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发布时间:2021-09-28 13:13:00 浏览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复习材料

  注:本材料为同学自己整理,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还望斟酌。有问题请及时提出。

 第一章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7 、P24 、P29 )

 答: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 、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P13 、P21-22 )

 :

 答::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策和策略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3、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4、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长期艰苦斗争中,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5、毛泽东思想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是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

 6、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是违反了它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原则,但是这些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伪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这样才能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指明方向。

 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指导意义(P26-27 )

 答: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38 )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 、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P55 ){ 我认为应该是 P43-47} 1929 年 6 月,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概念. 1941 年 5 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邓小平提出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江泽民提出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性质问题(P71-72 、P74-75 )

 答: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性质问题:新民主主义仍然属于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P83-86 )

 答: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3 、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纲领(P77 )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第四章

 1 、掌握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P93 )

 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总路线的特点: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 、掌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P99-100 )

 答: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改造的道路); 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1)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

  本主义。(2)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3)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五章

 1、 、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及内涵( (P117-120 )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2 、掌握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P129 )

 答: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们有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第六章

 1 、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基本路线(P137 、P147 )

 答: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156 )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过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坏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

 1 、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 关系(P168-169 )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刻意承受的成都统一起来。第三,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P172-175 )

 答: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的标志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 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P182 )

 :

 答: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P189 )

 答: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名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期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些残叶可以有所差别。鉴于过去只重视扩大公有资产在数量上的优势,不注意质量的提高,党的十五大特别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P195-200 )

 答:(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其中,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2、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事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

 4 、新型工业化道路(P207 )

 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以科学进步为动力、

  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九章

 1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及政党制度((P220 、P 230-232 )

 答: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政党制度:(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中国共...

相关热词搜索: 毛泽东思想 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