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金属冶炼企业一线岗位主要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发布时间:2021-08-27 17:12:11 浏览数:

 金属冶炼企业一线岗位主要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2.1

 岗位主要安全风险

 高炉煤气净化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风险:中毒、窒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

 2.1.1 中毒、窒息

 高炉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高毒、易燃易爆的气体,不易察觉,若泄漏则极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煤气管道阀门密封不严、煤气管道及除尘器本体结构缺陷、除尘器卸灰阀关闭不严都会导致煤气泄漏,造成作业中的人员或途经除尘器区域的人员中毒。作业人员在除尘器箱体内作业时,氮气赶完煤气后未进行强制通风、吹扫完后未脱开氮气管或堵盲板、氮气泄漏,都可能导致有限空间氧含量不足,进而导致作业人员窒息。

 中毒、窒息防控措施:为防止煤气中毒,应在煤气区域设置煤气警示标志,安装固定式煤气报警器。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佩戴便携式煤气报警器。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用氮气赶完煤气,应先脱开氮气管或堵盲板后,再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直到除尘器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氧含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除尘器内作业。

 2.1.2 火灾、爆炸

 煤气管道、阀门、除尘器箱体泄漏煤气,遇点火源后将引发火灾。除尘器内部煤气压力超过设计压力标准将导致除尘器箱体发生物理爆炸;空气混入煤气管道和除尘器内部,与煤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后将发生着火爆炸。

 火灾、爆炸防控措施: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可能发生煤气泄漏的区域设置固定式煤气报警器。严格执行设备点巡检制度,确保现场温度、压力等各类监测设备工作正常,发现异常立即处置。

 2.1.3 高处坠落

 除尘器的卸灰平台和检维修作业面均高于地面 2m 以上,存在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风险。

 高处坠落防控措施:卸灰平台、走梯、护栏应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 4053—2009)的要求。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检维修作业中,作业人员应严格落实检维修作业安全措施。

 2.1.4 触电、物体打击与机械伤害

 除尘器卸灰和检维修过程中,因设备缺陷、作业方案不完善或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作业人员触电、遭受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

 触电防控措施: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检维修电气设备及线路,电气设备应设置保护接地、漏电保护等安全防护装置;非岗位人员严禁操作相关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并熟练掌握触电应急处置技能。

 物体打击与机械伤害防控措施: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水平。加强现场管理,限定人员活动范围,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相关设备设施设置声光报警装置;非岗位人员严禁操作相关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在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进行安全确认。

 2.2

 岗位常见事故隐患

 2.2.1 事故隐患排查

 事故隐患排查见表 2-1。

 表 2-1 事故隐患排查

 序号 隐患 依据

 1 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就上岗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

 2 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配备不到位。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个体防护装备和用品。

 作业人员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 程,违章作业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 —2016 )5.4.2.2

 3 擅自挪动、拆除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或移作他用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2018 )4.15

 序号 隐患 依据

  4 作业人员对炉体烧穿、铁水跑漏、煤气中毒以及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内容不熟悉,岗位无应急器材与 设施,未定期进行演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 —2016 )5.6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2018 )4.16

  5 现场坑、沟、池、井未设置安全盖板或安全护栏。钢平台、通道、走梯、走台等未按《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 4053—2009)

 的规定设置防护栏杆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 —2018 )6.2

  6 煤气区域未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未设置固 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未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 —2018 )6.9

 7 除尘器、煤气管道闸板泄漏煤气,未及时处 理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 —2018 )

 12.2.2,12.2.4

 8 除尘器未设带旋塞的蒸汽或氮气管头,管头 堵塞或冻结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 —2018 )

 12.2.2,12.2.6

 9 用氮气赶完煤气,未先脱开氮气管或堵盲板, 未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直接进入除尘器内作业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 —2018 )

 12.2.2,12.2.6

 10

 未经工长同意进行除尘器清灰作业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 —2018 )

 12.2.2,12.2.8

 11 进入除尘器作业前,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作业前未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未严格遵守“先通 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进入除尘器作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

 》 2.2.2 事故隐患示例 (1)

 用氮气赶完煤气未脱开氮气管或堵盲板,如图 2-1 所示。

 (2)

 煤气区域设置的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损坏,如图 2-2 所示。

 (3)

 除尘器、煤气管道闸板泄漏煤气,现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如图 2-3 所示。

 (4)

 除尘器、煤气管道闸板泄漏煤气,未及时处理,引发除尘器着火、爆炸,如图 2-4 所示。

 图 2-1 用氮气赶完煤气未脱开氮气管或堵盲板

 图 2-2 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损坏

 图 2-3 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检测现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

 图 2-4 除尘器着火、爆炸

 2.3

 典型事故案例

 2.3.1 某钢铁公司 2 号高炉重大煤气泄漏事故

 1. 事故经过

 2008 年 12 月 24 日 8 时 30 分左右,某钢铁公司 2 号高炉因运行操作不当,炉顶超压,重力除尘器泄爆板爆裂,致使煤气大量泄漏,导致作业现场多人煤气中毒。事故共造成伤亡 44 人,其中死亡 17 人、中毒 27 人。

 2. 事故原因

 1)

 直接原因 除尘器泄爆板爆裂后应急处置不及时,处置方式不当。

 2)

 间接原因 高炉运行操作不当,导致炉顶超压。未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要求,违规改造设计,导致炉顶超压未能及时放散泄压。

 3. 防范措施

 (1)

 规范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

 (2)

 加强煤气监测设备设施管理。

 (3)

 强化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2.3.2 某公司炼铁厂煤气中毒事故

 1. 事故经过

 2017 年 1 月 2 日 12 时许,某公司炼铁厂停产检修布袋除尘器箱体灰斗时,作业人员未佩戴长管呼吸器进入箱体作业导致煤气中毒,并因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事故共

 造成 2 人死亡、1 人受伤。

 2. 事故原因

 1)

 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未按有限空间作业规定佩戴防护用具进行违章作业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监护人员未按有限空间作业规定佩戴防护用具进行盲目施救是导致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

 2)

 间接原因 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风险分析不到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不到位。

 3. 防范措施

 (1)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执行到位。

 (2)

 加强有限空间管理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3)

 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相关热词搜索: 冶炼 事故隐患 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