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展新颜,沧桑巨变新竹溪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竹溪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高歌猛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竹溪县委、县政府坚持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坚持超远的战略发展眼光,不断致力于竹溪城乡建设各项事业发展,城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加快,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乡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紧扣“省际边贸山水园林城”和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主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思路,全面加快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步伐,实现了“重建设轻管理、重县城建设轻集镇建设”到“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历史跨越,城乡规划和管理从无到有,规划指导建设、管理促进建设的新格局已经形成。“破破烂烂一座城、弯弯曲曲几条街”已成过去,竹溪在悄然间发生了巨变。一组鲜明的数据对比,映照着竹溪卅年巨变的足迹……
县城规划区从4.7平方公里发展到18平方公里;
城区人口从1.7万人发展到8万人;
城区人均住房从不足8平方米发展到35.6平方米;
城区人均绿地从不足2平方米发展到10.6平方米;
城区人均道路从不足2平方米发展到12平方米……
城乡规划 大笔如椽绘蓝图
城乡要发展,规划必先行。竹溪把科学规划城市,合理定位发展方向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坚持高起点规划总体思路,科学谋划竹溪发展未来。城区总体规划几经修编,使城市规划指导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1999年,竹溪县城总体规划再次修编,使县城规划区面积由4.7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305省道百里生态文化长廊为轴线,城关、水坪、县河、中峰、蒋家堰为纽带的“一线串五珠”的百里城镇带。2008年,我县再次启动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彰显绿色资源产品工业为主的省际边贸、生态园林城市特色,使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更加突出。
在小城镇规划编制上,突出地方特色,着眼长远发展,规划出以县城为轴心、305省道沿线乡镇为轴线、南部山区9乡镇为依托的扇形城乡架构,在完善编制建制镇、乡集镇规划基础上,实施以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为带动的村庄规划编制工程。2007年7月16日,邀请武汉大学城建学院规划系对百里长廊总体规划编制进行编制。2007年11月5日,省第二测绘院又成功进行了百里长廊总体规划的航测绘工作。城区总体规划及百里长廊总体规划的全面修编,为全县城乡建设发展描绘美好蓝图。为确保规划指导建设的总体构想落到实处,近年来全县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监管机制,完善城市规划批前批后公示制度、规划建设项目审批听证制度、重要规划报告备案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规划巡查制度,严格规划管理,坚持先规划、后审批、再建设的原则,确保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保证一张蓝图画到底。
城乡建设 创新机制添活力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抓发展的主题,以旧城改造为依托、以新城开发为重点的城市大扩张工程全面启动。县委、县政府紧扣“人民满意工程”主题,不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创新建设投资体系、畅通融资渠道、创优投资环境等办法,利用项目支撑、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等措施积极搞好工程建设。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低价出让土地,代办一切手续,优惠税费政策,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举措,做好土地集中连片开发文章,做到先储备、后建设,将土地出让收益全部用于城镇建设。有效打破了资金“瓶颈”,助推我县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改革开放以来,竹溪以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实现城镇建设历史跨越。新修南大桥、西关桥两座跨河大桥,实施城区南移、东移工程,使城区规模从4.7平方公里迅速发展到18平方公里,新城区、工业园区、东头延伸区域迅速形成,业已成为我县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卅年来,城区住房以年平均5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城区道路全部更新硬化,新增城市道路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8亿元。特别是近五年来,鄂陕大道、工业园区、环城路等一系列道路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和竹溪公园(广场)的开工建设,以市民关心关注的“行路难、入厕难”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程的全面加强,使我县城区功能更加合理,道路更加通畅,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以百里长廊城区段绿化为重点、以街道行道树补植为依托、以庭院绿化和风景林地绿化为突破的综合绿化工程,使城区公共绿地总面积492800㎡,绿地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城区建设加快的同时,全县建制镇及乡集镇也都达到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标准要求,村村通水泥路基本实现全覆盖,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统一房屋样式、统一节能设计、统一图纸施工的新农村村庄建设及环境整治工作亦在全县展开。仅“十五”期间,全县村镇集体和个人投入建设资金高达5.2亿元。
城乡管理 齐抓共管奏强音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只有有效的城市管理,才能保证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城乡管理机构从无到有,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效果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专业队伍为抓手、干部职工为主力、广大市民齐参与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在管理机构设置上,突出城建监察专业队伍为主导,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作的管理机制,组建城乡建设管理执法局,稳步开展综合执法,蒋家堰镇、水坪镇、县河镇都结合自身实际组建了专业管理队伍,环卫服务机构也已配套,城乡统筹管理的步伐全面加快。在环境卫生管理上,突出“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强化清扫保洁质量的提高,形成了主次干道专人清扫,保证了全天保洁,次街小巷实行“门前四包”,落实了责任保洁,城乡结合部实行定期治理,实现了目标保洁,公共场所实行部门管理,确保专项保洁;机关和居民实行制度管理,确保日常保洁。突出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中心,继2007年6月召开全县创建文明卫生县城动员会,今年6月又召开全县创建“楚天杯”和文明县城暨五项整治动员大会,明确“共创共享、美化环境、提升功能、促进发展”的创建主题,全党重视、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城乡互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氛围已经形成。齐抓共管机制的形成、专项整治活动的持续开展,使竹溪以不断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昭示着竹溪人矢志不渝、坚定城乡建设发展的博大胸怀。
“茶叶故里”皆锦绣,“魔竽之乡”尽朝晖。竹溪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是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谋划的结果,是全县人民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广大建设者的辛勤汗水。如今,竹溪新的发展蓝图又已描绘,城乡建设必将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实现更大跨越。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县人民的积极参与,有全体建设者的辛勤劳作,竹溪的明天一定会更好美好!
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
- 竹溪河水库水源区科学发展之浅见2022-02-13
- 竹溪环境信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2022-02-13
- 努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全面促...2022-02-13
- 竹溪市政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2022-02-13
- 关于开展竹溪县文明家庭创建...2022-02-13
- 竹溪人在十堰购房的理性思考2022-02-13
- “世界难题”不足畏惧,,记竹...2022-02-13
- 优化政风行风,,构建和谐竹溪2022-02-13
- 巾帼竞风流——竹溪县妇联第...2022-02-13
- 爱心涌动泛春潮——竹溪县应...2022-02-13
-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2021-10-13
- 我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环...2021-10-24
- 经营城市城乡建设调研报告2021-11-04
- 城乡建设规划局村镇建设经验...2021-12-05
- 城乡建设表态发言2021-12-27
- 城乡建设环境整治表态发言2021-12-27
- 关于城乡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021-12-27
- 市房管处城乡建设统计自查工...2022-01-02
- 我县城乡建设状况调研报告2022-01-15
- 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局工作计划2022-02-05
- 百年沧桑话巨变2021-09-26
- 祖国发展生活巨变优秀征文2022-01-17
- 迎国庆60年赞家乡巨变优秀征文2022-01-17
- 新中国60周年餐饮业发展巨变综述2022-01-17
- 新中国60年看交通巨变感想体会2022-01-17
- 新中国辉煌巨变60年城市发展篇2022-01-17
- 迎国庆60年看城乡巨变纪实文章2022-01-17
- 新中国60周年科技发展巨变感...2022-01-19
- 社区居民庆祝新中国60周年巨...2022-01-19
- 日报社相声征文:家乡巨变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