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

某县普法典型材料:普法之路

发布时间:2022-04-13 15:00:41 浏览数:

  这里风光旖旎,山川秀美;这里民风苦朴,民众勤劳;这里环山似凤,环凤皆山,这——就是XX县。这是一块1738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一块不起眼的土地却是右江红色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面四个五年普法规划实施的基础上,“五五”普法期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20万纯朴善良的XX各族儿女,吹响了普法依法治理的号角,构筑了连续四个年度的自治区级平安县。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为XX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据统计,仅2009年,XX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7557万元,同比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2656元,同比增长8.8%。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经济尚欠发达的XX,XX县委县政府、XX广大普法人是如何让法律这一重要的知识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进单位,走进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田呢?如何在这块边远之地,用法律的普及去铸造一片和谐美好的净土呢?现在,让我们跟随着镜头,慢慢地将谜底揭开……  

2009年的 12月15日 ,这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这一天,XX县在家的县四家班子领导都要放下手中的活路,纷纷来到位于城区内的XX中学进行一次特殊的考试——普法考试。他们深知,在XX这个与外界相离甚远的地方,如果自己不懂得法律,那就无法推动依法治县的战略进程,也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快速增长。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组长  ***  XX属“老”“少”“边”“山”“穷”地区,区位条件比较恶劣,群众与外界交流比较少,信息也比较闭塞,所以我们必须率先垂范学法用法,要通过我们的行动,带动全县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依法治县氛围。  

XX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普法工作,从2006年“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XX就以“两个增强和提高,实现三个新突破”为目标,坚持统筹兼顾,齐抓共管。为使我县“五五”普法工作有个良好开端并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9月19日召开了“五五”普法启动动员大会。县委书记罗光勤就XX“五五”普法工作作强调和要求,明确了“五五”普法工作的重点、目标和任务。动员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视,为XX“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副组长  ***  “五五”普法工作实施以来,县里面非常重视,明确了“五五”普法工作目标,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成立了专门机构,形成了“五五”普法工作有机构有组织的良好局面,确保了XX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的开展。  

为使全县“五五”普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XX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向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单位转发了《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县人大常委会也及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府分管领导、政协副主席、司法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县领导小组,乡、镇、村和县直各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县委县人民政府每年都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全县党政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行文下发,并组织考评验收,作为兑现目标管理奖和考评党政领导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依据。  

 2007年 4月28 日,XX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党校举行了人大常委任命的领导干部法律考试,参加考试的有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政府各职能局局长共54人。考试内容涉及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全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和理论知识。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副组长  ***  这次考试旨在促进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司法人员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意识和能力,这对推进依法行政和当前开展的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县人大常委会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每年都听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汇报,并组织委员、代表到乡镇和县直单位及行政执法部门视察、检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而且还不定期举办了10多期领导干部法制培训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使XX普法人对普法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为把法律常识灌输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让法律常识深入千山万弄,使群众掌握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利剑。他们按照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根据XX的实际情况,以“强化载体、加大投入,推动‘法律六进’”为主题,扎扎实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XX县司法局局长 ***  “法律六进”的关键在于“进”。近四年来,我县着力做好“进”文章,始终坚持“六抓”不松手,使我县的“法律六进”活动,更加凸显XX的特色、更加富有工作实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县“五五”普法规划的顺利实施。  

“法律六进”指的是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乡村,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单位。XX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将这项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建章立制,抓方式创新,积极探索。XX有98个行政村(社区),近15万农村群众,农村普法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为了使农村普法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展开,XX采取突出重点,分批实施的办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XX县司法局局长 ***  第一批示范点我们选择基础较好,各项设施较为完善的 “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试点村开展活动;第二批示范点我们选择有一定基础,基层建设相对较好,个别问题较突出的村进行;第三批示范点我们重点选择经济、政治基础相对薄弱,存在矛盾和问题比较多的村,特别是少数民族、经济落后村屯开展送法活动。  

曾经走过弯路的乔音乡康里村刑释人员罗大忠,刚开始刑满释放回到村里时,他备受村民的冷眼,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但在普法人员的耐心细致开导下,他重新认识了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  在我灰心失望的时候,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又向我宣传了法律的有关知识,使我重新认识到,虽然我是个刑释人员,但法律也保护我。  

重新找到自信的罗大忠开始上山种植杉木、八角、油茶、油桐等经济林,而且在自己开始富裕的同时,发动群众,开山种植经济林22480亩。由于罗大忠为当地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深得群众的爱戴,他被推荐为康里村的党支书兼村主任,实现了从一个囚犯到县人大代表的蜕变。吃水不忘挖井人,浪子回头之后,罗大忠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兄弟姐妹,告诫他的广大村民们要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并把它作为立世之本。  

在农村“五五”普法工作期间,XX共投入人力8000多人次,投入经费20多万元,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多万份,张贴大小宣传标语2万多条,举办了480多场法制讲座、受教育的群众达40多万人次。  

青少年是XX的希望,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县的行程。事实上,从“五五”普法一开始,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就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几年来,XX在校园内开展了“法律进学校”、“送法进校园”、“讲文明、树新风”法律知识演讲比赛等活动,活动遍及全县的119所中、小学校,受教育师生达3万多人次。  

学生  听了他们的法律讲座,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我知道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法律进校园活动的实施,净化了校园的环境,为学校营造了和谐平安的教育教学环境。  

与此同时,XX还不断地夯实基础,加强队伍与阵地建设,通过近五年的努力,已在每个机关示范点确定了一名学法带头人,每个村示范点培养了5名法律明白人,每个社区示范点选出了2名普法热心人,全县每个中小学校配备了1名法制副校长,每个企业示范点设立了2名学法辅导员,每个单位示范点设立了2名法制宣传员,重新调整了我县的普法讲师团,建立了66支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全县有“法律六进”宣讲成员310人,建立起了一支懂法律、善宣传、有热情的“法律六进”骨干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在深入开展 “法律六进”活动中,XX各级各部门进行法制宣传大型活动35场;悬挂横幅176条;张贴小标语9400条;悬挂法制宣传图片9000多张;设置了86个法制宣传活动展报;接待群众来访2700多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8000多人次;出动法制宣传车40多辆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93000多份;全县公务员、干部职工、企业管理人员和村干参加普法考试达15000多人次。  

XX县开展普法工作的另一亮点就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始终将普法教育与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专项整治。他们把普法教育与整顿交通秩序,把普法教育与整顿土地、矿业秩序,把普法教育与整顿文化市场秩序,把普法教育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结合起来,在处理日常的各种纠纷案件中,重在法制教育,使广大群众从法制宣传活动中获得知识,得到教训,并让法律成为他们生产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时刻提醒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以法律为准绳,不能逾越。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组长  ***  “五五”普法工作的开展,使XX依法治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提高了我县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二是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三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有效地提高了社区、企业和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如今,在XX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法律像淳朴村民嘴里吟唱的山歌,一样的普及,一样的深入人心。正因为法制宣传的到位,XX连续四年获得了自治区平安县称号,正因为法律走进千家万户,XX,这座被外人看成偏僻遥远的县份,不断地奏响了时代和谐平安的乐章。  

相关热词搜索: 普法 之路 典型 某县 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