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28 14:15:23 浏览数:

  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发展

  从 2002 年我国黄金市场的开放到 2017 年,我国黄金市场砥砺前行,走过了 16 年的光辉历程,商业银行黄金业务的发展,也已经有了 16 年的历史。在这 16 年当中,商业银行的黄金交易经历了三次跳跃式发展,基本上每隔五年形成一次质的飞跃。

 2002~2006 年,第一个五年间,商业银行处于黄金交易量百吨级时期,从 2002 年的 9 吨飞跃至 2006 年的 816 吨(双边),增长了近 90 倍。

 2007~2011 年,第二个五年间,商业银行处于黄金交易量千吨级时期,从 2007 年的 1173吨增长至 2011 年的 9572 吨(双边),增长了 7 倍多。

 2012~2017 年,在这六年中,商业银行黄金交易量处于万吨级水平,从 1.11 万吨增长至7.93 万吨(双边),增长了 6 倍多。攀上十万吨大关或许并不遥远。

 16 年来,我国以黄金现货市场、黄金期货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为主体的开放高效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商业银行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16 年来,商业银行深度参与黄金市场交易,开发并创新黄金市场交易产品,完善交易制度及规则,积极履行做市商义务,助力我国黄金市场话语权的提升,在完善黄金市场体系建设中不断发挥着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商业银行 16 年来的发展探索及市场创新变革的彰显。

 一

 商业银行深入参与国内黄金市场建设

 2001 年,国家取消了对黄金实行了长达 50 多年的统购统配、统一管理的运行体制,放开黄金市场,实现黄金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市场化。2002 年 10 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拉开了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的序幕。商业银行也从四大行八项黄金业务开始了参与黄金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四大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八项黄金业务包括黄金现货买卖、交易清算、实物交割、黄金租赁、黄金收购、项目融资、同业拆借等。2002 年,商业银行黄金交易量仅有 9 吨(双边)。

 2004 年,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上海年会举办期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提出了“三个转变”的黄金市场发展思路,即“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转变、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市场为主转变”。“三个转变”的建设思路为商业银行深入参与黄金市场建设提供了发展路径。

 2006 年开始,上海黄金交易所通过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开展黄金业务,随着个人业务

 的全国推广,个人开户数和交易量迅速增加,推动了黄金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商业银行通过信用背书及遍布全国的网点,为普通个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便捷且信得过的黄金投资渠道。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 2008 年 1 月 9 日推出黄金期货,尽管商业银行在黄金期货交易中并非主要力量,但其在通过黄金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引导产用金企业规避风险、完善黄金期货交易机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6 年 1 月 12 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向市场正式发布了《关于启动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意味着我国黄金市场正式开展了做市商制度,确定了 10 家正式做市商和 6 家尝试做市商,正式做市商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正式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提出的《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商业银行进一步落地,商业银行将为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并有利于完善我国黄金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价格的发现功能。

 在周小川“三个转变”的基础上,近年来上海黄金交易所进一步拓展了“三个转变”的内涵,使黄金市场由现货交易为主向着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并重发展,以商品交易为主向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兼顾转变,这客观上也为商业银行实现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三足鼎立创造了条件、定了基调。从而,不仅商业银行深入参与场内黄金市场的制度和环境建设,而且商业银行三大平台的黄金交易业务,尤其是自有黄金业务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

 二

 商业银行在黄金市场 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巩固

 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平台包括场内黄金交易业务、场外自有黄金业务、境外黄金市场业务三大类。2017 年,三大平台的黄金交易量占商业银行黄金业务总交易量的比例分别为 64.18%、13.08%、20.47%。

 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是商业银行场内黄金交易的两大交易平台,是国家层面认可的“唯二”合法交易平台。截至 2018 年 8 月底,上海黄金交易所网站显示,上海黄金交易所拥有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在内的金融类会员 28 家,以及包括加拿大丰业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大华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等在内的外资金融类会员 8 家。

 虽然金融类会员仅占上海黄金交易所 256 家会员的 1/10 左右,但在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总交易量的前十名,总是被商业银行包揽。

