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产品创新研究
(呼伦贝尔学院旅游与地理系,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摘 要: 呼伦贝尔地区具有优美草原风光和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产 品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其旅游资源、旅游支撑条 件的综合分析,提出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方向的具体思考。
关键词:呼伦贝尔;旅游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0.8(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19—0011—02
呼伦贝尔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历史背景,孕育了以优美草原风光背景的悠久而灿烂 的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呼伦贝尔地区将旅 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加以培育和扶持。
1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分析
呼伦贝尔地处生态屏障地带,拥有3 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3 000多种植物,400多种 野生动物。大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其中,成为天然的南北界线。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 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调、大氧吧共同组成呼伦贝尔大旅游。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主要有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历史文物遗址旅游资源及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等 三大类型,具有种类多、品位高、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
1.1 自然风光旅游资源
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广袤无垠,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是我国生态环境 保护较好,未受污染的优良草场,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美誉。
呼伦贝尔有森林之乡的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境内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次生林等 景观齐备,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二十几个树种。其中樟子松是稀有树种,耐寒耐旱,冬夏常青 。
呼伦湖又称达赉湖,是介于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之间的高原湖泊,它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 湖泊,也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呼伦湖与中蒙边界湖——贝尔湖连接成为草原上的“姐妹 湖”。该湖不仅有鱼类30多种,更有“雁岛”的美称,并有丹顶鹤等珍贵鸟类多种。
另外,呼伦贝尔市全年有7个月的时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3月中 旬,是冰雪旅游的理想之地。走近冬天的呼伦贝尔,一个冰雕玉砌的世界,充分领略青松傲 雪、畅游林海雪原的豪气和由冰峰、雪岭、冰雕构成的一派雪韵风情。
1.2 历史文物遗址旅游资源
呼伦贝尔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北方游牧游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而闻名遐迩。作为北方 诸民族曾经兴衰的历史舞台,这里还留有哈萨尔王古城、金代边壕等遗址;近代史上,这里 又发生过多次著名战役,留下如诺门罕战场遗址、侵华日军海拉尔军事工事北山遗址等历史 遗迹。
1.3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呼伦贝尔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境内居住着以蒙、汉、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为主 并包括回、满、朝鲜、藏等族的32个民族,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和 所处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因子的影响,不同民族之经济活动、生产 方式、生活习俗等也各具特色,使呼伦贝尔草原成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园”,在呼伦贝 尔不仅可以观赏森林、草原等自然风光,还可以领略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多样文化〔1 〕。
2 呼伦贝尔旅游支撑条件分析
2.1 客源环境
位于东北亚腹地的有利位置,为呼伦贝尔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客源环境,呼伦贝尔西北 、西南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东部、南部分别与我国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兴安盟连接 ,离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北、华北地区较近,不仅具备跨国旅游条件,也具备了吸引国内 客源的区位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南隔海的经济强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游人明显 增多。
