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乡镇党委务实为民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2-01-17 15:31:22 浏览数:

多年来,**镇党委按照“务实、为民、负责”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全镇党建工作一流,经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呈现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项文明并举,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一、党建工作争创一流

  为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镇党委以思想建设为着眼点,班子建设为着力点,阵地建设为切入点,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秩序,落实工作措施。使镇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队伍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素质全面得到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和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全在党建工作的硬件目标上,在党员教育工作的规范落实上,镇党委始终坚持以强化基础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结合实际,开展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法律政策、党风党纪、市场经济、农业科技等内容的学习班、培训班5期,参加人员达540人次。在组织建设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党群共富活动和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党员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全面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目前共培养后备干部8名,培养非党积极分子55名,发展新党员28名,全镇党员队伍逐渐年轻化、高素质化。同时注重培树各类先进典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并举办各种类经验报告交流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通过夯实农村党建基础,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发展。

  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2005年,**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抓住“东北振兴”和“沈北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市区中心工作,根据我镇的自然情况和发展趋势,实施“两横两纵一河流”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商住、种植、生态、养殖及工业预留六个发展功能区的优势,按照05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全镇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社会总产值完成17.7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7亿元;工业总产值11.9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2.5亿元;自营出口额253万美元,同比增长41%;规模以上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46万元,同比增长62.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45%;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5,670元,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呈现良好发展态势:05年全镇建成富民经济小区两个(郝心花卉小区Ⅱ、Ⅲ期工程),小区总占地面积216亩,温室86个,温室面积108亩。新打机电井3眼,辅设地下主输水管线,修机耕路、排水渠道各2,000延长米,小区内全程采用微机控制给水,现小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成并投入使用。**镇的畜牧业占全镇农业的比重达到80% ,尤其是奶牛养殖业占全镇畜牧业的70%,占全区的60%,使我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畜牧业重镇。为适应我镇畜牧业发展,经市批准在**镇孝汉村建成了奶牛改良站,总投资24.3万元,为奶牛的品种改良、饲料改良以及奶牛胚胎移植等提供技术并进行推广。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05年全镇48,930亩耕地全部实行了无公害生产。**镇孝鲜村修建蓄水方塘一座,占地面积30亩,投入资金30万元,解决了300亩水田的灌溉问题;该村又在市、区、镇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共投入90万元,建设秸秆燃气站,于去年5月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本村柴堆、草堆随处可见的脏、乱、差的面貌。

  —“工业年”全镇的招商引资工作有了突破性发展:2005年是沈阳市的“工业年”,镇党委从新年伊始,就开始积极“备战”。目前,已成功从北京引进沈阳地热生态城综合开发项目,投资高达百亿元;还有日本、浙江绍兴和台州三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在洽谈中。2005年新引进企业8家,国内优势企业项目6个,投资额在5,000万元的企业2家,合同签约额达到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1%,重点项目开工3个,完成全年计划的100%。全镇工业总产值实现11.9亿元,完成计划的100%;规模户12个,产值1.3亿元,完成计划的100%;工业增加值2.3亿元,仅第三产业增加值就实现1.45亿元。劳务输出2,398人,完成计划的123%,安排就业50人,完成计划的100%。

  —财源建设又有新亮点: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商业住宅的大面积开发,使税源呈现出新的变化,相关税种的征收比重明显提高,成为镇财政收入的一个有利增长点,镇财政年收入实现946万元,同比增长62.5%。农村经营管理服务全面到位,**镇在领导重视,全体干部共同努力下,现已完成12个村的土地延包工作;粮食直补资金下发79.8万元,化解村级债务107万元,基金会清收债务9万元,全镇人均收入达到5,670元,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三、社会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村屯环境整治和城镇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2005年镇村屯环境整治的重点是把孝鲜村建成符合市级优秀标准的村子。去年9月新建的村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19.2平方米,新修柏油路600延长米,铺设边石1,200延长米,明排600延长米,暗排200延长米,新建文化广场4,000平方米(其中含门球场、户外体育设施、科普画廊等)安装路灯30盏,粉饰围墙、院墙近7,000平方米,改厕60户,植树3,000余株,清理三堆150处,建垃圾排放场一处,总投资120万元。

  **镇以101国道为轴线形成的商住区,计划开发区域达51万平方米,其中2005年开发了20万平方米。为了给人民生活和镇内企事业单位创建方便有利的条件,**镇对街路进行规范化管理,经区政府审批确定了8个街路名称,现部分街路标牌和门牌号树立完成。

  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力度加大。2005年十五个村全部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换届选举,并已投入了正常有序的工作中;村务公开工作在民政和经管站指导监督下,能及时将政务、财务公开,使村民便于监督,取得显著效果。在“全国助残日”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的活动中,我镇共有11名患者重获光明;在维修敬老院、为贫困户建房、老复军人建房及双拥工作上,加大工作投入力度,总计投入47,600元;下发临时求助款8,200元;办理农村低保户30户,目前到位保障金共17,431元。

  文教卫生成绩显著。“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中学控辍率降至2.75%,小学为0;全年共投入资金12.5万元,改造学校房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全镇共15,325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止目前,已有63名农民得到了住院补助,参合农民报销总金额9万余元,极大地减轻了大病、重病给农村家庭带来的困难,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医疗上的保障。

  科技事业得到推广。镇科委科协联合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奶牛品种的改良、饲料的改良、胚胎移植、奶牛档案管理等项工作,全年举办奶牛养殖培训6次,外出考察3次;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全面;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

  同时,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结合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评选,在全乡掀起了一次公民道德知识学习宣传热。狠抓阵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全镇在抓好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又新建、改、扩建了一批门球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室。

  随着沈北新区的建立,**镇做为沈北新区第一期发展的沈北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发展的新的一轮工作,将为沈北新区的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先进事迹 为民 务实 乡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