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个案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21-09-14 14:39:28 浏览数:

 个案分析 —— 陈治余 一、 情况分析 我第一次接触陈治余是在开学前的家访中,当时就感觉他有点不太自然,当妈妈叫唤的时候他没有回应。后来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更发现他不愿与小朋友沟通,经常独自一人离开集体、到处乱走,跟老师打招呼时是机械式的,表情有点呆滞,没有眼神交流。中午别人都睡觉时他却还很兴奋,经常自言自语或重复老师的话语。经过沟通后,家长才重视起来,带他到医院检查,确定为轻度自闭症,这也是家长一直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此后家长很快地联系心理辅导中心对他进行定期训练,风雨不改,并购买了一些对他有帮助的玩具,参加各种的讲座和阅读有关书籍,争取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恢复。特别是外婆每天还做记录,把吃的食物和对一些事物的反应都详细地记录,作比较。我深深地被孩子家人的爱心所感动,孩子的康复或许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很可能是比较漫长,对他我们应该比以正常孩子更多的爱心、理解、鼓励、包容和耐心。

 二、 幼儿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自闭的孩子除了有先天的因素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可能会发生直接的影响。据家长反映,当孩子一岁多时侯,父母正忙着读书、考研而忽略了与孩子身体的接触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忽视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时孩子喊声爸爸,只是随意地应付,没有亲一亲、抱一抱,或者作出恰当的反应。平时外婆没空的时候都是

 自己一个人玩,形成比较孤独的性格。

 三、个别教育措施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到治余的情况。由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或精神机能存在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普遍缺乏,主要表现在①进食异常,通常偏食一种或几种食物,由于缺乏沟通与交往,对没有尝试过的食物不能接受而且强烈排斥;②睡眠有障碍,神经异常兴奋不能在正常时间入睡与醒来;③入厕不会表达便意,需要成人观察猜测他们的入厕需求;④学习生活经验有困难,对生活认知差,种种问题使得幼儿的生活质量下降,生理上严重缺乏营养,微量元素缺乏造成更严重的注意力下降,而生活认知差又导致幼儿进入社会困难。⑤语言交流的障碍,使其难以融入到集体生活,通常是沉浸在自我世界,自我意识中。

 根据以上情况,特制定以下措施:

 1. 让治余喜欢老师、跟老师讲话。为他的心理减压。减少他对别人的抵触恐惧感,用游戏法来投其所好,在玩中学,学中玩,一步步和他建立感情,使他能够乐意和你在一起玩和学习。

 2. 以情感交流为出发点,逐步培养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合作的能力。听从老师的指令,减少心理障碍,渐渐培养良好的心态。

 3. 按照常规来扩大他的认知理解能力、模念能力、听适能力,以诱发他更大的发音说话的欲望,尽量地让他表达自己的需求。

 4.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注意孩子的心理动向,努力发掘孩子的潜能,使其树立起自信。

 5. 与家长多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有利于孩子更快地改正缺点。

 6. 尽量要求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其自理能力。

 7. 在活动时,用语言并配合手势,让其尽量明白意思。

 8. 随时提示孩子集中注意力,注意聆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孩子的现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教育,孩子有了进步。有需要时会拉成人的手,逼急时会以语言求助。可被动地参与游戏,但不明白游戏规则。与其沟通时,会回答老师的问题,例如:图书上画的是什么动物?这是什么颜色?你叫什么名字?等。能说出句子,但有时欠谓语,鹦鹉学舌现象有所减少。哭闹的情况有所减少,对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已经没有抵触,但仍不大愿意与同伴交流。有时仍会抗拒进餐,特别是吃肉丸,有时要喂食。当老师喊他名字时,有所反应,喜欢独来独往。对音乐舞蹈感兴趣,对声音特别的敏感,偶尔会有咬小朋友的现象。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当同伴无意触碰到他时,通常会下意识地用双手将同伴推开。

 通过与家长沟通,互相交流意见和建议,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提高教育效果,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多带他外出,多与同伴交往,锻炼他的胆量,使家园配合更密切。

 小小二班:杨老师

 邓老师

 2007 年度

相关热词搜索: 个案 观察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