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木号子音乐特征.doc
拉木号子的音乐特征
仁里拉木号子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仁里村独有的一种搬运号子。仁里村是典型的高山苗族,村民绝大多数是从贵州贯洞迁徙过来,全村都是苗族人,现居住于溶江河畔海拔近一千米的山顶。仁里村年平均气温 18 度,雨量偏少,这里独有的环境特别适合杉木的生长。仁里上下屯的村民 1000 多人,主要以林业为生,村中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杉木,百余年来,由于没有搬运机械可以运到山顶,村民们砍伐木头后的搬运工作也是以人力为主,从百余年前单调的吆喝声到现在正规曲调的拉木号子,这其中更多承载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一、仁里拉木号子的形式
仁里村的号子有慢板、行板、小快板三种速度。不同的劳作强度,号子的速度不同。
(一)拉木号子 慢板
仁里村杉木生长状况良好,一般成年杉木直径都是 50-60 公分,长度可达 20 米,由于山势陡峭,在重机械无法工作的山坡,这种杉木只能靠人工搬运。该村拉木号子的慢板部分适合这种场合的劳作。山坡陡峭,拉木劳动强度非常大,演唱形式只能采取一领众和的方式,领唱者指挥整个拉木队伍一起用力拉动木头,拉木队员们齐心协力,一边喊一边集体用力。随着音乐的不断的前进深入,木头也随着队员们的喊声不断地被拉上山顶。
慢板部分每三小节为一个基本单位,其中一二小节为领唱,第三小节合唱,拉木队员在第一二小节领唱的时候准备发力,在第三小节合唱处一起用力拉木头,使木头向前挪动一下。然后再进行下一个“三小节”的轮回。
(二)拉木号子 行板
在拉木上山的过程中,领唱者需要根据地势以及劳动的强度随时更换拉木号子的节奏,在稍微平缓的山坡上,慢板的拉木号子显得笨重迟钝,此刻,行板的节奏更容易让拉木队员们调整步伐,缓解劳动的艰辛。此处节奏稍快,在 2/4 拍的节奏中,领唱的队员唱前 1/4 拍,合唱的队员唱后1/4 拍,拉木的发力拍仍然是合唱队员演唱的后 1/4 拍处。
(三)拉木号子 小快板
随着杉木逐步被拉到山顶,平地拉木也相对容易得多,此刻劳动相对轻快,领唱者继续调整节奏,加快搬运的速度。在平坦的路面上,拉木的速度也达到最快,此处依旧是 2/4 拍。领唱队员唱前 1/4 拍,合唱队员唱后 1/4,发力拍也是后 1/4 拍。其中后半部分的前 1/4 拍的空拍是领唱者即兴发挥的调侃,以缓和劳动的辛苦。
二、 艺术特征
仁里村拉木号子曲体结构、旋律、节奏以及演唱内容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一)曲体结构特征
仁里拉木号子的曲体结构根据演唱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领合对应式、领合问答式、长领式、和声叠加式等。仁里三种速度不同的号子
均属领合对应式,这与拉木这种纯朴的民间辛苦劳作是分不开的。领合对应式又可细分为合唱句不变型和合唱句变化型
1、 合唱句不变型
慢板中,每隔两小节的第三小节即合唱句都是用相同的音符来演唱,整个曲子中,只有领唱的部分旋律有所变化,这种类型的号子称为合唱句不变型。号子源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在长期的拉木活动中,拉木人付出艰辛的体力劳动,只有拉木人们的吆喝声整齐划一,才能将每位拉木人的力气集中到一起。在劳动强度很大的劳动场所,合句不变有利于劳动者更加的集中精力,投入辛苦的工作中。
2、 合唱句变化型
在行板中,每小节的前后节拍,合唱者的演唱随着领唱的演唱而不断地变化。这种号子的演唱用于对劳动强度稍轻的拉木活动中,队员们用这种演唱方式活跃了拉木的单调气氛,并在拉木活动中不断调整劳动导致的疲惫。
(二)旋律特征
1、仁里拉木号子慢板部分
该号子为典型的 B 羽民族 4 声性调式,全曲只有“B、D、E、#F”四个音组成。旋律多为下行级进,充分描述了沉重的劳动强度。全部合唱部分只用“D、B”两个音符组成。在这首单声部的作品中,这两个音符组成的小三度实际上就是带有五声性特点的一种像调式主音的级进进行的一三级。所以合唱队员吆喝起来低沉、有力、稳定,也为全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每小节合唱的后半拍都是一个完整的四分休止,为拉木号子造成
非常强烈的句读感;全曲旋律的最高点是#f1 却仅用于曲首的领唱部分,这个特别的现象在拉木号子中却十分常见。领唱者要用这个最高音向所有的队员宣布,拉木活动将要开始,大家需要卯足劲投入到接下来的劳动中。曲中领唱者多次以 e2 音为中轴,旋律上行到 e2 再下行到 a1,打破了旋律一贯下行的单调,这一简单的旋律改进对调整拉木者心理的劳动强度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2、仁里拉木号子行板部分
行板号子旋律起伏较大,虽然也是四声性调式,但是旋律中不乏有四度、五度的大跳。其中合唱者演唱部分的八分休止同样让人们感觉劳动过程苍劲有力。
3、仁里拉木号子小快板部分
这部分虽然只有一个音组成,一个音的快速演唱向拉木的劳动者们发出强烈的信号:马上就要结束劳动,劳动的人们似乎已经达到体力活动的极限,坚持住,继续努力,目的地马上就到,加把劲,冲到终点!
