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发布时间:2022-03-09 15:17:40 浏览数: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文章阐述了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特点,分别提 出了显性知识的管理策略和隐性知识的管理策略,并针对信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特 点提出信息服务也应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关键词:知识管理;管理策略,信息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1—0144—02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知识宝库,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图书馆是管理知识的部门,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理想组织之一。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及时 更新管理观念,积极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1],深刻认识“知识管理”的作用 ,以提高图书馆在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下的应变创新能力。
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与人联系起来进行管理;使信息处理能力 同创新能力相互结合,以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是 以知识为主 要要素,以智力资源配置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学习为动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管理 。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对知识价值链的管理。知识管理作为对知识系统化、组织化的管理 ,是对知识的获取、开发管理、知识再造及自主学习意识和水平的一种应用,通过提高知识 生产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最终目的是推动知识创新。
2 知识管理的特点

从管理理念上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 。人是创造、传播、运用知识的主体,因而,具有知识的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 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隐性知识贡献出来成为组织内可共享的资源,以提升组织的竞 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管理对象和内容上知识管理比以往任何管理形式都更加强调知识资产的重要性,以无形资 产管理为主要对象和内容。

在管理范围及重点上,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但以隐性知识管理为重 点,并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脑中的知识。只有将隐性 知识充分的挖掘,加以创新,供组织机构最高效率地利用,上升为组织的无形资产,才能使 知识产业化发挥更大效用,使一个组织不断的成长壮大。
3 知识管理的管理策略及信息服务的创新
3.1 显性知识的管理

图书馆显性知识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馆员、读者、软硬件设施、现有纸质书刊、电子数据 库、自建特色数据库、工作人员科研成果等。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就是要做好对现有这些 资源的管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信息资源的搜集、组织、管理和传递主体,是一种元资源。对工作人员 在显性知识资源方面的管理主要是指对工作人员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进行统一管理。 对于馆员公开发表的学术作品要求其上交馆内一份原件,并在馆内的特藏阅览室(专门收集本 校教职员工的论文、著作等)设置馆员作品的专门架位,将本馆工作人员的学术作品进行有序 管理。

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图书馆要掌握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能力和 利用能力;不同读者的个人心理需求和阅读习惯;读者对馆员工作和馆藏文献的感受以及读 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等。图书馆要注意统计、分析读者类型,建立不同的读者群,分析不同读 者群所需资料的重点,分析读者最常问及的问题及读者对馆内工作的满意度。另外,通过对 读者流量的统计,可以针对流量的大小调整开馆时间;通过对读者需求书刊登记的统计可以 购进读者急需的各类书刊,满足读者需求,减少一线工作人员与读者的矛盾;通过对读者意 见、建议的整理,可以从中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这对于图书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具有 很大的帮助。

对于图书馆的其它显性知识资源,如:软硬件设施!现有纸质书刊、电子数据库等要进行有 序化管理,使无序的信息变为有序,使固化的知识得以活化。以上工作的完成必须借助计算 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使知识信息跨越时空传播。
3.2 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隐性知识资源管理,即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管理,促进其显性化,促进共享。 图书馆要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知识氛围,制订促进知识共享的激励措施,从而鼓励员工能 主动将其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奉献出来,供大家共享。同时,图书馆应制订相应的员工隐性知 识管理措施,对员工提供的隐性知识进行有序化管理。图书馆要加强部门间的业务交流,促 进部门间业务学习,提供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与网络环境,充分挖掘部门隐性知识资源。隐 性知识资源中积极的部分,图书馆应持久之以衡,大力弘扬,对于消极的部分则应该积极改 进,使其逐渐消失。
3.3 信息服务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提供各种读 者服务,以帮助他们完成其教学、科研任务。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 ,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提供传统的外借服务、阅览服务、信 息咨询服务等服务之外,图书馆馆员还应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建立新的 服务模式,从而帮助读者解决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检索、利用文献资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 题,更好地为学校的师生员工提供信息服务。

作为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的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求已不再局限于单纯利用书目信息服务 获取所需文献的线索和获取全文,出于教学的需求和知识积累与更新的需要,们迫切希望通 过图书馆能为他们提供自己所需的,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同 时,他们用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利用信息深度的不断加深,他们对图书馆提供的一般性的 、没有深度的一次文献不再满足,而是希望图书馆能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收集与他 们业相关的信息资源,然后再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加工、理以及开发,这部分构成了图书 馆的虚拟馆藏,从而进一步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能为师生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读者可以不必亲自去图书馆就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可以 通过OPAC(公共目录查询服务)在网上即可检索馆藏文献信息和读者借阅信息等,大大 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也使读者对图书馆的工作比较认同。[3]高校图书馆之 间通过开 展共建、共享、合作,提供联合服务。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进行了联机采购、编目前 ,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进行了联机采购、编目,促进了资源共享,节约了图书馆的购书资金 ,提高了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开展了网络预约借阅、图书续借、馆际互借、文献 传递等服务。
[参考文献]
[1] 万雪梅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J].商业经济,2007,(10):125~126.
[2] 管桦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策略与目标[J].现代情报,2006,(12): 112~113.
[3] 王鑫平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科技广场,2007,(8):231~233.

相关热词搜索: 知识管理 图书馆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