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科技入户专项资金总结

发布时间:2022-01-21 15:30:05 浏览数:

2008年是我县实施湖南省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第二年。在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的正确指导下,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乡、村农技推广网络实际,以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将科技入户工作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科技干部职业操守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与创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坚持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标准实施、高质量运行、高效能服务的原则,创新科技推广方式,认真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今年安排我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资金10万元。我们严格按照《农业科技入户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其中科技示范户补贴占40%,计4万元(物化补贴现金56元,湖南农业杂志24元,计80元/户,共500户);技术服务补贴占40%,计4万元(25名技术指导员和分管乡镇责任人的差旅费、通讯费、下乡补助、技术资料等);培训和项目监管补贴占20%,计2万元(用于开展培训和专家组工作和监管、调研、宣传等)。  

二、主要做法  

1、挑选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2009年我县依照“动态管理”原则,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对因外出务工、工作积极性差的少数科技示范户进行了调整,我们在25名技术指导员中解聘了3名技术指导员,更换了8个示范村,替换了50余名责任心不强,带动示范效果不明显的示范户。  

2、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主导品种:针对不同生态区域,农户耕作技术状况,因地因户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早稻主推株两优02、陆两优996 、株两优819、金优555、 T优705等;晚稻主推金优207、T优207、丰源优299、T优597、湘晚籼13号等。主推技术:水稻超高产栽培、超级稻 “三定”栽培、优质稻无公害生产、水稻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田节水灌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成熟实用新技术。  

3、实行合同管理。县农业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级专家和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了技术指导服务合同,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局牵头负责全程监督管理,推广中心建立了严格的评价考核制度。对技术指导员的考核,主要采取电话抽查、访谈示范农户业绩考评等方式进行;对示范户的评价由专家组和全体村民进行,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动态管理。  

4、开展技术培训。专家组三月份开始,采用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农业科技培训热潮,调查走访农户得知,今年的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培训时间有长有短,培训质量较以往任何一年都高,农民接受培训达90%以上,培训的内容切中要害,深受农民欢迎。 6月12日 ,我县聘请省科技入户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夏胜平研究员和湖南农大唐启元教授、省植保研究所刘见平教授到我县开展“超级稻 ‘三定’栽培技术”和“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中培训。全体技术指导员和部分农户代表参加了培训。①全年县级举办科技培训班8期,举办乡(镇)、村培训50期,参培人数达3000余人次;②召开现场会10余次。一年来,县、乡镇两级在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等农事关键环节召开现场会10场次,其中召开县级现场会3场次。  

5、印发技术资料。专家组组织编写了xx县《农业科技》小报、《水稻生产技术手册》、《病虫情报》、《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明白纸等,免费发给示范农户,每户一份,并专门给农户订阅科普杂志一份,深受农民喜欢。全年累计给示范户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全县发放技术资料400余万份。  

6、入户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员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户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收获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提高示范户生产能力和技术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据抽查统计,技术指导员的平均到户工作时间为110天(次)以上,达到了工程要求。同时我们制作了《服务卡》,由示范户对服务卡上技术指导员入户时间、指导(培训)内容进行签字认可,再反馈给办公室,作为评定指导员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局负责人、首席专家戴治平,经常组织专家组成员,不定期的到示范户田中“会诊”,及时为农民朋友解答技术难题。  

三、主要成效  

1、增产增收显著。据500户科技示范户绩效统计显示:示范户全部采用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科技示范户共种植水稻6528亩,其中,早稻面积2952亩,平均亩产 496公斤 ,比非示范户高 60公斤 ;中稻面积403亩,平均亩产 615公斤 ,比非示范户高 82公斤 ;晚稻面积3173亩,平均亩产 545公斤 ,比非示范户高 44公斤 。①示范户加权平均单产达 527公斤 ,比前三年平均亩产 472公斤 增长 55公斤 ,增产11.7%。②辐射带动10000户以上,面积60000亩以上,平均单产 512公斤 ,比前三年平均亩增 40公斤 ,增长8.5%。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示范户总产达341. 1万公斤 ,增产35. 9万公斤 ,按每公斤稻谷1.8元,新增产值64.6万元,每亩节约成本38.5元,累计节支25.1万元。全年500户科技示范户共计节支增收89.7万元,亩均节本增效137.4元,户均节本增收1794元。辐射带动户增产240万公斤,新增产值432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指导员和示范户。技术指导员杨科祥为洪山殿镇永中村殿金组示范户xxx,精心制定种植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实施主推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鼓励其大胆承包周边田地,极大地调动了该户的种粮积极性,成为我市有名的种粮大户,受到市、县的多次奖励,今年该户种植双季稻面积达310亩,比去年增加150亩,有望再次荣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在xxx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仅永忠村今年又涌现出xx、xx2户种植双季稻面积在100亩以上和一批面积在50亩左右的大户,贺伏生不时与这些大户凑到一块交流经验,农忙时农机具共享,不分彼此,俨然一个水稻生产合作社。如xx等指导员多次接到示范户的咨询电话,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回答咨询内容,在电话里说不清楚的,就马上上门服务或请专家出面,一直到解决问题。技术指导员高级农艺师xx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儿子经常骑车送,有时冒着大雨为农民指导,得到农民的高度评价,在他的指导下印塘乡吴湾村龙家组龙名发早稻超级稻平均亩产 560公斤 ,极大地调动了该户的种粮积极性,社会效益显著。  

在示范户的带动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辐射户的入户率达到90%以上。  

四、存在问题  

从二年来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情况看,乡镇和科技示范户对科技入户这种技术推广指导模式反映良好,农技人员业务工作得到了充实,科技示范户既有扶持鼓励措施,又有技术人员入户到田指导技术,使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提高了水稻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示范农户集中起来开展培训难度较大,进行集中培训时农民的纪律性较差,诸多实际情况未及时开展大规模的集中培训;二是科技示范户的物化补贴偏低,难以提高示范户对辐射户指导的积极性;三是示范户较为分散,造成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理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断续发扬成绩,克服困难,让科技入户工程成为我县的形象工程、惠农工程。  

相关热词搜索: 入户 专项资金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