劳动号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劳动的结束,号子的演唱就能结束,所以仁里的拉木号子在乐曲的长短规模上并没有一定的限制。
(三)节奏特征
仁里三种不同速度的拉木号子均是 2/4 拍。拉木开始前,领着自由的延长音发出号召,拉木队员开始准备劳动。在后续的演唱节奏型中,附点四分音符较多,为拉木者提供了短暂的间歇休息,也为乐曲带来了动力因素,令人有一种力量迸发的原始状态,势必要引出稳定的两个连续的八分音符来结束一小节的劳动。劳动人们创作的歌曲就是这样在稳定与不稳
定之间寻找着最原始的平衡。小快板部分的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将整个拉木活动推到了高潮,律动性与力量性的完美结合使得后半拍平稳的八分音符的解决都显得苍白无力,这是拉木活动结束前,最激动的音乐,直至到达目的地,这种音乐才停止,换来的是拉木的队员们发自肺腑的欢呼。这必定是最好的结尾,一切都那么自然,没有戛然而止的生硬更没有拖泥带水的繁琐。
另外拉木号子的演唱内容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方面,在劳作中,号子也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并没有固定的歌词,村中的喜事、潇洒的小伙儿、漂亮的姑娘等等都是号子演唱的内容,人们在枯燥乏味的劳动中也融入了更多的喜乐片段。
仁里苗寨的拉木号子流行百余年,由于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对苗寨文化的冲击,寨中能领唱拉木号子的村民逐渐减少,拉木号子这种民族音乐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已经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苗寨独特的拉木号子正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危机。如何更好地继承和保存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更为严峻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刘小红
相关热词搜索: 号子 特征 音乐
热门文章:
- 2024年有关《谷文昌故事》读...2024-01-01
- 在政工干部任职会议上讲话提纲2023-12-26
- 2024年最新“组合拳”写作提...2023-12-26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2023-12-25
- 有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2023-12-25
- 学守纪讲规范国旗下讲话稿5篇2023-12-07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经典优质...2023-12-07
-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1500字4篇2023-12-07
-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范文7篇2023-12-07
- 学会诚信做人演讲稿范文锦集6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长篇汇总连播节目广播语言特...2021-08-27
- 论保证保险的法律特征2021-09-24
-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2021-09-26
- 1.1.1生物特征2021-09-28
- 多元文化下多媒体音乐艺术特征2021-10-20
- 关于矩阵特征值的讨论2022-01-06
- “只贷不存”机构运作机制的...2022-02-18
- 生态文明的概念、特征与基本...2022-02-23
- 图书馆发展特征分析2022-03-12
- ICT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2022-04-02
- 音乐课小白船教学反思.docx2021-08-27
- 无言结局(音乐剧)2021-09-06
- *设计公司音乐舞蹈互动新年晚会2021-09-13
- 广场诗歌音乐会主持词台词2021-09-23
- 学生民族音乐会主持词2021-09-27
- 音乐课堂中德育渗透高洁2021-09-28
- 音乐课堂中互动游戏2021-09-28
- 音乐跟音乐做游戏2021-09-28
- 2006年新年音乐舞蹈晚会主持词2021-10-03
- 校园音乐会主持词模板202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