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高校毛中特各章习题附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1-08-27 18:33:47 浏览数:

  高校毛中特各章习题附参考答案

  摘

 要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8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22 小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1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29 小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7 小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2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7 小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zhengzhi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0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9 小题)

 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52 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我党历史上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人是(

 )

  A.李×钊

  B.陈×秀

  C.毛××

  D.王×明 2.1938 年,毛××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论著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论持久战

 D.论新阶段 3.毛××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

 )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全会

  C.六届七×全会

 D.党的七大 4.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思想

  B.邓×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毛××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A.战争与和平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

  D.科学与发展 6.正式将毛××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党的(

 )

  A.三大

  B.五大

  C.七大

  D.八大 7.在 ZG 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正确评价毛××与毛××思想的是:(

 ) A.刘×奇

  B.邓×平

  C.周×来

 D.王×祥 8.毛××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9.毛××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思想的(

 )

  A.萌芽

 B.开始形成

  C.走向成熟

  D.继续发展 10.第一次使用了“毛××思想活的灵魂”的表述的文件是

 (

 )

  A.党的七大《党章》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十五大报告》

  D.党的十五大《党章》 11.毛××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12.对毛××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错误的说法是

 (

 )

  A.毛××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B.毛××思想是中国立国建国的 ZHENGZHI 基础

  C.毛××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D.文化×革命的产生是因为错误的应用了的结果。

 13.毛××在延安整风期间,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的著作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

  A.毛××思想

  B.邓×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第 2 页

 共 52 页 15.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

 )

  A.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6.邓×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17.邓×平认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

  (

 )

  A.战争与革命

  B.科技与创新

  C.纷争与动乱

  D.和平与发展 18.邓×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19.邓×平理论的首要问题是

 (

  )

  A.什么是实事求是,如何坚持实事求是

  B.什么是毛××思想,如何发展毛××思想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0.把邓×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

  A.ZG 八大

 B.ZG 十一届三×全会

  C.ZG 十四大

 D.ZG 十五大 21.关于邓×平理论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邓×平是邓×平理论的主要贡献者。

  B.邓×平理论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展开的

  C.邓×平理论是我国拨乱反正的指导思想

  D.战争与革命是邓×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3.毛××思想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开拓创新

 B.实事求是

 C. 联系群众

  D.真抓实干 25.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

  A.验证条件和目的

 B.根本途径和方法

 C.前提和基础

  D.本质与精髓 26.1978 年,邓×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

  )

 A.“两个凡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苏联模式”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党的十一届三×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

  )

  A.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反对腐败的作风

 D.领导核心地位

 第 3 页

 共 52 页 28.江×民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求真务实

 B.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

 D.与时俱进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 B.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C.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D.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2.毛××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毛××个人的独创 3.先后对毛××思想的科学含义做出概括的文献是(

  )

  A.毛××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刘×奇在 ZG 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ZG 十二大党章 4.毛××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是(

 )

  A 统一战线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5.关于毛××思想正确的说法有(

  )

 A.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

  C.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D.关于社会主义的内容以错误为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在革命与战争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B.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C.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 D.在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

  )

  A 对马克思列主义、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领袖人物独创的智慧 8.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D.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 E.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邓×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

  )

 A.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为指导 B.它们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

 第 4 页

 共 52 页 C.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 D.它们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的三大基本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1.ZG 十一届三×全会后,我国出现了若干重要转变(

 )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的改革

  C.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D.从“两个凡是”到否定一切社会主义原则

  E.从基本上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 解放思想

 B.发展民主

  C.解放生产力

 D.发展生产力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成为世界军事大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4.2000 年 2 月,江×民同志在广东视察中,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

  A.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

 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

  )

  A.以人为本是核心

  B.发展是第一要义

  C.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D.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E.民主发展是关键。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A.毛××思想

 B.邓×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7.××梦的基本内涵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位×体”内容是(

  )

  A.经济建设

  B.ZHENGZHI 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E. 精神文明建设

 F.生态文明建设 19.1937 年,毛××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思想根源,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的主要著作是(

 )

  A.《矛盾论》

 B.《论十大关系》

  C.《实践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

  A.继续维护毛××晚年的错误

 B.继续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继续坚持搞社会主义

 D.继续搞无产阶级专政 2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 密切联系群众

 第 5 页

 共 52 页 D.实事求是

 E.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2.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

  )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求真务实

 D.等待观望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

 A.认清革命对象

 B.认清革命动力

 C.认清国情

 D.认清革命阶段 2.近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社会 C.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3.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

 )。

 A.新文化运动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5.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 ZHENGZHI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是在(

  )。

 A.新文化运动之后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后 C.五四运动之后

 D.十月革命之后 6.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7.毛××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古田会议上

 B.八七会议上

 C.秋收起义中

 D.三湾改编中 8.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是(

  ).

