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腹腔镜手术气压治疗仪结合护理应用
老年腹腔镜手术气压治疗仪结合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结合康复护理预防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在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 8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2 例。对照组给予气压治疗仪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气压治疗仪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凝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下肢DVT 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流量、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下肢 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结合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 DVT 发生,可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流速度。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气压治疗仪;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高凝 腹腔镜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普外科、妇科等手术中广泛运用[1]。但术中建立人工气腹容易增加下腔静脉阻力,导致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进而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老年患者下肢活动不便,同时伴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进一步增加下肢 DVT 发生风险[2]。目前,临床采用间歇充气装置可取得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仍需配合优质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多关注疾病及并发症本身,未分析潜在诱因,因而预防效果不佳。康复护理从患者角度出发,通过干预并发症早期征兆,可达到预防下肢 DVT 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气压治疗仪结合康复护理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 DVT 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 8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2 例。观察组男 24 例,女 18 例;年龄 62~84 岁,平均(72.16±4.31)岁。对照组男 23 例,女 19 例;年龄 61~85 岁,平均(72.25±4.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经 CT、B 超等检查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术前行超声检查未发生下肢 DVT;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等;存在精神病史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气压治疗仪结合常规护理:使用韩国大星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RL-100,指导患者选取平卧位,将下肢放入压力套中,使治疗仪筒底部位置和足部对应,首次使用将压力设置为 60mmHg(1mmHg=0.133kPa),依次对足、小腿、大腿充气;充气持续 20min,每次使用 20min,每日 2 次,每日增加 10mmHg,6d 后增加至 120mmHg,10d 为 1 个疗程;指导患者常规服用抗凝药物;加强下肢颜色、肿胀等情况的观察,定期使用彩超检查双下肢,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给予心理、饮食等干预。观察组采用气压治疗仪结合康复护理,其中气压治疗仪使用方式同对照组,康复护理措施如下。(1)被动运动:护理人员一手环绕患者小腿,一手抬高足部,将手掌贴至其排肠肌和比目鱼肌,保持由上而下的顺序揉按踝关节和膝关节。(2)主动运动:指导患者活动足趾、伸屈下肢、行踝关节环绕动作,每次25min。(3)体位:指导卧床休息患者抬高下肢,使其高于心脏 20~30cm,屈曲膝关节 15°,勿在小腿下、腘窝处单独垫枕,避免腘窝受压,阻碍下肢深静脉回流。(4)用药:少用或不用止血药物,预防导致血液高凝,经静脉滴注 500ml/d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稀释血液,降低黏稠度。(5)下肢观察:若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并伴有颜色变深红,协助患者抬高下肢 30°,高于心脏 20~30cm。
1.3 临床评价 (1)凝血指标:使用凝血仪检测干预后两组凝血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2)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 TosHiBA-6000 型超声仪,检测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流量、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3)下肢 DVT 发生率:记录干预期间下肢 DVT 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指标 观察组干预后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 观察组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下肢 DVT 发生率 观察组下肢 DVT 发生 2 例(2/42),发生率为 4.76%,对照组下肢 DVT 发生 9 例(9/42),发生率为 21.43%;两组下肢 DVT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
3 讨论 下肢 DVT 是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血液流动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是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老年患者为多发群体,由于其体质较差,术后活动量小,体内血液循环不畅,而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下肢肌肉松弛,血液流动缓慢后易处于高凝状态[4]。临床多给予抗凝药物预防下肢 DVT 发生,但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产生身心应激反应,不利于疾病预后。气压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可对患者双下肢进行按摩,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并具有操作简单、实用、安全性高等优点[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凝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下肢 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气压治疗仪结合康复护理利于改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及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下肢DVT 发生风险。气压治疗仪利用释放的空气波对治疗部位形成循环压力,促进血液与淋巴循环的流动,使下肢静脉受压,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预防血液淤积,从而减少下肢 DVT的发生。充气加压还可提升纤维系统活性,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从而促进血流动力学改变,起到抗凝效果。康复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从护理初期至后期为患者提供运动、用药等全面护理服务,帮助其提升运动积极性。此外,康复护理强调术后早期主动、被动活动,旨在通过运动形式改变患者肌肉状态,促进其双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术后下肢 DVT 形成。该护理将诸多术后优质护理措施交叉使用,相互贯穿,为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营造护理和康复运动相互融合的医疗环境。综上所述,气压治疗仪结合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可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加快下肢血液循环,降低下肢 DVT 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饶婕,张向宁.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4):663-666. [2]刘新萍,刘新苗,管廷进.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4):2967-2970. [3]徐琴鸿,姜建帅,叶智,等.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控指引的制订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0):3609-3612. [4]孟薇,李开来,杨珺楠.高龄卧床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影响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3):242-245. [5]曹琳.抗血栓压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在全盆底重建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6,31(2):328-331.
相关热词搜索: 气压 治疗仪 老年热门文章:
- 2024年有关《谷文昌故事》读...2024-01-01
- 在政工干部任职会议上讲话提纲2023-12-26
- 2024年最新“组合拳”写作提...2023-12-26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2023-12-25
- 有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2023-12-25
- 学守纪讲规范国旗下讲话稿5篇2023-12-07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经典优质...2023-12-07
-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1500字4篇2023-12-07
-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范文7篇2023-12-07
- 学会诚信做人演讲稿范文锦集6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电刺激生物盆底治疗仪项目可...2022-01-23
-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2021-09-20
-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2021-09-24
- 老年大学先进事迹材料2021-10-09
- 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调研报告2022-01-14
-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状况汇报材料2022-01-20
- 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调研报告2022-03-21
- 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2022-03-30
- 村级老年人协会典型交流材料2022-04-12
- 城镇老年人养老基本生活保障...2022-04-15
- 老年人急性腹膜炎手术特点分析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