2.2 经济环境
呼伦贝尔市位于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在行政上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但它与东北三省之间 的经济、文化联系甚为密切,与同属内蒙古的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均为我国东北经济区 的组成成员。同时也属于包括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中国东北的东北亚经济圈,被 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富生机的经济区域之一。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4.08亿元,人均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 971元,均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2〕。呼伦贝尔市经济的迅速 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3 社会环境
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乡村的和谐、 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多民族之间的和谐、多元文化和多元文明的和谐、市内发展和对 外开放的和谐,形成了北疆民族地区的“和谐家园”。
2.4 政策环境
1988年,国务院批准呼伦贝尔盟为改革试验区;1998年,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开发项目被列入 “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 呼伦贝尔市与长江三峡、四川九寨沟等并列为全国六大重 点旅游开发区,是全国唯一列为草原旅游区进行重点开发的地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政 府加强了区域旅游通道、重点旅游景区公路连线和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游饭店建设, 加强与俄、蒙、东北三省、兴安盟的协作,加快市内旅行社的重组改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 展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可以确保呼伦贝尔旅游的可进入性,为旅游的迅速发展最佳机会。
2.5 基础设施
呼伦贝尔市境内现有公路109条,公路里程8 163km,其中:国省干线里程2 592km,边防 线里程2 163km,县乡道里程3408km。
呼伦贝尔市公路交通已形成了以海拉尔、那吉镇为枢纽,以国道111线北京—加格达奇,国 道301线,绥芬河—满洲里,及省道黑河—黑山头、拉布大林—阿木古郎、满洲里—阿拉坦 额莫勒等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边防、专用公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
国家主干线301线,与滨洲铁路平行,穿越大兴安岭,横跨呼伦贝尔草原,是呼伦贝尔市的 经济建设大动脉,同时也承担着对外贸易的运输任务。
全市现有公路(水路)口岸7个,其中一类口岸4个,二类口岸3个,设立了满洲里、黑山头、 室韦、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口岸国际汽车站。
民航班机可直达通辽、北京、呼和浩特等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给国际、国内游客的往 来创造了便捷、安全而又高效的交通条件。
3 呼伦贝尔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3.1 开发方向
从呼伦贝尔旅游资源来看,蓝天白云,雪山草地,森林湖泊,鲜明的民族特色无不给人以高 远壮美,清明透彻,世外桃园,人间仙境的感觉,因此就必须考虑其旅游产品设计的独特性 及与周边旅游区的差异性。考虑呼伦贝尔实际将其旅游产品开发方向定位为:以特色专项旅 游和民俗风情旅游为主体,以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为基础,以康体保健旅游,采 风写生旅游,商务旅游等为辅助,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多维方向、不同尺度的定位格局。
3.2 开发类型
3.2.1 主题旅游
根据当地历史及传说,结合线路景点特征确立主题,编撰剧本,设计情节,在导游指导下形 成由旅游者自身扮演某种角色,完成某种故事活动的主题游戏旅游。这种形式的旅游不仅使 游客切身感受到民族历史传说的再现,同时将“化石性”文化如宗教祭祀,狩猎战争,节日 庆典,丧葬嫁娶等激活,还可把饮食,服饰,生活习俗,民间歌舞,体育等文化与旅游进行 有机的结合,使旅游由以“观”为主的传统模式,转换为以“做”为主的现代方式。形成旅 游产品的“革命”。由此构成呼伦贝尔旅游的“王牌”产品。目前可开发项目参考主题有: 民族迁徙之旅,部落争战之旅,古代商贸之旅,生活仿真之旅等。
3.2.2 民俗风情游
作为观光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民俗风情旅游更注重了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通 过对民族语言,文字,绘画,音乐,歌舞,服饰,工艺品,房屋建筑等的观览;对饮食文化 ,风俗习惯,节庆盛典等的具体体验了解领略少数民族风情。其旅游历时较长,兴趣热点较 为明确。呼伦贝尔地区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是民俗风情旅游的基础〔3〕。
3.2.3 观光旅游
