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04-05 15:22:01
浏览数:次
摘要:并购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一个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企业间的并购已经不再是一个稀奇的话题。企业间的并购,不仅仅是发生在相同经济性质的企业之间,还发生的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之间。不同经济性质企业之间的并购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财务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财务问题主要有收购企业价值评估问题、并购的风险问题、并购资金管理问题、并购后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这些并购中企业财务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不但影响企业并购的利益获得,也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经济竞争。文章从探讨竞争和企业间的经济性质等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不同经济性质企业在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经济性质;财务问题;价值评估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国市场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当中,企业为壮大自己的实力,不断的进行兼并、收购等经济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财务问题,尤其是不同经济性质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由于企业经济性质的不同,所带来的财务问题也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些并购中的财务问题,成为摆在当前企业财务工作者和学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企业经济性质和并购的概念
(一)企业经济性质
企业的经济性质是指根据企业中投资成分的不同,对企业所做出的一种基本划分,在中国根据经济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等。但是在国外的一些著作中,将企业的经济性质理解为不同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区别,将企业分为,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等为辅的企业主体机构,这种结构形式有许多使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所特有的,如集体企业,在国外没有这种划分。
(二)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市场竞争行为,这种竞争行为在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资金的流通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企业收购在市场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国家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才大力提倡企业间的收购,但是当时的并购主要是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情转急下,现在的企业并购发生在不同经济性质之间的案例是越来越多,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外国企业之间的收购时有发生。
二、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中的财务问题
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中的财务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之间在财务制度上有很大的区别。企业收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两个企业之家你的财务问题,在外部表现为股票、资金等形式,且要通过资金才能实现,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之间的买卖问题。主要为因收购产生的收购价值评估、收购的风险、可得利益分析、收购后的财务问题等等,其中第一项和最后一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两项问题,直接决定着收购是否进行与收购的成败。
(一)收购价值评估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有利益企业就没有了收购的理由,而收购利益的确定就需要收购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资产、品牌价值等综合方面,对被收购企业的价值做出一个判断,这就是收购价值评估问题。但是要想正确的实施这一项评估工作有很大的困难,这是因为被收购的企业也想获得利益,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的收购大多是强迫而为之,任何企业都不会自己主动的退出市场,所以它不会将自己真实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企业的经营情况等信息全部透漏给收购的企业。所以任何一项收购的决定,只能收购企业根据自己的财务情况,收集相应的资料做出相应的正确判断。如何运用正确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二)收购中的风险问题
企业之间的收购行为可以说是一种高风险的经济行为,一旦收购成功,企业就将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但是一旦失败企业也有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可以说收购行为对于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而企业的在收购如何尽可能的规避不利的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风险包括营运风险、信息风险、融资风险、反收购风险、体制风险。其中融资风险在现在来说表现得比较突出,这因为企业在收购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足够的资金来源这能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也可能是通过贷款、投资等多种方式获得,这有可能使企业背负巨大的债务,一旦收购失败,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即使收购成功,企业的负债率增加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这一点在私营企业收购国企和集体企业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三)收购后的财务管理问题
由于企业在经济性质上的不同,在财务管理制度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即使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的收购获得成功,收购后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将是收购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同、工作方式的不同、管理不同、财务会计方法不同,此外并购后还需要进行被收购企业的资产核算,不良资产的清理等会计行为,这些财会行为可能会面对账本缺失、财务混乱等困难。
上述三个问题是不同经济性质企业之间收购中财务问题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不是全部,但是这些问题却是最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不同经济性质企业之间的收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中的财务问题的对策
当前解决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的财务问题,关键是对被购买企业净资产进行确认与评估、商誉的计算与确认,这两项工作可以说是解决收购中财务问题的一个基础,具体来说主要以下方面:
(一)收购价值评估问题的对策
当前企业中收购价值评估问题的对策,通过企业在采取的方式就是收购业务费用和对与被收购公司的账务进行合并,也就是财务购买法进行资产评估,主要是通过对比收购公司与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负债小计等几个方面。价值评估对策应着重探讨如何合理确定收购价格,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往往会将被收购企业中的所有账面资产和负债对比估计剩余资产,再加上对收购企业中的伤愈评估,确定商誉的价值。这一种方式可以说借助于专业资产评估公司解决收购价值评估问题的一个常用对策。
除了这种方式之外,收购企业还可以综合运用市盈率模型法、股息收益贴现模式、贴现现金流量法、净资产账面价值法,同时使用、单独使用都是可以的,尤其是,同时使用可以得出与实际价值相近的资产评估价值。本文将简单介绍贴现现金流量的方式。首先,预测自由现金流量。方法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加折旧-所得税-资本性支出-营运成本的净增加额。其次,估算贴现率,具体方式是:预期股本成本率=市场无风险报酬率+市场风险报酬率+并购后企业的风险程度。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收购价值。贴现现金流量法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充分考虑了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对其价值的影响,在日益崇尚“现金至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对企业并购决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了解现金流量、资本构成等因素对并购决策的影响。此外,价值评估对策应着重探讨如何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在价值评估的过程中,不同性质企业收购应特别注重交易公平性,以防止利益转移,尤其是在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防止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利用手中权利转移资产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二)收购中的风险问题对策
收购失败的风险规避,这一点主要在第一个问题中要正确做出收购价值评估,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会综合考虑收购过程中收购资金与被收购企业资产之间的问题,谨慎地做出收购决定,减少收购失败风险率。收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实际的调查进行避免,也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下的调查了解,如通过他们的员工了解他们的工资水平、通过他们的销售渠道了解他们的销售情况,通过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扩大信息来源范围,增强收集信息的真实性,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收购风险。
收购中的融资风险可以说是收购企业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丰富企业融资的手段是关键,也就是企业的资金不能来自一种方式,要采取多渠道的方式筹措资金,减少每一种融资额以及可以给企业生产带来的股权上的变动。如增产增股、股权置换、金融机构信贷、投资公司的投资等等。保证资金的需要,保证融资的方式适合收购,同时也要创新支付方式,通过股权支付、现金支付等多重好方式,避免因现金支付带来的经营危险。目前,最安全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增产增股的方式筹措资金,辅以金融机构信贷。这样能实际上收购企业的股权不反升变动,减少因股权变动带来的反收购危险。收购后的体制危险,这一点比较好解决,这一点收购公司可以采取破而后立的方式,由收购企业按照本公司的体制对被收购企业进行改造。收购风险极为复杂且广泛,企业应谨慎对待,财务工作对此担当不可替代的角色,要科学分析研究。
(三)收购后的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收购后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收购企业对被收购企业是作为一个分公司,还是直接并入收购公司。如果是直接并入收购公司,这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成了收购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问题,完全可以进行内部解决。但如果是作为一个分公司,就需要解决岗位人员问题,管理方式问题等等。原来财务管理的不适应问题,可以通过更换原来财务工作人员的岗位,以收购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充实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完全照搬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另一种方式就是保留原来的财务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制度,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逐渐对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造和完善。在收购财务管理中,在收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安排国有企业人员的安置费用,保证安置费用的资金充足,因为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对人员的安置特别重视,这一点也关系到企业收购是否成功。
总之,不同性质企业之间收购中的财务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管是那种对策,关键是收购企业本身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收购过程中决策的正确。
参考文献:
1、企业并购[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88838.html?wtp=tt.
2、邵云楠.企业兼并与收购中财务问题的处置[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6).
(作者单位:浙江江山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