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飞夺泸定桥

发布时间:2021-09-28 11:35:28 浏览数: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语文 课时

 单元课题 5 桥 设计者

 课题

  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英雄业绩。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读中自己提问题,练习点画重点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课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战斗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 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1 抓住红军的言行,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2 了解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

 难

 点 理解飞夺泸定桥中飞、夺的含义。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模式)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确立目标

 板书课题,读题提问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英雄业绩。

 2 怎样飞夺泸定桥。

 凭借情境

 探究解疑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1.读课文,认生字。

 2.查字典理解词语。

 读生词:(指名读、自读,同桌对读。)

 增援 关键 宿营 铁链 手榴弹 翻山越岭 山峡号召 狼狈 奔赴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注意难写、容易出错的字:

 键(字形)瓢(字形)召 zh4o(读音)

 .理解词语。

 关键: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诡计:阴险狡猾的计策。

 千钧一发:非常重的东西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万分危急。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合十五公斤。

  4、合作探究情境 讨论分段 默读课文. 1.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夺桥的。(6—8 自然段)

 2.从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像飞一样行军”的。(3 一 5 自然段)

 3.其余的写了什麽(1、2 自然段写红军要夺桥)

 (9 自然段写红军夺桥后的结果)

 全文可分五段:一(1)要夺桥 二(2)命令夺桥 三(3 一 5)飞速行军 四(6——8)夺桥 五(9)夺桥后

 飞:速度快,神速。

 夺:攻占,攻打。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要夺取沪定桥 飞速赶到沪定桥 夺取沪定桥 渡过沪定桥 分段 一(1)

 二(2 一 5)

 三(6 一 8)

 四(9)

 1. 再读课文,把握文意

 个性化创意:

 2.想想课文怎样分段,哪些部分是描写红军战士夺桥的。请同学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 拓展情境

 达标训练

 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语。

 接到(命令)

 奔赴(前线、战场)

 消灭(敌人、蚊子、老鼠)

 取得(胜利、进步、成功)

 发动(总攻、群众、机器) 夺下(沪定桥、武器)

 沪定桥 1706 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桥长 100 米,宽 2.8 米,高 14.5 米,是我国古老的铁索桥之一。北上抗日的红军于 1935 年 s 月到达四川省沪定县过大渡河。

 沪定桥建在离水面几十米高的大渡河上。沪定桥由 13 根铁链组成,木板又被敌人抽掉了。河水波涛汹涌,水声震耳欲聋。红军突击队 22 名战士英勇顽强,与敌人激战 2 个小时,夺下了沪定桥,为红军继续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

 读 2——4 自然段体会飞

  第二课时 教学过称:

 创设情境

 确立目标

 1、

 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谁能介绍大渡河的有关情况?(多媒体显示湍急的水流撞击两岸高山峻岭图象,播放阵阵水流声。)

  2、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泸定桥(画面切入泸定桥),可是敌人妄想阻挡我军北上抗日,他们想出了什么诡计?我军如何粉碎这一阴谋?

 学习课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战斗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凭借情境

 探疑解疑

  (1.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麽?抢在敌人的援兵之前是夺下沪定桥的关键。

 (2.红四团要抢在敌人的前面赶到沪定桥遇到了哪些困难?用笔画下描写红四团抢时间飞到沪定桥的词语。

 (3.读句子体会描写表现红四团战士精神的句子。

 不怕困难,机智,顽强斗争的精神。

 读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定语气。

 (4.找出表示红军抢时间、争速度的词语。

 时间 地点 28 日早上 离沪定桥 120 公里 28 日晚 7点钟 离沪定桥 55 公里 29 日早晨 赶到沪定桥 飞 这段突出一个飞宇。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多的时间,红军能抢先赶到沪定桥。红军战士与敌人抢时间、争速度,飞速赶到沪定桥,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合作探究情境

 1.小组讨论,思考 红军是怎样攻克天险夺取沪定桥的?5 自然段分几层意思写的?用词语概括?

 2.读第 5 自然段。用~画出夺桥有哪些困难? 桥 危险 摇晃,象……一样 水 心惊胆寒 城 凭险固守 3.指导读 读出沪定桥险情异常,使人害怕的语气。

 4.为什么要写沪定桥的“险”? (突出红军夺桥的艰难,衬托出红军勇猛无畏的气概。)

 5.背诵第 6 自然段。

 6.小声读,边读边画出总攻开始了红四团是怎样奋勇夺桥的?画出动词。

 7.讨论(看图看文回答)

 团长和政委 站,指挥 号手们 吹 突击队 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 一边一边 (奋不顾身)穿过,冲进,搏斗。

 8.攻天险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精神? 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奋不顾身 大无畏 解决问题情境:

 默读思考. 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 (和开头相呼应,说明红军胜利完成了任务,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胜利,继续北上抗日)

  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抢时间、攻天险夺取了沪定桥的过程。

 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复述课文 聚焦情境

 反思构建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六、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搜集抗日故事,班内召开故事会。

 3、谁能尝试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

  翻山越岭

 冒枪弹

  飞夺

 冒雨摸黑

 攀铁链

 教后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 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