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鸣惊人
13. 一鸣惊人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鸣惊人》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那么同学们都掌握字词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读词语。
2. 同学们词读得这么准确,相信课文也能读得很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说? 3.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 感悟课文 (一)了解起因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故事的起因——齐威王即位后对国事不闻不问,终日饮酒作乐,使齐国陷入混乱,危在旦夕。
3.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明知齐威王这样做不对,但却因为害怕触怒他,没人敢当面劝谏。直到他听从了一名官员——淳于髡的劝谏,痛改前非,整治国政,才使齐国又强大起来。
(1)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把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答:齐威王听从了淳于髡的劝谏,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政。濒于灭亡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2)文章开头说齐威王不理朝政,国家混乱,危在旦夕,最后又交代了他开始整顿国政,国家又兴盛起来。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
(3)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不说,我说 4 (4)淳于髡进谏时说了什么?为什么能使齐威王发生如些大的变化?让我们来细读课文的第二部分,2—7 自然段,了解故事的具体经过。
(二)重点学习 2—7 段。
1. 淳于髡是个怎样的官员,请你找到这个自然段为大家读一读。(第 2 段)
2.找出淳于髡劝谏齐威王的对话,用“——”画出齐威王说的话,用“~~~~”画出淳于髡说的话。
(三)大鸟不飞不叫
1.在课文中,“一鸣惊人”出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
课件展示有关句子: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哇!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这句话说的是一只不普通的大鸟。这只大鸟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聪明的孩子在上文中找到了答案,请你来读。
课件展示有关句子:
齐国有只大鸟,栖息在王宫的庭院中整整三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引颈啼鸣。大王,你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 3.淳于髡是在给齐王讲故事呢,此时该怎样读?你来读。嗯,读出了疑问的语气。你来读。(故作神秘,令人好奇。)
4. “整整三年”时间真长啊,“既不……也不……”说明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只大鸟在做了什么? 对,它什么事情也没做。你能用“既不 也不 ”来说一句话吗?(上课的时候我们既不走神,也不乱讲话。)
淳于髡讲述了这样一只三年不飞也不叫的鸟,你来说说这是一只什么鸟? 生:齐威王 (四)齐威王不闻不问 1.齐威王听说有这样一只在宫廷里待了三年不飞也不叫的鸟,“他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淳于髡说的是齐威王?指名回答。
课件展示有关句子: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国君,后人称为齐威王。他即位后,将国家大事交给大臣处理,自己则不闻不问,终日饮酒作乐。
2.不闻不问,闻,就是听的意思,问就是询问。不闻不问的意思就是——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你还能说出“不 X 不 X”这样的词语吗?(不伦不类 不三不四 不依不饶 不干不净 不明不白 不偏不倚 不慌不忙 不痛不痒 不知不觉 不言不语 不理不睬 不屈不挠 不折不扣……)
3.是啊,齐威王身为一国之君,本应该勤政治国,可他对国家大事却不闻不问,就像淳于髡说的这只栖息在宫廷里的不飞也不叫的大鸟。
(五)隐语劝谏 1.虽然淳于髡表面上说的是这只不飞不叫的大鸟,实际上说的是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的齐威王。这就是隐语,就像猜谜一样。
2.淳于髡为什么要说隐语呢?指名回答。
课件展示有关句子:
他知道齐威王喜欢听隐语,便心生一计,打算找个机会进谏。
3.这叫投其所好。看来淳于髡真的是能言善辩,富于谋略。
4.面对淳于髡的提问,齐威王是怎么回答的? 课件展示有关句子: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哇!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这只鸟不普通在哪里?哦,原来齐威王认为这只大鸟将作出惊人的举动,发生令人吃惊的变化。
6.你从哪里感受齐王有这样的信心?你找到了两个感叹号,在这里感叹号有什么作用?你也这样信心满满地读一读。大家齐读。
7.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原来,大王还是有心要振作起来啊!不只是我,还有淳于髡也明白了,大家找找描写他的神态的词语。
课件展示有关句子:
淳于髡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多谢大王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待着这只大鸟振翅啼鸣呢!” 8.恍然大悟的意思就是——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9.自己的劝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淳于髡可高兴了,所以他说的话里也有两个感叹号,在这里,感叹号有什么作用?请大家一起读,读出他的高兴。
10.教师小结:齐威王改革内政,赏罚分明,他令人敬畏。诸侯俯首,国力强盛,他威震四方。和第一自然段中描述的他作比较,你想说什么?(齐威王的变化真令人吃惊!这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 总结全文。谈谈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 “一鸣惊人”指的是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事情。它首先体现了每个人都有一种潜能,藏在内心深处,有些人已经在生活中体现了出来,而有些人需要别人的提醒与激励,也侧面写出了一个国家的成败不仅在与皇帝,大臣也是格外重要的。
相关热词搜索: 惊人 13热门文章:
- 2024年有关《谷文昌故事》读...2024-01-01
- 在政工干部任职会议上讲话提纲2023-12-26
- 2024年最新“组合拳”写作提...2023-12-26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2023-12-25
- 有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2023-12-25
- 学守纪讲规范国旗下讲话稿5篇2023-12-07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经典优质...2023-12-07
-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1500字4篇2023-12-07
-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范文7篇2023-12-07
- 学会诚信做人演讲稿范文锦集6篇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