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校本研修个人总结校本研修_促进教师专业发...

发布时间:2021-09-16 16:29:36 浏览数:

 校本研修 成果体会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各类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因此,从事教育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校本培训”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广大教师打开了方便之门,锻炼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学期的时间里,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理论学习记录,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在校本研修培训中,我校组织了有关“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

 进行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段进行听课研讨,教研组在“研”字上下功夫,在自觉主动有效上下功夫,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充分调动各年级组长的能动性。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对随堂课的调研力度,加强调讲的范围。面落实了教学工作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考核要“严”、质量要“高”。

 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向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

 都会选一节本周最难把握的课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二、各教研组要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月个教研组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的,每次集体备课,每一堂教研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通过实践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重难点前移” ,推行课堂模式“重难点前移”,提高研修实效。、听课、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的成熟起来,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关注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本学期,我着重从德育出发,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在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

 一、良好的师德,是自我教育完善的需要。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记得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能够把握新课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精神,特别对新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做了学习和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提高了自己备课和讲课教学水平。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去爱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用先进的理念、恰当的方法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现代社会有用之才。我愿用这一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在知识的海洋里播种与收获。愿我们的生命在收获与播种的海洋里飞溅出璀璨的花朵。

 校本教研,立足实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学校教研组深入学生,深入教师中间进行调研。

 我们找教师座谈,一些教师谈到这种情况,一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1)学生的基础太差,没有把好升留级;(2)现在的独生子女偏多,不听话;(3)今天讲的知识,明天就忘了。

 我们深入学生中间,找不同层面的学生谈心,经过深入的了解,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老师上课的时间太长,很简单的问题唠叨个没完;(2)老师上课没有趣味,照本宣科,没意思;(3)学习好和学习差都一样,老师只关心最好的,什么时候也轮不到关心我!

 (4)我根本不喜欢教我的老师,上课没劲------- 校本教研,我们年年搞,周周进行研讨活动,经常写教学反思,为什么还出现这种情况呢?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我们的校本教研是停留在表面上,这周找一个课讲得好的精心准备一节课,听完课后先

 让这个老师说说课,让后在评评课说优点的多,说不足的少;或者是找些资料组织老师学习学习,讨论讨论;但是都没有多大的效果。归根结底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尤其是我们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如何备好一节课?怎样上好一课?怎样评价一节课?怎样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我们缺少一个标准,缺少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我们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运用老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都亟待提高。

 通过新课程培训,老师们得到许多感悟:教学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设计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设计的问题要新颖,要有挑战性----评课不仅要提出中肯的意见更要提出改进的意见。

 通过本次新课程课堂教学专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得到解决,教学理论得到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热词搜索: 校本 研修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