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2010年某县抗旱救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2-10 15:10:12 浏览数:

**县抗旱救灾实施方案
   为最大程度的减少旱灾损失,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县今年连续干旱造成的影响,结合我县实际,以便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取抗旱措施,实现科学抗灾、减灾,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争取最大程度的抗旱胜利,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自力更生,齐心协力,共抗旱灾,努力将灾情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安全,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促进我县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二、总体目标
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团结一心,确保抗旱保饮水、抗旱防火灾、抗旱防疫病、抗旱夺丰收“四抗”为总体工作目标。
三、抗旱救灾工作原则
第一、  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第二、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第四、“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第五、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第六、坚持依法抗旱的原则;第七、坚持科学、合理、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
四、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抓好抗旱救灾和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紧迫感
去年秋冬至今,我县遭受了历史罕见旱灾。从2009年9月25日至今,全县降雨量仅为0.7毫米,出现了连续116天未降雨的极端气候,是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续旱情,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且旱情仍有继续蔓延的态势。2009年,全县降雨量550毫米,比上年减少265.9毫米,比历史平均降雨量减少172.9毫米。全县计划蓄水1000万立方米,实际蓄水951万立方米,仅占计划的95%。目前,全县小春作物受灾20.15万亩,成灾15.54万亩,灭产8.63万亩。预计减产小春粮食1800万公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0多万元(含经济作物)。全县17000多亩核桃受灾,其中5600多亩新植核桃苗木受灾严重,保存率下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更为严重的是,旱灾还造成了全县53824人和34774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县雨季来临正常稍晚,有效降雨最早可能要到5月份,雨季开始前干旱特点会更加突出,干旱气候还将持续,极可能形成秋、冬、春连旱,并形成极为严重的春季和初夏干旱,抗旱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历史罕见旱情,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乡镇和部门仍存在对旱情严峻形势认识不足,挖潜蓄水和节约用水措施不具体,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清当前旱情的严峻性,迅速掀起以抗旱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加强小春作物田间管理,提前谋划大春作物布局,努力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五、突出重点,迅速掀起抗旱救灾和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
(一)全面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一是要扎实抓好小春作物抗灾管理。目前,全县小春作物已进入快速生长期,需水量加大,病虫害扩散蔓延快。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行政、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利用现有水源抗旱保苗。要及时防治突发病虫害,把小春灾害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二是要全力保障城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制定完善供水应急预案,把保障县城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当前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烟草**分公司、供水公司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中部高山基地单元西山片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施进度,确保在最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保障县城供水安全。抓紧修建农村用水紧缺地区应急水源工程,尽快准备必要的引水、驮运水设备,尽最大努力保供水,全力保证城镇居民、农村人畜的饮水安全。三是要切实做好挖潜蓄水和节约用水工作。积极组织群众加强蓄水、引水,做到能引蓄则引蓄,能提蓄则提蓄,甚至能拉蓄则拉蓄,充分利用好现有水库、水窖、水塘多蓄水,尽最大努力增加水源,为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保障。要合理利用自然水源,采取清挖沟渠、维修机电井、筑坝、添置小型提灌设备等应急措施,努力增加抗旱水源。要结合实际做好节约用水的宣传动员工作,把节约用水的措施落实到社区、村组和广大居民、农户。四是要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和病虫鼠害防控工作。持续干旱、高温天气,加大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作物病虫、鼠害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的风险。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控措施,抓实当前家畜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力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五是要切实抓好各种水利纠纷的调处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当前,因干旱和水资源紧张,加之历史遗留问题,极易发生群众争水或水资源情况。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各级治保、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排查矛盾苗头,有效化解纠纷,确保大旱之年农村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二)及早谋划春耕备耕工作。一是要抓实备耕工作。
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抓实农家肥积造、秧田翻晒等工作,为抓好大春粮食生产打好基础。切实做好以良种供应为重点的农用物资就位和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确保良种供应,保证农民能购买到所需的良种,严防假种子、假农资上市流通,严打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资安全。二是要强化节水抗旱栽培措施的推广应用。尽早抓好小春灭产地块的早熟作物种植。抓实水稻旱育壮秧和地膜包谷种植,加快推进包谷容器育苗移栽技术和旱作立体间套种推广工作,扩大免耕栽培、抗旱剂等节水新技术示范面积。认真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扩大农机作业面积,提高抗旱栽种质量和进度。及早谋划好晚秋扩种计划,做好晚秋扩种的物资技术准备。三是要及早谋划大春种植结构调整。各乡镇要根据蓄水情况和可利用的水量及大春粮、烟生产目标任务,制定科学的粮、烟、经作以水为重点的布局计划。对水利条件差,水源无保障的地块,要实行水改旱。全县大春生产要在满足烤烟在最佳节令移栽用水的前提下,适当调减水稻面积,增加包谷和马铃薯等旱作面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要科学调配水资源。强化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统筹兼顾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进一步完善、细化水量调度方案,优化配置城乡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千方百计用活现有水源。严重缺水地区要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在水量安排使用上留有余地。
