤职工的危机感增强,后勤服务必须围绕气象事业发展勇于创新,后勤服务社会化也将为气象后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使后勤工作拥有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和展现能力的舞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势在必行。
一、调研对象的后勤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省水利厅和省林业局的后勤服务工作情况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都将机关办公区的保卫、绿化、保洁工作委托给物业公司管理,机关服务中心通过各处室每月打分、评价等形式对物业公司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物业公司根据机关服务中心提出的意见及时作出改正和完善;而水电暖维修保障工作仍由机关后勤部门负责。省林业局还将宿舍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一并交给物业公司负责,包括保卫、绿化、保洁、收发、家委会等。这种聘请专业公司与自我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在两个单位取得了成功,他们一致认为,因为有专业公司的介入,机关后勤管理更加到位、更加省心,既节约了资金又提升了保洁和维护的专业水平。
二、省局后勤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一)后勤中心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情况。省局园区的后勤服务工作由省局后勤服务中心承担,中心下设办公室、物业服务部、后勤管理室、综合治理室、招待所、财务核算中心、车队等七个内设机构。主要工作包括:机关办公车辆和办公家具管理,属于单位自行采购的政府采购事宜,省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以及水电暖维修保障、保卫、绿化、保洁、收发、家委会等物业服务工作。
2.职工队伍状况。现有职工97人,其中在职职工56人,退休职工41人,现职处领导3人,科级干部10人。在职职工平均年龄43岁。其中:21-30岁6人占总数的10%, 31-40岁16人占总数的28%,41-50岁26人占总数的46%,51岁以上9人占总数的16%。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7%,中级职称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6%。但是缺少精通后勤管理和物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3.服务运行情况。省局后勤服务中心的物业服务工作按其岗位划分为水暖工、电工、木工、环卫绿化、保洁等工种,基本形成了面向全局、配套相对齐全的“小而全”式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加之缺少专业人员、管理水平有限、服务保障能力不足,使得物业服务工作仍然局限于零工式的修修补补和粗旷式的卫生保洁模式,只能完成基本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没有发掘并形成有自身特色、多元并存的物业服务机制。
(二)制约后勤工作发展的因素。
1.观念不新。一方面后勤职工在地位、待遇和发挥作用等方面有被边缘化的感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省局园区内职工和居民一直享受无偿服务、福利服务,后勤服务由省局“埋单”的依赖性较强,这种思想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2.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后勤管理干部是由后勤服务岗位走上管理岗位的,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距离气象业务工作对后勤保障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和对后勤建设提出的高标准,现有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能力与各方面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机制不活。现有的一些管理方式、运行机制无法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协作机制、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鼓励主动思考、积极创新和提高能力的机制尚未建立。
三、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考
调研的情况和分析的结果说明,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只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调整结构,才能形成具有气象部门特色的后勤产业;只有主动打破条框束缚,建立激励机制,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借助他人之力,才能推动省局后勤服务快速发展,才能有能力为职工工作、生活和气象事业发展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后勤服务。省局后勤服务中心如何实现围绕服务需求走渐进式社会化之路,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转换服务机制、不断探索建立市场导向和多元并存的服务体系,才能为保障机关高效运转、业务安全运行、职工和谐生活做出积极贡献……这是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推动省局园区后勤服务社会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固有观念。
郑国光局长在全国气象后勤工作座谈会暨后勤工作协作会成立大会上指出:“气象后勤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气象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树立气象部门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充分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后勤工作在气象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提高队伍凝聚力;要始终紧紧围绕服务于“气象”这一中心,自觉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与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了解实际需求,主动提供服务。
(二)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既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后勤业务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也要学习一些气象知识,了解业务发展和需求。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内容、方式和标准,明确工作程序,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逐步建立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形式规范、层次分明的后勤保障体系。三是转变作风,求真务实。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办实事,求实效。四是加强服务,提高质量。做好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本职,后勤工作要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工作、服务生活”开展工作,把“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要求贯穿到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始终,不断增强服务的时效性,不断提高服务标准,不断提升服务层次,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快捷、便利、优质。