 表 1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总交易量前十名

 单位:千克,%

 序号

 会员简称

 买卖总量

 比重

 1

 浦发银行

 1913683.50

 26.68

 2

 招商银行

 893001.54

 12.45

 3

 交通银行

 682924.15

 9.52

 4

 民生银行

 559170.80

 7.79

 5

 中信银行

 542645.08

 7.56

 6

 农业银行

 265971.95

 3.71

 7

 平安银行

 263265.85

 3.67

 8

 兴业银行

 207548.54

 2.89

 9

 宁波银行

 203547.70

 2.84

 10

 浙商银行

 199521.57

 2.78

 合计

 5731280.68

 79.89

 资料来源:上海黄金交易所 2018 年 7 月度市场报告。

 | l Excel 下载

 表 1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总交易量前十名

 2017 年,商业银行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交易总量达到 39628 吨(单边),比上年增长了 23.53%,成交额为 109253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27.45%。商业银行深入参与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各项黄金业务,活跃度不断提升。从交易方式上看,2017 年商业银行竞价交易黄金16452.87 吨,同比增长 12.79%;询价交易黄金 22005.85 吨,同比增长 29.95%;定价交易黄金 169.32 吨。

 截至 2017 年底,有 16 家商业银行参与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业务,商业银行黄金期货的自营交易量累计达到 1399.58 吨,成交金额为 3883.45 亿元。商业银行的自营交易量占到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总量的 3.59%。

 在场外自有黄金业务方面,实物黄金销售、账户金交易及黄金租赁是商业银行的三大重点业务,其中纸黄金和积存金等账户金业务,加上黄金租赁业务,已占到了商业银行总交易量的近七成。但是 2017 年商业银行场外黄金业务呈现了与往年不同的发展态势:实物金产品及黄金租赁等往年呈高增长态势的产品出现了下降趋势,而黄金理财业务却异军突起。

 银行实物黄金的认知度较高,实物金产品种类也极为丰富,开发了投资类、节庆类、贺岁类、文化类等多种品类及规格。各大商业银行还开发了自有品牌产品,如建行金、如意金等。受到黄金价格低位徘徊、互联网投资渠道崛起的影响,商业银行实物黄金销售出现了下降。2017 年,商业银行实物黄金累计销售了 304.01 吨,同比下降 19.43%,销售额为 889.8亿元,同比下降 16.84%。其中,自营品牌金销售量为 82.71 吨,同比下降 27.13%;代理品牌金销售量为 19.33 吨,同比下降 16.26%;黄金积存销售量为 201.85 吨,同比下降16.14%。

 随着黄金租赁产品高速增长背后隐藏的问题不断暴露,黄金租赁信用风险日益突出,加上国家去杠杆政策的收紧,黄金租赁业务也受到了影响。而黄金理财业务却受到了大众青睐。

 商业银行黄金理财产品中,一方面,投资者通过投资挂钩金价的结构类投资产品,获取金价波动的收益,另一方面,投资者是将黄金资产作用多元化配置的一个重要渠道。2017 年,商业银行各类与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增长迅猛,名义本金额达 12485.72 亿元,比上年增长113.45%;到期赎回 10654.82 亿元,同比增长 107.43%。而 2016 年较 2015 年的增长幅度仅为 5.07%,名义本金额为 5849.27 亿元。这充分说明了投资者越来越偏向于将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有效手段,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之外,选择黄金来分散投资风险,而商业银行也是投资者普遍认可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

 商业银行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截至 2017 年底,共有 6 家银行加入了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成为正式会员,分别是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其中,平安银行于 2017 年初加入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也由此成为第五家以境内主体身份加入 LBMA 的中资银行。这意味着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参与度不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交易水平、交易规模及报价方式均得到国际的认可,未来或许有更多的银行加入到国际市场的贵金属业务当中。

 在 6 家会员当中,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又成为定盘商,参与国际黄金价格定盘报价。这意味着在国际黄金市场上,中国乃至亚洲可以发出更大的声音,更好地反映亚洲地区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将与日俱增。

 目前,商业银行也积极广泛参与境外黄金业务交易,主要包括境外黄金掉期、即期、远期、期货、期权交易等,境外交易在对冲境内黄金头寸、调节美元负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西金东移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的国际市场参与度也正是大国黄金在国际市场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的体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商业银行还将利用自身在境外市场的实力和影响力,为“走出去”的黄金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发挥资金融通的重要作用。

  - - 全文完- -

相关热词搜索: 商业银行 业务发展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