(三)加快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一是要切实做好农田水利项目储备、争取和实施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当前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抗旱保民生、保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目标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谋划、储备、争取和实施一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发改、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土资源、烟草等部门,要本着“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共同建设、各计其功”的原则,围绕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目标,抓好各项建设计划的落实。同时,要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山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母子垦水库、发达水库和中低产田地改造、无量乡土地复垦整理、农村安全饮水等在建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限内竣工投入使用,发挥效益。二是要多渠道增加投入。结合千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加强项目统筹,围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推进,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建设效益。加强对水费、水资源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规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充分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坚持“人民水利人民修、兴修水利为人民”的优良传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广大群众,充分调动受益区特别是受旱严重地区群众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四是要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各乡镇和水利部门要积极推进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进一步放开建设权,吸引社会资本以融资、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和受益范围大小,对农田水利设施经营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四)扎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由于严重的旱情,防火戒严期我县森林火险等级将保持在5级高危警戒线,历史罕见,形势极其严峻。1月20日起,全县进入森林防火戒严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严防死守,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力度,不履行森林防火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肃问责。广电局、通讯编辑部和信息局等新闻媒体和电信、移动、联通3大通讯运营企业要认真履职,发挥宣传优势,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森林公安要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强化林区野外火源管理。加大重点地区的保护力度,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防火部位实行挂牌管理,向社会公示行政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增加投入,增人设卡,严格入山检查,严禁火种入山,做到万无一失。林业部门、防火办要加强24小时值班带班工作,健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时妥善地处置火情。要切实抓好以核桃基地为主的林业抗旱保苗工作,抓住当前冬春造林的有利时机,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适时抓好补植补造和松土、培墒、浇水等抗旱保苗工作,力争把灾情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妥善安排灾民生活。春节将至,各乡镇和民政部门要全面调查核实全县灾情及灾民生活情况,积极向上级部门反应灾害情况,争取救灾资金支持。要逐户核实情况,分类排队,建立特困灾民救助花名册,动态掌握灾民情况,尽快制定救灾措施,对生活有困难的群众实施应急救助,做好春节走访慰问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让灾民有饭吃、有衣穿,不挨饿受冻,让灾民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六、加强领导,确保抗旱救灾和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处级领导要深入挂钩联系乡镇,及时督促指导抗旱救灾和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县级各部门必须于2010年1月22日前,由1名领导带队,选派1—2名得力精干工作人员,到挂钩联系村(居)委会驻村指导抗旱救灾工作(驻村人员名单于2010年1月23日上午11:00前报县纪检监察部门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各驻村工作人员要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阶段性任务和各村(居)委会实际,制定具体抗旱措施,全力做好抗旱工作;深入各村民小组详细了解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争取和实施一批长期制约农村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各村民小组办1—2件实事;代表挂钩联系单位,做好春节前受灾和特困群众的走访慰问工作。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是抗旱救灾和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实行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村包户的工作机制,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抗旱责任落实到具体领导、具体项目、具体责任人。同时,在这次抗旱救灾工作中,每个乡镇至少要帮助群众实施1—2件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二)广泛宣传发动。全县22万多各族干部群众都是抗旱救灾和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各乡镇各部门要全面动员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自觉参与抗旱救灾工作。要组织发动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搞好受灾作物的增植、补种工作,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推广种植耐旱作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减少旱灾损失。
(三)进一步明确责任。发改部门要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论证、储备和争取工作,指导乡镇和部门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和批准项目的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援干旱地区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水利部门要科学调配水资源,派出抗旱工作组,深入旱灾特别严重地区帮助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农业部门要组织抗旱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指导抗旱,帮助指导灾区优化种植业结构,科学合理补苗;供销、商务、经济和电力部门要积极落实各类抗旱物资,保证抗旱用电用油;气象部门要切实做好天气预报服务工作,抓住有利天气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全力缓解旱情;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及时妥善解决水事纠纷,严防因争水导致的各类治安案件和群体事件的发生;林业部门要严防死守,严防发生森林火灾,指导泡核桃为主的林业抗旱工作;农行、信用联社、扶贫办等部门要做好农村信贷工作,帮助受灾农民解决灾后生产生活自救资金短缺的问题;各级涉农部门要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受灾地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新闻宣传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宣传在抗旱救灾与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让干部群众学有榜样、干有典型、赶有目标。
(四)强化督促检查。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务必于2010年1月27日、2月24日和4月28日分别报县纪委监察部门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纪检监察部门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对各乡镇各部门上报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虚报、谎报工作落实情况的乡镇和部门,要在全县通报;对出现意外事件,造成较大损失的将启动问责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一日

相关热词搜索: 抗旱 救灾 实施方案 某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