(三)逐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机关后勤服务要坚持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在组织形式上有所转变,打破“小而全”、福利型、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格局,建设开放的社会后勤服务体系。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机关后勤无论是引进社会服务,还是自身走向市场,都面临着改革时机、改革范围、实现形式、运作机制的选择。省局园区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可采取有步骤、分阶段的方式推进。
1.试点阶段。以引进物业公司负责防灾减灾楼的物业服务工作、派员参与大楼的物业管理为试点,迈出走出去、引进来的第一步,既能保证防灾减灾楼的正常运行,又能学习物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派到物业公司的后勤职工划归物业公司管理、边干边学,物业公司负责对这部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同报酬挂钩并由后勤中心发放工资。参与大楼的物业管理工作是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办法,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促进后勤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2.推广阶段。适时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范围和规模,将整个省局园区的保安、绿化、保洁等工作,交给物业公司负责。后勤中心内部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以及选聘、奖惩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保留精干的后勤管理队伍,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与物业公司的工作协调,保障机关和直属单位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3.完善阶段。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不断引向深入,把搞好内部服务作为走向市场的起点,通过建立有偿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将无偿服务、福利服务变为有偿服务、经营性服务,最终把机关后勤服务推向市场,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相关热词搜索: 气象局 社会化 园区 调研 后勤服务
一、调研对象的后勤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省水利厅和省林业局的后勤服务工作情况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都将机关办公区的保卫、绿化、保洁工作委托给物业公司管理,机关服务中心通过各处室每月打分、评价等形式对物业公司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物业公司根据机关服务中心提出的意见及时作出改正和完善;而水电暖维修保障工作仍由机关后勤部门负责。省林业局还将宿舍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一并交给物业公司负责,包括保卫、绿化、保洁、收发、家委会等。这种聘请专业公司与自我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在两个单位取得了成功,他们一致认为,因为有专业公司的介入,机关后勤管理更加到位、更加省心,既节约了资金又提升了保洁和维护的专业水平。
二、省局后勤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一)后勤中心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情况。省局园区的后勤服务工作由省局后勤服务中心承担,中心下设办公室、物业服务部、后勤管理室、综合治理室、招待所、财务核算中心、车队等七个内设机构。主要工作包括:机关办公车辆和办公家具管理,属于单位自行采购的政府采购事宜,省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以及水电暖维修保障、保卫、绿化、保洁、收发、家委会等物业服务工作。
2.职工队伍状况。现有职工97人,其中在职职工56人,退休职工41人,现职处领导3人,科级干部10人。在职职工平均年龄43岁。其中:21-30岁6人占总数的10%, 31-40岁16人占总数的28%,41-50岁26人占总数的46%,51岁以上9人占总数的16%。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7%,中级职称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6%。但是缺少精通后勤管理和物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3.服务运行情况。省局后勤服务中心的物业服务工作按其岗位划分为水暖工、电工、木工、环卫绿化、保洁等工种,基本形成了面向全局、配套相对齐全的“小而全”式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加之缺少专业人员、管理水平有限、服务保障能力不足,使得物业服务工作仍然局限于零工式的修修补补和粗旷式的卫生保洁模式,只能完成基本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没有发掘并形成有自身特色、多元并存的物业服务机制。
(二)制约后勤工作发展的因素。
1.观念不新。一方面后勤职工在地位、待遇和发挥作用等方面有被边缘化的感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省局园区内职工和居民一直享受无偿服务、福利服务,后勤服务由省局“埋单”的依赖性较强,这种思想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2.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后勤管理干部是由后勤服务岗位走上管理岗位的,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距离气象业务工作对后勤保障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和对后勤建设提出的高标准,现有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能力与各方面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机制不活。现有的一些管理方式、运行机制无法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协作机制、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鼓励主动思考、积极创新和提高能力的机制尚未建立。
三、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考
调研的情况和分析的结果说明,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只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调整结构,才能形成具有气象部门特色的后勤产业;只有主动打破条框束缚,建立激励机制,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借助他人之力,才能推动省局后勤服务快速发展,才能有能力为职工工作、生活和气象事业发展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后勤服务。省局后勤服务中心如何实现围绕服务需求走渐进式社会化之路,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转换服务机制、不断探索建立市场导向和多元并存的服务体系,才能为保障机关高效运转、业务安全运行、职工和谐生活做出积极贡献……这是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推动省局园区后勤服务社会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固有观念。
郑国光局长在全国气象后勤工作座谈会暨后勤工作协作会成立大会上指出:“气象后勤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气象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树立气象部门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充分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后勤工作在气象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提高队伍凝聚力;要始终紧紧围绕服务于“气象”这一中心,自觉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与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了解实际需求,主动提供服务。
