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番禺区南村镇梅江小学,语文学科研学案

发布时间:2021-09-28 11:29:59 浏览数:

 番禺区南村镇梅江小学

  语文学科研学案 课题:

 习作·这儿真美

 编号:MJ 三上 Y64

 主编人:黎泽建

 协编人:语文科组

  终审人:何鉴希、罗鉴萍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1

  上课班级:

 三(1)班

 上课时间:2018.11.13 [ [ 研学目标] ] :

 1.观察图片,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积累好词、好句,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 [ 研学重难点] ] :

 重点:把自己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能够详细的描写出来。

 难点:写作的时候,尽量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

 [ 研学过程] 任务一:写一写自己搜集的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写一写自己搜集的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自主学习:秋天来了,写一写自己身边的一处美丽的地方 稿纸

  这

 儿

 真

 美

 任务四:互评互议,展示交流

 1. 出示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自评 互评 看看句子是否通顺(3 分)

  查查错别字(2 分)

  查标点符号的对错(2 分)

  词语运用是否恰当(3 分)

  总评(10 分)

 2. 对照评价标准,自评。

 3.小组互评,点赞。

 小组内朗读自己的作品,根据评价标准,给同学点赞,评出小组内最棒的作品。

 4.全班交流。

 (1)抽学生分享本小组的优秀作品。

 (2)对照评价标准,学生评议,点赞。教师适时提醒。

  番禺区南村镇梅江小学

 教学设计

  编号:MJ 三上 Y64

 义务教育统编教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

 【学习目标】

 1.

 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 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学习重难点】

 1 重点: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难点:按一定的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写出真情实感。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大自然的图画。

 【课时安排】1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习作之前,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搜集的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和句子。

 2.比一比谁搜集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养成平时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为学生描写景物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材料。

 二、明确要求。

 1.小组交流。

 请学生展示图画,将自己身边的美景讲给小组同学听。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对周围美景的记忆,激起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美景的愿望,也为自己“写什么”开拓了思路,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图中的美景,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引导学生看课件出示的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请一名同学讲述,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明白描写果园时不仅可以写景,还可以写人,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

 (3)教师抓住学生的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果园的文章里还可以写果园里的事情以及秋天的果园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用文字记录美景的动机。

 3.例文引路,学生习作。

 (1 1 )例文展示:

 田野真美

 秋天多么迷人啊!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不过最美的当数田野。

 秋天,田野里的稻子熟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地金子。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像是在向人们招手,高粱也熟了,火红的一片,直伸向远方,像是给大地镶了一层花边;大豆荚咧开了嘴,露出圆圆的金灿灿的大豆,更像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豆娃娃……这边菜畦里,番茄红、茄子紫、冬瓜绿,嫩生生、水灵灵的……地里,辛勤的农民一边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仿佛在说: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啊!

 果园真美

 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你瞧,果树上,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桔子、红彤彤的柿子

 挂满了枝头。农民伯伯正满怀喜悦,或是踩在树上,或是站在凳子上,采摘着浸透了他们辛勤汗水的果实。箩筐里、菜篮子里、农用车上,都堆满了各种水果。他们想趁着这大好季节,把他们的劳动果实送到城市里,让城里的人也和他们一起品尝这丰收的果实,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啊!我爱秋天,更爱这迷人的秋色!

 习作评析:作文向我们展现了两个地方的场景:丰收的田野、热闹的果园。语言生动、具体、想象丰富。可见,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怎样把自己身边的美景按一定的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抓住特点介绍给大家。

 (2 2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老师的提示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处景物,如七星岗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莲花山等。

 三、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巡视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进行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四、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议。

 1.是不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

 2.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楚。

 3.是否用上了积累的词语,是否检查并改正了错别字。

 五、讲评习作。

 1.同桌之间互读互改。

 2.要求:

 (1)看看是否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

 (2)查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对错。

 (3)是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

 (4)有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

 3.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后,再读给小组内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4.集体评析,各小组推荐一篇佳作,全班交流评议。

 六、小结延伸。

 教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将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给家长念一念,改一改。

 七、作业:修改誊写。

 1.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抄作文。

 板书设计:

 (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美丽的七星岗公园

  大夫山森林公园

 余荫山房

 南山公园 《习作这儿真美》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话题和要求与本单元课文这儿真美

 联系紧密。

  教材第一部分,首先以“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常见地点唤醒学生对周围美景的记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美景的愿望,也为“写什么” 开拓了思路,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接着激发学生用文字记录美景的动机,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提示学生习作之前仔细观察。这是对第五单元习作学习的进一步巩固,为习作准备素材。教材插图景色美丽,远处群山连绵,村舍集聚,田野广袤,近处农家恬静,果树繁茂,小路蜿蜒,可以作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的样例。二是要求学生习作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教材中提供的 3 个例子,明确了这一意图。

  教材第三部分,对写后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建议。写好后自读习作改正错别字,与第三、四单元写好后看看句子是否通顺、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正明显的错误等要求一脉相承,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和发现、改正错别字的能力。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分享各自描写的美景,是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习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教材还要求学生习作时尽量运用阅读中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以“盛开、飞舞”等 12 个词语为例,辅以泡泡提示,旨在培养学生可作时自主运用已积累的词语的意识,也为学生描写景物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材料。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重要学习阶段,从第一-学段的“写话”过渡到第二学段的“习作”,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和挑战。这个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生活阅历浅薄,虽有一定的阅读面,对观察生活充满了热情,但如何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如何将观察所得较有条理地表达清楚,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等,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节课以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为基础,在鼓励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的前提下,以学习例文、提炼写法、练写片段、评议分享为主要内容,以牵带放,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优秀的习作例文中感知文章的重点和作者观察的角度、语言的趣味性等,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慢慢进入写作状态,从而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充分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快乐。本节课要求学生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相关热词搜索: 番禺 语文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