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年市场监管局一季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8-27 23:41:47 浏览数:

 市场监管局一季度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市场监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抓改革、优环境、保安全、提质量、重维权、强基础”为主线,有力对冲疫情影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公正监管,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一)推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印发《市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目前,我市企业开办时间达 3 日以内。

 (二)研究最大限度实现办照即可经营。按照《负面清单》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梳理出 1929 项“办照即经营”事项;针对许可方可经营事项,拟提出承诺即经营事项 145 项。

 (三)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印发《“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 139 项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清单。实行取消事项8 项,备案事项 3 项,告知承诺 36 项,优化服务 92 项。同时,推进“一照九证不求人”,编制办事指南,现场设立自助打印设备,开展岗位内部培训,积极改进服务质量。

 (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印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起草《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方案》,建立和完善 10 项“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制度,编制市场监管局随机抽查工作指引,共 17 章 2

 万余条。

 二、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加强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今年 1 月,开展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药品清查医院周边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质量检查和中药饮片等各类专项整治,检查药品经营企业 4457 家、医疗机构 3509 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301 份,立案 68 起,结案 61 起,主动变更执业药师企业数量 42 人,主动注销执业药师 7 人,企业主动歇业 3 家,“挂证”收自查报告书 2060 份;企业换证变更及认证事项 122家。开展化妆品风险隐患排查,共排查化妆品生产企业 1 家、排查化妆品经营企业 831 家、排查美容场所 262 家,排查出存在风险隐患企业 87 家。排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风险隐患,全市共排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1 家,占企业总数的 100;经营单位 1298 家,占企业总数的 68;医疗机构 947家,占企业总数的 64,整改问题 78 个,立案 3 起。

 (二)加强特种特备安全监管。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部署 2020 年工作。开展重要时段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盯住学校、医院等公众聚集场所,共检查使用单位 64 家。

 开展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项检查,对 13 个景点进行排查,共拆除 41 台大型游乐设施。开展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专项检查,共检查生产和使用单位 185 家,发现隐患 135 个,下达《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指令书》45 份。开展电梯专项整治,对全市 15 家电梯生产单位进行全面体检。定期检验 28 台压力容器,协调省局在我市开办特种设备培训班,如期取得了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证。

 (三)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工业产品许可证企业监管,抓好 3 家重点企业问题整改,撤销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 1 家。开展危化品隐患排查,排查企业 5 家,储油 库 3 家。开展化肥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共抽样 97 批次,其中不合格产品 19 个批次。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共检查重点商超、批发市场 4 家,监督抽查儿童玩具等产品 65批次。对 2 家企业不合格产品进行后处理。

 三、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一)强化管理工作。深入落实全省质量大会精神,选树 3家行业领军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标杆引领工程;选择 12 家重点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工程;对 105 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工程。推进政府质量奖,开展省名牌产品确认,核查 52 家省名牌企业,有 47 家企业仍具备省名牌条件。

 (二)强化计量工作。完成市质检中心血压计和水表 2 项计量标准器具核准。处理加油站计量投诉举报案件 1 起,受理水表仲裁检定 1 起。完成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调查摸底,全市 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133 项。组织 14 家生产企业实施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自我声明制度,占全省总数50%。开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摸清眼镜制配场所 213

 家。开展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创建,全市有 6 家单位获省级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占全省 30%。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计量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农资在用计量器具 112 台件,化肥 165 批次,合格 155批次,合格率 93%。

 (三)强化标准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建立市生猪养殖标准体系,收集标准文体 285 个。申报省地方标准项目 1 项,部署企业标准“领跑者”申报工作。指导政务中心开展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帮助编写标准化管理手册1 册、服务提供标准汇编 4 册、管理标准汇编 1 册和工作标准汇编 1 册,指导设置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53 处。组织制定《一窗式行政审批集成服务规程》标准文本。

 (四)强化认证工作。全市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组织 30 家,自愿性认证获证组织 349 家,有机产品认证获证组织 85 家。加强自愿性认证活动监管,共检查认证组织 131 家。完成 124 家检验检测机构的网上直报,组织 5 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扩项申请和 2 家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首次申请的评审。

 四、大力规范市场秩序 (一)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及打传规直工作。强化反不正当竞争业务指导和执法力度,对涉嫌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行为进行查处。在整治保健产品乱象“百日行动”工作中,指导查办两起涉嫌虚假宣传案件。查处雷霆物流有限公司涉嫌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不正当竞争案件,日前已调查终结,下达了听证告知书。

 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活动,深入齐高专科和齐工程学院,举办了“助力职场,远离传销”宣传,有 2000 多名学生参与了此活动。特别是疫情意见,严格控制物价,累计开展检查 56 轮,查处哄抬物价行为 90 余起。

 (二)抓好广告监管。全市共监测各类广告 9 万多条次,其中,违法广告 604 条次,总违法率 0.73。开展医疗、药品等虚假违法广告整治,下达《责令停止发布广告通知书》8 份。开展户外广告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共监测检查户外广告 692 条,约谈户外广告单位 2 家,拆除问题广告 41 块。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共监测门户网站 150 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7 个、移动客户端 2 个、微信朋友圈 10 个、公众号 3 个,监测互联网媒介广告近 300 条,约谈门户网站 1 户。

 (三)加强合同和网络监管工作。办理动产抵押登记 128 户,抵押金额 27.72 亿元。开展格式条款专项整治,以房地产业和汽车买卖中的典型不公平格式条款为重点,检查合同 80 余 份。推进合同格式条款的备案,已对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企业的格式条款进行备案。加强网络市场经营主体网站定向监测与专项搜索,对已入库 200 户进行对照清理;扩充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共核查比对独立交易网站 44 户数据,第三方交易平台28 个数据,辖区内平台 C 店 626 户,辖区外平台 B 店近 120 户,辖区外平台 C 店近 1500 户。开展网络市场专项行动,查处网络违法经营行为,排查辖区内独立交易网站 19 户、辖区内第三方

 交易平台 12 户、辖区外平台 B 店近 100 户,线上检查非交易类网站 260 余个。

 (四)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全市有农资市场主体 2360户,其中,生产主体 89 户,销售主体 2271 户。共检查化肥生产企业 413 户次,化肥销售企业 3453 户次,立案 25 起,结案 12起,罚款 19.8 万元。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查获了假冒伪劣化肥案,涉及 5 个品种 700 余吨,案值 150 余万元,扣假冒伪劣化肥270 余吨。

 今后工作中,市场监管局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规范市场秩序,守住安全底线,最大限度地营造公开透明、公平有序、预期稳定、便捷高效、周到热情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顺心、舒心。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监管局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