 A.统一战线理论

 B.党的建设理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D.武装斗争理论 9.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的是(

  )。

 A.ZG 一大

 B.ZG 二大

 C.ZG 三大

 D.ZG 四大 10.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纲领的是(

  )。

 A.ZG 一大

 B.ZG 二大

 C.ZG 三大

 D.ZG 四大 1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基本内容的文章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新阶段》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2.完整地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的文章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新阶段》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3.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对象

 C.分清敌友

 D.明确革命任务 14.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15.中国革命量基本的动力是(

  )。

 第 6 页

 共 52 页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费产阶级

 D.minzu 资产阶级 16.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

 B.农民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minzu 资产阶级 17.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工人问题

 B.农民问题

 C.土地问题

 D.政权问题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革命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革命 19.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质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战争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 20.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是(

 )。

 A.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对工人的领导

 C.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领导

 D.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领导 21.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

 A.农民

  B.土地

 C.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统—战线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

 A.农民

 B.土地

 C.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统一战线 23.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其根本的标志是(

 )。

 A.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B.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前途不同 2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是(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B.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D.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2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是(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B.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D.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26.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是(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B.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A.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D.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27.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B.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D.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民主主义 29.1940 年,毛××阐述新民主主义 ZHENGZHI、经济和文化的文章是(

  )。

 第 7 页

 共 52 页

 A.《论联合 ZF》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共产党人>发刊词》 30.毛××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 ZHENGZHI、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的文章是(

 )。

 A.《论联合 ZF》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共产党人)发刊词》 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直接目标是建立(

 )。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D.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32.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是(

  )。

 A.无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

 D.人民当家作主 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蒋×石、宋×文、孔×熙、陈×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发展资本主义 34.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蒋×石、宋×文、孔×熙、陈×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发展资本主义 35.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

  )。

 A.共产主义思想

 B.社会主义思想

  C.民主主义思想

  D.新民主主义思想 36.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思想的文章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37.“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以上出自(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38.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农村革命根据地 39.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农村革命根据地 40.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

 )。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农村革命根据地 41.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

 A.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D.近代中国是—个 ZHENGZHI、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4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自力更生

 第 8 页

 共 52 页 43.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4.毛××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5.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6.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7.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是(

 )。

 A.人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8.人民军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9.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始终放在首位的是(

  )。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ZHENGZHI建设 5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思想和人民群众思想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内部的矛盾

 C.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 5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的是(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二、多 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两个根本性的变化是(

  )。

 A.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C.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地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资本主义的中国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 ZHENGZHI 上层建筑

 C.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D.实行对外开放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 9 页

 共 52 页

 C.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D.进行武装起义 5.毛××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毛××以上观点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C.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6.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7.1948 年,毛××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

 )。

 A.无产阶级领导的

 B.人民大众的

 C.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D.反对 minzu 资产阶级的革命 8.在近代,决定中国革命对象的主要依据有(

 )。

 A.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C.近代中国社会的革命力量

 D.近代中国社会的革命任务 9.中国革命的对象是(

  )。

 A.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10.毛××指出,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这两个敌人是(

 )。

 A.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主要包括(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minzu 资产阶级 12.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和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minzu 资产阶级 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城市小资产阶级主要包括(

 )。

 A.知识分子

 B.小商人

 C.手工业者

 D.自由职业者 14.中国无产阶级独特的优点主要包括(

  )。

 A.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B.分布集中

 C.出身于破产的农民,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D.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15.毛××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

 )。

 A.建立人民的武装

 B.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C.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 ZHENGZHI 教育

 D.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6.决定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因素是(

  )。

 第 10 页

 共 52 页

 A.中国革命的环境

 B.中国革命的地位

 C.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 1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

 A.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B.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C.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发展资本主义 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土地革命路线的内容包括(

