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翻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1-09-28 11:52:30 浏览数:

 《翻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翻译理论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适用专业:日语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

 64 学时 3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

 32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让学生学习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翻译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基础性翻译理论,并以理论指导翻译实践,通过对多题材内容的翻译练习,在实际练习中体会两种语言的异同,掌握翻译基本理论。

 三、先修课程

 现代日语口语语法、综合日语、日语阅读、日语写作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了解翻译理论的前提下,树立科学的翻译观,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 在讲解翻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同实践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五、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掌握日汉互译的要领。讲授最基本的、对翻译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着重通过对比汉日语言,讲授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具体翻译方法与技巧,总结归纳基本翻译方法。

 六、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

 1 .教学内容 (1)第一节

 翻译简史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历史。

 教学内容:中国翻译史的轮廓,西方翻译简史,日本翻译史概述。

 (2)第二节

 翻译的由来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翻译”二字释义,翻译比喻说略,翻译的定义。

 (3)第三节

 翻译学简介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谭载喜的《翻译学》,郑海凌的《文学翻译学》,王秉钦的《文化翻译学》。翻译学展望。

 2 .重、难点提示 (1) 第一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翻译的历史;

 (2) 第二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概念;

 (3) 第三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翻译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认识论(12 学时)

 1 .教学内容 (1)第一节

 翻译的功能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功能。

 教学内容:翻译的语言功能,翻译的社会功能,翻译的文化功能。

 (2)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的标准。

 教学内容:西方的翻译标准,日本的翻译标准,中国的翻译标准。

 (3)第三节

 翻译的单位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单位。

 教学内容:翻译单位的定义,如何划分翻译单位,国内对翻译单位的研究,语段,语段的结构分类。

 (4)第四节

 翻译的过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解析,转换,重构。

 (5)第五节

 翻译的限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是有一定限度的。

 教学内容:可译与不可译,可译性的限度,可译性限度的调整。

 2 .重、难点提示 (1)第一节: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功能。

 (2)第二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翻译的标准。

 (3)第三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单位。

 (4)第四节: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了解翻译的过程。

 (5)第五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翻译的限度。

 第三章

 相关论(12 学时)

 1 .教学内容 (1)第一节

 思维与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思维与翻译的关系。

 教学内容:思维的内容和语言的表达,思维的共性与个性,思维的结构,翻译思维活动的种类,思维方式。

 (2)第二节

 语义与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语义与翻译的关系。

 教学内容:语义的内涵,翻译语义,语义的表达。

 (3)第三节

 语境与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语境与翻译的关系。

 教学内容:语境,语境的功能,语境与翻译,小结。

 (4)第四节

 文体与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体与翻译的过程。

 教学内容:文体,翻译要得体,如何得体,小结。

 (5)第五节

 文化与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教学内容:文化的差异,文化的空白,文化的误读,文化翻译的对策,小结。

 2 .重、难点提示 (1)第一节: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思维与翻译的关系。

 (2)第二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语义与翻译的关系。

 (3)第三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语境与翻译的关系。

 (4)第四节: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了解文体与翻译的关系。

 (5)第五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第四章

 方法论(16 学时)

 1 .教学内容

 (1)第一节

 译音,译形,译意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方法中的译音,译形和译意。

 教学内容:译音,译形,译意,译神,接近理想的翻译。

 (2)第二节

 顺译和倒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顺译和倒译。

 教学内容:日语句子的语序,译文的语序,顺译,倒译,顺译与倒译的比较和选择,语段中的语序调整。

 (3)第三节

 分切与合并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方法中的分切与合并。

 教学内容:分切,合并。

 (4)第四节

 增补与省略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翻译方法中的增补与省略。

 教学内容:增补,省略。

 (5)第五节

 转换与转移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中的转换与转移。

 教学内容:转换,转移。

 (6)第六节

 否定与反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中的否定与反译。

 教学内容:日语的否定表达,反译。

 (7)第七节

 阐释与引申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中的阐释与引申。

 教学内容:阐释,引申。

 (8)第八节

 归化与异化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教学内容:由来与轨迹,异化与归化举例,归化与异化的分析,小结。

 2 .重、难点提示 (1)第一节: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翻译中的译音,译形,译意的方法。

 (2)第二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翻译中的顺译与倒译方法。

 (3)第三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翻译中的分切与合并的方法。

 (4)第四节: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了解翻译中的增补与省略的方法。

 (5)第五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翻译中的转换与转移的方法。

 (6)第六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翻译中的否定与反译的方法。

 (7)第七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翻译中的阐释与引申的方法。

 (8)第八节: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的方法。

 第五章

 文体论(20 学时)

 1 .教学内容 (1)第一节

 书信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书信的翻译。

 教学内容:候文书信,现代书信。

 (2)第二节

 广告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广告的翻译。

 教学内容:商品广告,招聘广告,药品广告。

 (3)第三节

 科技文章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技文章的翻译。

 教学内容:科技文章的特点与翻译注意事项,科技文章译例。

 (4)第四节

 报刊文章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报刊文章的翻译。

 教学内容:新闻标题,新闻报道,评论,社论。

 (5)第五节

 法律文章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律文章的翻译。

 教学内容:法律条文,法律文件,法律报道。

 (6)第六节

 经贸文章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贸文章的翻译。

 教学内容:经济类文章,贸易类文章。

 (7)第七节

 散文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散文的翻译。

 教学内容:叙事说理散文,写景抒情散文。

 (8)第八节

 小说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说的翻译。

 教学内容:宏观把握,微观把握。

 (9)第九节

 影视作品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视作品的翻译。

 教学内容:电影电视片名的翻译,影视剧本的话外音与叙事部分,影视剧本的对白部分。

 (10)第十节

 诗歌的翻译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诗歌的翻译。

 教学内容:对诗歌翻译的认识,和歌和俳句的翻译,现代诗的翻译,歌词的翻译。

 2 .重、难点提示

 (1)第一节: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书信的翻译。

 (2)第二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广告的翻译。

 (3)第三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科技文章的翻译。

 (4)第四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报刊文章的翻译。

 (5)第五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法律文章的翻译。

 (6)第六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经贸文章的翻译。

 (7)第七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散文的翻译。

 (8)第八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小说的翻译。

 (9)第九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影视作品的翻译。

 (10)第十节: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诗歌的翻译。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一 一 绪论 2 2 二 二 认识论 6 6 三 三 相关论 6 6 四 方法论 8 8 五 文体论 10 10 总计

  64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陶振孝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

 [2]《新编日译汉教程》(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陈岩编著,1990 年;

 [3]《同声传译》(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周殿卿编著,2003年;

 [4]《日语翻译理论与实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雷鸣等编著,2009年;

 [5]《日语翻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王辉等著,2014 年;

 [6]《日语翻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张鸿成,2009 年。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大纲 翻译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