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与规范
1.1 主要依据 (1)业主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 (2)业主提供的该片区 1:500 地形图; (3)业主提供的本项目方案设计批复; (4)业主提供的《丰都县城龙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电子版); (5)业主提供的由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金科北侧道路建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电子版); (6)业主提供的 A 区市政干道电子版施工图; (7)D 线 1 标段道路电子版平纵面图; (8)D 线 2 标段道路电子版平纵面图; (9)金科北侧道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及批复(丰建发[2015]138 号); (10)道路结构等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图; (11)《关于丰都县金科北侧道路变更设计事宜的函》(丰都县城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1.2 主要规范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 版)
(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4)《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
(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
(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13)《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9 年版) (1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 2018.03 2 设计原则
(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在现状管线勘测及道路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排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为规划区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安全的水环境。
(3)排水管网设计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
(4)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平面布置、断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尽量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5)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6)排水管网平面、高程布置上统筹考虑综合管网。
(7)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
3 3
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金科北侧道路为新建道路,全长 1576 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 30km/h,道路桩号 K0+000~K0+462.746 为双向六车道,桩号 K0+462.746~K1+576.042 为双向四车道。起点位于产业大道,途经市政道路 D 线 2 标段、A 区市政干道、两条规划道路。本次金科北侧道路变更段全长 1113.3m,具体桩号为 K0+462.746~K1+576.042 段。变更起点位于 A 区市政干道,终点接规划道路。
3.2 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金科北侧道路变更段排水管网设计,即道路桩号 K0+462.746~K1+576.042 段,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变更段范围内的雨、污水管。
3.3 排水规划
本工程道路变更段起点与现状 A 区市政干道交叉,终点与规划 3 路交叉,沿线道路桩号K0+916.809、K1+216.809 处分别与规划 1 路、规划 2 路交叉。根据《丰都县龙河新城(龙河东组团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设计道路沿线两侧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
本次设计道路雨污水管道大致自东向西排放,雨水管道起点处无需转输规划 3 路雨水,污水管道起点需转输规划 3 路污水,规划管径 d500,转输面积约 89 公顷;与规划 2 路交叉口处南侧有规划 d800 雨水管、d400 污水管排入本道路拟建雨污水管,同时此处雨水向北排入规划2 路 d1000 雨水管道,污水向西排入本道路下游拟建污水管道;与规划 1 路交叉口处无规划雨污水管排入。
3.4 排水现状 由于本项目位于新开发区域,现状为山林,无现状管网,周边与本项目交叉道路,A 区市政干道为成形道路,有配套的市政管网外,其余交叉道路均为规划道路。同时,在拟建道路K1+435m 位置有一条季节性冲沟,主要接受上游大气降雨及地表径流补给。道路设计填土路堤斜跨该冲沟,阻断原冲沟的雨水排放。
4 4
排水工程设计
4.1 设计标准及参数 (1)设计年限 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进行设计。
(2)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3)基本设计参数 根据《山地城市排水管渠设计规范》最大控制设计流速如下:
非金属管道:8m/s 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 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
粗糙系数:塑料管取 0.011,混凝土管道取 0.014。
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
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表 管径 最大设计充满度 350-450 0.65 500-900 0.70 ≥1000 0.75 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4)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Q=qψF(L/S)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重庆市丰都县暴雨强度公式:
q=
1546(1+0.789lgP) (L/s·hm2 )
(t+8.422)0.709
式中:Q—计算流量
q—暴雨强度(L/s.hm2)
t—降雨历时(min)
F—汇水面积(hm2)
P—重现期(年)
Ψ—径流系数 暴雨重现期:标准段按 5 年取,临时排水管涵按 2 年取, 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 地面集水时间:t1=5(min),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 综合径流系数:标准段按ψ=0.7 取,临时排水管涵按ψ=0.4 年取, 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
(5)污水设计流量公式:
本项目沿途为居住区人口密度比较高,污水来源道路周边地块所排生活污水,根据规划地块容积率推算出人口密度为 250 人/公顷进行计算,综合用水定额取值为 380L/Cap.d。
污水量计算公式: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m3 /s)
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5%(m3 /Cap.d)
Qmax=Qave×Kz×Ks(m3 /s)
式中: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m3 /s)
Qmax—设计污水量(m3 /s)
Ks—地下水渗入系数取 10% Kz—污水总变化系数,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内插选取。
污水总量变化系数表 污水平均日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总变化系数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4.2 排水系统设计 4.2.1 总体设计 金科北侧道路变更段东西走向,东高西低,连接现状 A 区市政干道及规划 3 路。起终点高差较大,道路纵坡在 4%-10%之间。本段道路为双向四车道,雨污水管道单侧布置。
根据《丰都县龙河新城(龙河东组团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金科北侧道路变更段排水管网除服务于自身道路及周边雨污水外,还需转输规划 2 路、规划 3 路道路部分雨污水。金科北侧道路终点处有规划 d500 污水管道汇入,道路桩号 K1+216.809 处交叉口有规划 2 路 d800雨水管、d400 污水管汇入,雨水则在此汇入规划 2 路 d1000 雨水管,就近排入北侧河流;道路桩号 K0+916.809 处与规划 1 路交叉口无雨水管汇入;道路桩号 K0+462.746 处交叉口排入现状 A 区市政干道 d1400 预留过街雨水管及 d500 预留过街污水管。
拟建道路在 K1+435m 位置斜交于一条季节性冲沟,主要接受上游鱼塘、大气降雨及地表径流补给。K1+265.424~K1+563.653m 段填土路堤斜跨该冲沟,放坡坡脚位于溪沟和溪沟上游的鱼塘区域,填土路堤在降雨期间易受溪沟水冲蚀,该处沿冲沟沟槽设置临时排水管涵,管径d1200,坡度 0.09。
4.2.2 雨水系统 (1)雨水管网平面设计 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北侧车行道下,距离路缘石 1.5m,管径 d400-d1000。桩号K1+216.809~K1+576.042 段雨水于本道路与规划 2 路交叉口处排入北侧规划 d1000 雨水管道。K0+462.746~K1+216.809 段雨水于本道路与 A 区市政干道交叉口处排入预留 d1400 雨水管道。道路桩号 K0+555.000、K0+698.000、K0+858.000、K0+998.000、K1+158.000、K1+333.000、K1+463.000 处预留雨水过街支管,方便以后开发后周边地块的雨水接入市政管网。
(2)雨水水力计算 计算管段 服务面积 设计流量 管径 坡度 流速 最大过流能力 (ha)
(m3 /s)
(mm)
(%)
(m/s)
(m3 /s)
Y-10~Y-11 5.10 1.10 600 2.5 4.10 1.15 Y-11-1~Y-11 7.00 1.52 800 1.0 3.11 1.56 Y-30~Y-31 13.80 2.99 1000 1.7 4.71 3.69 下游管道 13.80 2.99 1400 2.0 5.02 7.72 临时排水管涵 80.00 7.89 1200 9.0 9.60 10.86 注:临时排水管涵流速超过非金属管道规范要求,但因该段为临时管道,且根据多年试验验证,在该流速下管道运行无破损,管道和接口无渗水,管内基本无淤泥沉积,使用效果良好。
4.2.3 污水系统 (1)污水管网平面设计 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南侧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 1.5m。由于起点处需转输规划 3 路 d500污水管道流量,管径 d500。污水于本道路与 A 区市政干道交叉口处排入预留 d500 污水管道。道路桩号 K0+563.000、K0+690.000、K0+838.000、K0+995.000、K1+145.000、K1+295.000、K1+445.000 处预留污水过街支管,方便以后开发后周边地块的污水接入市政管网。
(2)污水水力计算 计算管段 服务面积 设计流量 管径 过流能力 坡度 流速 充满度 (ha)
(l/s)
(mm)
(l/s)
(%)
(m/s)
(h/D)
W-1~W-2 89.00 145.03 500 501.67 2.8 2.95 0.30 W-14~W-15 101.10 164.75 500 367.19 1.5 2.48 0.39 W-37~W-38 114.90 187.24 500 402.23 1.8 2.75 0.40 下游管道 114.90 187.24 500 423.99 2.0 2.83 0.38 4.2.4 纵断面设计 雨污水管道坡向与道路坡向基本一致,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流速宜不大于10m/s,非金属管流速宜不大于 8m/s,经过试验验证可适当提高。为保证新建雨污水管道能排入下游现状管道,上游雨污水管道能接入,由拟排入和接入的现状检查井推算出雨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道路上排水管道最小坡度为 0.003,能确保雨水管道设计流速大于 0.75m/s,污水管道设计流速大于 0.6m/s,并小于最大流速。
4.3 防涝论证 城镇内涝防治的主要目的是将降雨期间的地面积水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根据室外排水规范(2016 版)3.2.4B: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城镇类型、积水影响程度和内河水位变
化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按表 3.2.4B 的规定取值(其中,中等城市及小城市取 30年)。内涝的复核计算过程如下:
①根据假设的满流推断的水力坡度 i=上游地面高程 H1-(下游管底高程 h2+管高+1)/管道长度 根据 V=(1/n)R2/3 i 0.5 ,算出该状态下的流速 根据 Q=VA 得到该状态下的临界流量 Qp ②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出在该管道的汇流面积及集流时间下的 30 年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 q,用暴雨强度的值 q 乘以汇流面积,得到该时间内 30 年重现期下的设计流量 Q30。
③用 Q30-Qp 得到差值△Q,用△Q 乘以本管段流行时间 t2 得到该汇流时间下的溢流量 Q溢,当 100m3≤Q 溢≤1000m3 为低风险,1000m3≤Q 溢≤5000m3 为中风险,5000m3<Q 溢为高风险。
防涝论证计算表 复核管段 末端管径(mm) 汇流面积(ha)
Qp (m3/s) Q30 (m3/s) Q30-Qp (m3/s) 溢流量 (m3) 风险划分 Y-10~Y-11 600 5.10 1.72 1.63 -0.91 -4.49 无风险 Y-19~Y-20 800 6.40 3.21 2.04 -1.17 -6.61 无风险 Y-30~Y-31 1000 13.80 6.14 4.41 -1.73 -8.18 无风险 4.4 管材及附属设施 4.4.1 管材、基础及接口 (1)断面形式:雨污水管道采用圆形断面。
(2)管材:管径 d300 的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 II 级钢筋混凝土管;临时排水管涵采用d1200III 级钢筋混凝土管;其余雨污水管道采用 PVC-U 双层轴向中空壁管。PVC-U 双层轴向中空壁管埋深小于 6.0m 时,环刚度 SN≥8000N/㎡。
PVC-U 双层轴向中空壁管质量应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的相关规定,所用的管道、管件密封圈、粘接剂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等有效证明文件。钢筋混凝土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相关规定。
管道基础:管顶覆土深度在 0.7~3.5m 的 PVC-U 双层轴向中空壁管采用 120°砂石垫层基础;覆土在 3.5~6.0m 的 PVC-U 双层轴向中空壁管采用 180°砂石垫层基础。雨水口连接管、临时排水管涵采用满包混凝土基础。各基础做法详本工程沟槽开挖大样图。
雨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排水管道对压实度和承载力的要求,且应同时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尽量减小不均匀沉降。填方路段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 1.5m 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且管道基槽应超挖 0.5m,再回填 0.5m 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最后施工管道基础;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挖方路段要求地基压实度和承载力达到要求,如不能达到要求的,需对基础进行换填或夯实处理。
管道接口:PVC-U 双层轴向中空壁管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及抱箍连接,管道与检查井连接时,做法应满足《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方式、砂浆抹带接口和钢丝网抹带接口,做法详 04S516。
4.4.2 检查井 井深小于 1.8m 时采用浅型砌块检查井,井深为 1.8~5.1m 时采用深型砌块检查井。砌块采用 C30 预制素混凝土砌块,采用 M10 水泥砂浆砌筑,流槽采用 C25 混凝土现浇,井口处增设防坠落安全网。检查井做法详本工程大样图,检查井坐标为设计雨污水管道节点管中心坐标。
采用球墨铸铁成品井盖、盖座及爬梯。球墨铸铁井盖的规格、质量要求按照《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执行,做法参照 97S501-1。车行道下最低选用 D400 型井盖和盖座,非车行道最低选用 B125 型...
相关热词搜索: 永久性 排水 工程设计热门文章:
- 2024年有关《谷文昌故事》读...2024-01-01
- 在政工干部任职会议上讲话提纲2023-12-26
- 2024年最新“组合拳”写作提...2023-12-26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2023-12-25
- 有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2023-12-25
- 学守纪讲规范国旗下讲话稿5篇2023-12-07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经典优质...2023-12-07
-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1500字4篇2023-12-07
-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范文7篇2023-12-07
- 学会诚信做人演讲稿范文锦集6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城市排水设施维护队队长先进...2021-10-17
- 道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技术研究2021-10-22
- 市城市供排水总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021-11-16
- 市政排水处个人年终总结2021-11-17
- 城市排水管理服务承诺2021-11-24
- 节能减排下上海排水机制与体...2022-02-19
- 城市排水管网对排水系统安全...2022-02-20
- 新型管材在市政排水管网中的...2022-02-22
- 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灌溉...2022-02-24
- 新型管材的比较分析及其在排...2022-03-13
-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021-11-06
- CAD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2022-03-14
- 论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2022-03-14
- 水利工程设计改进的措施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