 )。

 A.依靠贫雇农

 B.团结中农

 C.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20.毛××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以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文章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2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22.毛××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那么小的两头是指(

 )。

 A.无产阶级

 B.地主大资产阶级

 C.农民

 D.城市小资产阶级 2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的几个时期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4.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策略方针是(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巩固与 minzu 资产阶级的联盟 25.在统一战线中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有理

 B.有制

 C.有利

 D.有节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它们是(

 )。

 A.工商联盟

 B. 工友联盟

  C.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D.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2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ZHENGZHI 建设 28.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

 A.独立自主的作风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C.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29.1949 年,毛××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这三件是指(

 )。

 A.中国共产党

 B.实事求是

 C.人民军队

 D.统一战线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 11 页

 共 52 页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

  )

 A、社会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官僚资本

  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

 C、没收地、富的工商业

  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4.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

 A、 加工订货

  B、公私合营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

 )

 A、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B、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 C、发展生产的路线

  D、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7.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

 A、消灭富农多余土地和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

 C、限制富农经济

  D、保护富农经济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

 A、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D、ZG 十三大的召开 9.新中国建立初期,对 minzu 资产阶级的政策是(

 )

 A、以斗争为主

 B、以团结为主

 C、利用和限制

 D、挤走和消灭 10.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

  )

 A、农业合作化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制的建立

 D、生产责任制 11.在中国大陆,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A、新中国建立

 B、全国大陆地区的解放统一 C、土地革命运动的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 ZHENGZHI 保证是( )

 A、毛××思想

  B、人民民主专政

  C、国营经济

  D、人民军队 13.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建立的农业互助组的性质是属于( )

 A、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C、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14.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 四马分肥

  B、 公私兼顾

  C、 统筹兼顾

 D、 劳资两利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 12 页

 共 52 页 E、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 2.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主要有(

 )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集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

  )

 A、统购包销

  B、经销代销

  C、加工订货

  D、租赁承包

  E、公私合营 4.1956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象是(

  )

 A、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5.新中国初期党和 ZF 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

  )

 A、利用

 B、赎买

 C、改造

 D、限制

  E、没收 6.构成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有(

  )

 A、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

 B、解放区的公营企业 C、接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对私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8.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协作组 9.三大改造时,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表现为(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购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E、公私合营 10.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 ZHENGZHI 上都处于(

 )

 A、中间地位

 B、被领导地位

 C、领导地位

 D、决定性地位 11.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12.1954 年 12 月,中央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政策是(

  )

 A、消灭富农

 B、团结中农

 C、依靠贫农

 D、限制并改造富农 13.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

 A、公私合营

 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C、初级形式

 D、高级形式 14.“四马分肥”是指(

  )

 A、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 1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

 A、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B、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 C、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D、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 1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条件 C、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技术基础

 第 13 页

 共 52 页 D、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基础 1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A、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已经被消灭 B、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C、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D、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适时提出了( )

 A、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D、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任务 2.在 ZG 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

 )

 A、毛××

  B、刘×奇

 C、陈×云

 D、邓×恢 3.毛××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4.毛××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即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总体上没有取得成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B、照搬苏联模式

  C、以革命的方法搞建设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6.毛××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7.在 1956 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

 A、小资产阶级

 B、minzu 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8.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9.毛××《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 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按照苏联的经验去做 C、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照着马列本本去做 1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

 C、不可调和的

  D、针锋相对的 11.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C、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生产

 第 14 页

 共 52 页 12.毛××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的理论著作是(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不要四面出击》 13.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所以要优先重点发展(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国防工业

  14.ZG 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问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15.毛××在读《ZHENGZHI 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C、低级的社会主义和高级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6.1956 年毛××提出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是

 ) A、发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7.以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

 A、1956 年 1 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

  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ZG 八大的召开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18.毛××创造性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矛盾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9.毛××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

 A、敌我之间的矛盾

 B、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0.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ZG 中央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

  )。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国防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毛××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

  )

 A、中学为体

  B、西学为用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2.毛××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划分为(

 )

 A、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B、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成果有(

 )

 A、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D、强调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转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第 15 页

 共 52 页 4.集中体现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所有制调整方面的思想有(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6.毛××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7.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

  )

 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ZHENGZHI 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8.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

相关热词搜索: 各章 习题 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