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十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县级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十五”期间以来,**县全县上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728万元,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基本建设投资31480万元,分别比2000年的17084万元和11073万元增长2.68倍和2.84倍,年均递增53.6%和56.8%,加强了对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采取用项目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办法,建成了一大批建设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从而使全县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3502万元(现价),比2000年的106343万元增长1.16倍,年均递增23.2%;全县预算内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5018万元提高到15885万元,增长1.06倍,年均递增21.2%。
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热潮的涌动,县委县政府把“科教兴县”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来抓,推动了科教事业迅速前进。到2005年底,全县仅卫生、工程、农业、经济等专业助理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有1850人。科教活动在全县广泛开展,比如,大力实施振兴地方经济为目标的“星火计划”项目,组织科技攻关,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开发全新技术产品,大力推广应用了农业等实用技术。据了解,近几年技术进步贡献率已达36.5%,全县每年培训技术人员达5万人次以上。
二是普通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为适应发展需要,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方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毕业生。2005年,全县有各类学校90所,在校学生49139人;在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全县成年教育在校学生(包括函授)1381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
三是文化及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2005年底,全县有专业剧团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0余万册;有调频转播台4座,电视转播台6座,卫星地面接收站233座,有线电视系统9个;已通广播的自然村192个,占全部村的10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5.6%。
四是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到2005年,全县有卫生机构25个,卫生床位604张,卫生机构人员945人,医疗条件大为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的明显提高,2005年人口死亡率已由2000年的5.62‰下降到4.83‰,平均期望寿命也随之提高到69.2岁左右。
三、人们生活有较大改善,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迈进
一是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农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551元增加到16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594元增加到761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1243元增加到1890元;城市平均每人使用房屋面积由2000年的15平方米增加到42.1平方米;城乡居民存款余额由2000年的35377万元增加到91046万元;职工平均工资由2000年的7083元提高到12107元。到“十五”期末,全县贫困人口已下降到3.86万人。
二是消费观念改变,消费质量提高。其显著特征是农村、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9.9%和39.6%,均比2000年的56.07%和45.6%有所下降,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有所提高。
四、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建议
(一)经济规模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县的差距首先体现在经济规模总量上,经济规模总量虽然不是决定性条件,但是基础性因素,没有较大规模的经济总量,我县的集聚和扩散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卷烟工业退出县域经济运行序列,对县域经济形成较大冲击,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财政税收等指标已倒退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产业结构严重失调,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46.3:17.3:36.4变为2005年的44.6:18.5:36.9;目前我县在替代产业建设上虽然取得较好进展,但仍处于初始阶段,替代项目形成现实的经济拉动力还有一个过程,调优经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期。
(二)产业竞争力不强。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目前只有10家,且运行质量不高,创利税能力弱。民营工业企业起步晚,基础差,产品和品牌单一,科技含量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2003年、2004年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58亿元和1.776亿元,处全州之末。二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发展层次较低,新兴产业刚刚有一点起色。三是产业支撑点尚未做大做强。缺乏大项目、大产品、大企业的支撑是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县无一家产值过亿元和纳税上千万元的企业。
(三)、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农业程度不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传统农业仍占主导,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小,支撑能力弱,效益不明显,全县目前仅有产业基地16万亩,且管理较为粗放,重发展轻培管的现象仍然严重,“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才刚刚起步。
(四)、科技水平落后,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弱,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配套改革有待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较大。
(五)、边贸优势正在逐渐弱化。由于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建设与**县擦肩而过,相比恩施州其他县市,我县交通相对滞后,瓶颈制约较为突出,从地缘上讲削弱了我县的区位优势,加之周边地区强劲的发展态势,使我县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六)经济外向度较低。我县2004年外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出口产品以桐油为主,另外,宝石花漆筷、西兰卡普、特色农产品有少量出口。2005年外贸出口额124.6万美元,占全县gdp比例不到1%,出口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仅有5家。
社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以上问题将直接影响**县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步入快车道,必须要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湖北“西大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实施“一主三化”战略,“打基础、调结构、提速度、增效益”,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优化;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重点,以科技为动力,构建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市场农业经济体系和新型工业经济体系;强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条件;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打造具有土家民族特色的人文边城和省级文明城市;以人为本,整体有序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
相关热词搜索: 蓬勃 事业 社会 发展热门文章:
- 2024年有关《谷文昌故事》读...2024-01-01
- 在政工干部任职会议上讲话提纲2023-12-26
- 2024年最新“组合拳”写作提...2023-12-26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2023-12-25
- 有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2023-12-25
- 学守纪讲规范国旗下讲话稿5篇2023-12-07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经典优质...2023-12-07
-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1500字4篇2023-12-07
-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范文7篇2023-12-07
- 学会诚信做人演讲稿范文锦集6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2021-09-10
- 在“阳光沐浴下”蓬勃发展的...2021-12-12
- XX市文艺文化事业发展总结2021-08-26
- 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完善问...2021-08-27
- 事业单位工作财政财务审计应...2021-08-27
- 2020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个人工...2021-08-27
-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2021-08-27
-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策...2021-08-27
- 坚定理论自信,筑牢事业发展...2021-09-16
- 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2021-09-21
- 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21-09-21
- 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申报材料2021-09-21
- 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作用分析2021-08-27
- 社会实践报告_22021-08-27
- 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对社会...2021-09-06
-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2021-09-08
- 社会化评税,依法治税新理念2021-09-09
- ×校社会实践部上半学期总结2021-09-12
-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述职报告2021-09-12
- 社会实践总结2021-09-13
- 玉州区“×博览会”期间社会...2021-09-14
- 社会实践感想2021-09-14
- 2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社...2021-08-27
- 2021年~2025年服务贸易发展...2021-08-27
- 发展党员预审“三看”,确保...2021-08-27
- 谈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进程2021-08-27
-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毕业论文2021-08-27
- 直机关工委发展党员常用文书范文2021-08-27
- 小型农业机械发展趋势及应用...2021-08-27
- 各国交强险发展论文_交强险发...2021-08-27
- 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座谈会...2021-08-27
- 2019年发展党员工作总结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