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大学生就业指导Ⅰ》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1-09-28 17:16:49 浏览数:

 《 大学生就业指导 Ⅰ 》课程教学大纲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Ⅰ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大学生就业指导Ⅰ 课程代码 CB901001 课程性质 通识课程 学

 分 0.5 总学时 8 理论学时

 8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无 开课单位 全校 适用专业 全校 主要教学 资料 选用的教材:

 董玉河等《大学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指导》,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6月,第 1 版 主要参考书:

 [1] 钟谷兰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10 月,第 1 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熟悉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规定和就业程序,掌握必要的就业信息收集处理和求职择业技巧,了解礼貌礼仪、心理调适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强化对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正确的择业观念。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努力付诸实践行动。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指导自己正确处理好日常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参

  — 2 — 与各地举办的人才招聘活动或模拟招聘活动,积蓄就业资本,全面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实力。

 三、基本要求 (一)了解知识和能力对择业成功的影响及学习礼仪的现实意义。

 (二)理解提早确立职业生涯三大目标(学业目标、职业目标、人生目标)的重大意义,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素养,使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提升择业成功率 。

 (三)掌握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什么要做职业生涯规划,何去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专题一

 大学生就业难解析与对策

 2 学时 第一节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一)制度改革和形势发展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三)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四)传统的大学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 (五)社会需求不平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六)人力管制成本增加会减少对劳动力需求 (七)经济发展新常态影响着就业空间的增长 (八)高等教育的现状制约着大学生顺利就业 第二节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一)就业观念问题 (二)职业选择问题 (三)能力培养问题 (四)择业技巧问题 (五)择业投入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对策 (一)培养职业意识

 (二)做好职业规划 (三)提升就业能力 (四)掌握择业技巧 (五)熟悉就业政策 重点:1、使大学生明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2、使大学生掌握顺利就业的对策。

 难点: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在全面自我认知分析的基础上,提早明确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科学合理地做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涉猎知识和培养能力,使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水平更好地适应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能力要求,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实力;同时主动掌握必要的择业技巧和方法,确保自己毕业时顺利就业、理想就业乃至未来职业良好发展。

 思考题:

 1.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制度的主要特征。

 2.简述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跨国公司总裁普遍强调 21 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四项素质。

 4.试从职业发展角度分析“耐受是大勇,守住就是成功”的深刻含义。

 作业:简述“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的涵义。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度穿插启发式互动教学,中间安排课堂书面作业。

 专题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 学时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1、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节

 为什么要做职业生涯规划 1、挖掘潜能,培养兴趣,确立职业方向:

 2、增强技能,积累经验,促进求职成功:

 3、了解自我,扬长避短,促进职场成功: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 4 — 1、个人因素分析:认识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理性自我及社会的我)

 2、环境因素分析:了解社会 3、职业选择与发展:确立发展方向 4、职业选择、职业目标:

 5、职业规划评估与反馈(事实与调整):

 重点: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有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才能引起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从而为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难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许多学生对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分析可能相对容易,但对与如何进行职业选择与发展,和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和确定职业目标这显得比较困难。

 作业:根据本本节课内容,结合自身的实际,每位同学为自己制定一份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相关视频资料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

 专题三:大学生求职礼仪

  2 学时 第一节 认识学习礼仪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求职与职业发展必备的礼仪 服饰、接打电话、登门拜访、递送、接受名片、引见顺序、握手、行走姿态、就餐礼仪 第三节 面试中的礼仪 准时赴约、沉着准备、 文明入场、 适度施礼、规范就位、专心倾听、快速记录、周密思考、谈吐文雅、礼貌退场、面试忌讳 第四节

 面试后的礼仪 1、总结经验,两手准备 2、保持联系,加深印象 3、用心实践,争取成功 重点: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明确求职与职业发展必备的礼仪。

 难点:礼仪的基本要求、面试过程中的礼仪。

 思考题:如何理解把握礼仪的具体要求?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相关视频资料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

 专题四

 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

  2 学时 第一节 职业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一)职业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二)现代职业的分类 第二节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一)职业资格的概念 (二)如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三)职业技能鉴定 就业准入控制政策

  (五)新职业介绍 第三节

 职业评价与职业选择浅析 (一)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的概念

 (二)大学生职业评价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分析)

 第四节 如何进行职业选择?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和选择准备 (三)掌握职业选择过程 重点:1、掌握如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2、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目前大学生进行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难点:结合实例如何让大学生掌握正确进行职业选择的方法? 思考题:根据本节课内容,写出自己一年的收获,并简单写出自己的理想职业。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相关视频资料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

  — 6 —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理论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外作业; 结课后考试:其他; 成绩构成:考勤 10%/平时 20%/考试 70%。

 六、育人案例 (一)育人案例一 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朱彦夫。男,汉族,1933 年 7 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他 14 岁参军,参加过上百次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右眼视力 0.3,10 次负伤,3 次荣立战功,是一级伤残军人。1956 年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特护待遇,回村担任村书记 25 年,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使乡亲们过上了温饱殷实的好日子。1982 年从村书记退下来后,历时 7 年,创作完成了《极限人生》《男儿无悔》两部自传体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曾获得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4 年 3 月 31 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2015 年 10 月 13 日,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朱彥夫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通过此案例,教育引导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学习他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学习他永远创业,永远干劲十足、永远将百姓放在心上的高尚情怀。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大纲 就业指导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