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角膜带状变性诊疗规范

发布时间:2021-09-28 13:21:31 浏览数:

 角膜带状变性 诊疗规范

 一、定义 角膜带状变性(band-shaped degeneration of cornea)是一种由于营养失调累及前弹力层的表浅角膜钙化变性。

 二、临床表现 视力下降,异物感,角膜上皮缺损等,有时伴有新生血管。

 三、诊断 角膜混浊起始于角膜内外缘的睑裂部位,在前弹力层出现细点状灰白色钙质沉着,混浊的周边侧边缘清楚,与角膜缘之间有一约 1 mm 宽透明的正常角膜组织相间隔。混浊由两侧逐渐向中央扩展,最后连成两端宽,中间窄的带状混浊。对视力有明显影响。

 四、推荐检查 ⑴眼压检测,视神经检查。

 ⑵如果无眼前节疾病或长期青光眼体征,角膜带状变性不能够解释,可考虑以下检查:测血钙、球蛋白、镁、血脂水平、尿素氮、肌酐含量,怀疑痛风时测定尿酸水平。

 五、治疗

  ⑴轻症无需治疗,混浊严重者可行板层角膜移植术。

 ⑵要在表现麻醉下刮去角膜上皮,用依地酸一钠(浓度为 0.5%-2%)清洗角膜,利用其发生螯合作用而去除钙质。

 第四节

 角膜营养不良 角膜营养不良(corneal dystrophy)是指与遗传有关的原发性病变,具有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组织改变,与因食物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无关。据受侵犯角膜层次而分为角膜前部、实质部及后部角膜营养不良三类。

相关热词搜索: 带状 角膜 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