呼伦贝尔观光旅游资源丰富。湖泊、森林、草原、古迹、路桥、民居、寺庙、纪念馆、歌 舞、节庆等均具很高的观赏价值,为观光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特别适合于开展以民 族文化为内涵的大众性旅游活动。在独特的自然背景中,观赏独特的人文景观,才能真正领 略到“天人合一”的奇妙。因此项目开发宜为综合程度高,文化底蕴厚实,可参与性较强的 多层次、多元化、系列化的森林生态观光、草原景观观光、湿地生态系统观光、历史与文化 观光旅游产品。
3.2.4 生态旅游
草原生态、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民族文化生态等四种生态旅游产品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重 点发展的森林生态旅游区包括:北部莫尔道嘎、满归森林区;南部柴河、鄂伦春旗森林区; 重点发展的草原旅游区包括:呼和诺尔草原、新巴尔虎草原和鄂温克草原三大草原区;重点 发展的生态旅游产品包括:辉河湿地、乌兰泡湿地和海拉尔湿地三大湿地生态旅游区。重点 发展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包括:民族家庭探访、民俗风情采风、多元文化寻踪、民族歌 舞欣赏、民族节庆参观,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制作观览购物。
3.2.5 冰雪旅游
重点发展的冰雪旅游产品包括冰雪运动旅游产品、冰雪娱乐体验型旅游产品。开辟海拉尔为 游客接待中心、呼伦湖冰上项目、鄂温克民俗风情体验、额尔古纳俄罗斯民族风情体验游、 根河敖鲁古雅猎民部落风情体验游、牙克石森林观光滑雪体验,为游客提供林海雪原观光、 狩猎民族风情体验游项目。以冰雪活动和冰雪文化为主题,作为呼伦贝尔市的代表性节庆活 动。具体活动项目包括少数民族冬季服饰大赛、冬季那达慕大会、草原冰雪牧户游、雪地运 动等系列活动。
3.2.6 康体保健游
重点发展五泉山矿泉度假旅游区、维纳河矿泉度假旅游区。主要发展以康体、健身为主要内 容的度假旅游。开发成保健休养,康体延寿性系列产品(可饮可浴)。
“森林浴”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呼伦贝尔森林茂密,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广阔。 具备开展森林保健旅游的天然优势。在莫尔道嘎森林生态旅游区、红花尔基森林旅游区、金 河犴玛自然保护区等地开展森林保健旅游。
3.2.7 商务旅游
呼伦贝尔有各种口岸、丰富的矿产资源、木材及林产品资源丰富,对于外界市场具有极大的 诱惑力。同时其本身也是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经济的发展,与外界的商务往来将会愈加频繁 ,商务旅游也会随之增多,具有很大的潜力。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农牧林特 色产品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3.2.8 采风写生游
对于专业人员和爱好者而言,呼伦贝尔独特的风韵,多彩的画面是他们创作的天堂,蓝天白云 ,雪山草地, 森林湖泊,晨曦晚霞;呼伦贝尔地区多民族的建筑、服饰、歌舞、节庆活动、 生活方式,田园风光,冬季冰雪风光等等都是他们创作的源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 养的不断提高,这种专项旅游市场将会日益扩大,而且具有很好的宣传促销作用。
[参考文献]
[1] 乌兰图雅,李文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潜力[J].内蒙古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46.
[2] 呼伦贝尔市“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EB/OL].http://tjj.hlbe.go v.cn.,2005-06-12.
[3] 李伟,郭芳. 怒江州旅游产品设计的创新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3,5 (2):93-97.
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
- 呼伦贝尔市现代服务业经济发...2022-03-06
- 浅析呼伦贝尔市旅游节庆的深...2022-03-06
- 论呼伦贝尔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22-03-06
- YS-3000故障信息处理系统在呼...2022-03-13
- 呼伦贝尔记忆2022-10-20
- 产品风格创新设计论文&产品毕...2021-08-27
- 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高2021-08-27
- 高职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021-08-27
- 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研究2021-08-27
- 团结协作创新卓越|卓越创新中心2021-08-27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2021-08-27
- 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08-27
- 顾小明。创新2021-09-05
- 教育创新内容是什么2021-09-06
- 创新服务铸就双赢(信用社创...2021-09-19
- 南京地区城市流行乐队的地区...2022-10-29
- 产品设计中形研究论文&产品品...2021-08-27
- 计算机维护系统软件应用研究2021-08-27
-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对于姓氏2021-08-27
- 研究生课程学习总结2021-08-27
- 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自我评价2021-08-31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简介2021-09-09
- 党建研究会工作报告2021-09-09
- 后勤工作研究课题2021-09-11
-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2021-09-13
- 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奖励办法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