(二)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既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后勤业务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也要学习一些气象知识,了解业务发展和需求。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内容、方式和标准,明确工作程序,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逐步建立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形式规范、层次分明的后勤保障体系。三是转变作风,求真务实。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办实事,求实效。四是加强服务,提高质量。做好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本职,后勤工作要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工作、服务生活”开展工作,把“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要求贯穿到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始终,不断增强服务的时效性,不断提高服务标准,不断提升服务层次,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快捷、便利、优质。
(三)逐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机关后勤服务要坚持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在组织形式上有所转变,打破“小而全”、福利型、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格局,建设开放的社会后勤服务体系。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机关后勤无论是引进社会服务,还是自身走向市场,都面临着改革时机、改革范围、实现形式、运作机制的选择。省局园区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可采取有步骤、分阶段的方式推进。
1.试点阶段。以引进物业公司负责防灾减灾楼的物业服务工作、派员参与大楼的物业管理为试点,迈出走出去、引进来的第一步,既能保证防灾减灾楼的正常运行,又能学习物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派到物业公司的后勤职工划归物业公司管理、边干边学,物业公司负责对这部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同报酬挂钩并由后勤中心发放工资。参与大楼的物业管理工作是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办法,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促进后勤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2.推广阶段。适时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范围和规模,将整个省局园区的保安、绿化、保洁等工作,交给物业公司负责。后勤中心内部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以及选聘、奖惩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保留精干的后勤管理队伍,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与物业公司的工作协调,保障机关和直属单位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3.完善阶段。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不断引向深入,把搞好内部服务作为走向市场的起点,通过建立有偿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将无偿服务、福利服务变为有偿服务、经营性服务,最终把机关后勤服务推向市场,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相关热词搜索: 气象局 社会化 园区 调研 后勤服务
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
- 市气象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2021-08-27
- 气象局推进法制建设自查报告2021-08-27
- 气象局防灾减灾工作总结2021-09-11
- 气象局爱岗奉献事迹演讲材料2021-09-22
- 2005年气象局党组党风廉政建...2021-10-02
- 气象局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活动总结2021-10-02
- 2005年气象局工作目标2021-10-02
- 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2021-10-06
- 气象局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意见2021-10-08
- 气象局创建第五届文明单位工...2021-10-11
- 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对社会...2021-09-06
- 社会化评税,依法治税新理念2021-09-09
-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2021-09-14
- 努力开创社会化办林业的新局面2021-09-14
- 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及对...2021-09-22
- 社会化管理要管到社会每个角...2021-09-25
- 社会化管理热点问题思考2021-09-25
- 农业产业化呼唤服务社会化2021-09-26
- 开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2021-10-28
- 市双拥工作社会化情况调查报告2021-11-03
- 全市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座...2021-08-27
- ××园区经济调查报告2021-09-29
- 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做法及园...2021-10-08
- 乡镇园区工业发展的调查思考2021-10-17
- 区农业生态旅游园区项目可行...2021-10-21
- 坚持环保优先打造生态园区2021-10-28
- 环保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前半...2021-10-31
- 园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思考2021-11-05
- 关于辟建工业园区的汇报2021-11-06
- 大项目、大园区、大基地、大...2021-11-08
- 2篇,调研报告:对于城市夜经...2021-08-27
- 2篇,“夜经济”调研报告()2021-08-27
- 对于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2021-08-27
- 河长制工作调研报告2021-08-27
- 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21-08-27
- 商务局对于政治生态专题调研报告2021-08-27
-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报告2021-08-27
- 调研方案2021-09-14
- “对标一流”学习调研总结报告2021-09-14
- 教育发展“对标一流”学习调...2021-09-14
- 中支后勤服务中心先进事迹材料2021-11-07
- 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2021-12-20
- 强化改进高校后勤服务提升建...2022-01-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