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肩担道义,一技惠乡邻
----我县培植农村“能人经济”纪实
8月22日,湖北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会员、竹溪县蒋家堰镇中原村农技师肖高升,正在向远道而来取经的农友,讲授二季人参果管理技巧和亩产万元钱的高效经济园经营模式。他的花果园艺培训基地今年己接待了150多人次,技艺和苗木惠及鄂陕两省毗邻8县市2000多农家。
类似老肖这样的农村能人“土专家”,全县登记在册的乡土拔尖人才有1.2万多名,其中省级管理的乡土拔尖人才4名,市级管理的人才49名。他们通过发挥示范作用,培育和发展特色种养业,带动左邻右舍扩大增收门路,这些农民能人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顶梁柱。
农村“能人经济”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竹溪县委、县政府针对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农村人才藏龙卧虎的实情,运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培育、开发、使用农村人才的山区特色路子。组织人事部门把农村各类人才进行分门别类登记管理,编入县乡两级人才库,组建“乡土专家智襄团”,与专家教授智囊团对接,形成覆盖全县农村人才市场的网络体系,促使乡土科技与先进实用科学技术衔接、互动、对流,推动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县乡两级农村人才协会组织网络由县到村,直通直管,下设茶叶、魔芋、中药材、蔬菜、板栗、花卉苗木、特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10多个行业分会和专业联合经济服务组织,并加强行业间联合与协作。该县人事部门每年向县管乡土拔尖人才发布科技信息2000多条。县委、县政府实行激励机制,每年命名表彰、重奖一批“土专家”和优秀农村拔尖人才,自2003年以来,竹溪被省市两级命名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县”,两度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为帮助乡土人才与时俱进更新科技知识,竹溪县每年拨出公共财政资金100多万元,用于人才培训和科技兴农。已选送130多名优秀乡土人才上茶叶、魔芋大专班深造,还结合农村产业特点,聘请专家教授,举办产业化讲座和培训班,让“土专家”再当科技“二传手”。全县乡土人才领办种植、养植示范基地120多个,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力5万多人,技术辐射带动6万多农户增收致富。
好环境培育人才,“土专家”大显身手。丰溪镇洞宾口村药材种植能手颜宗国等行家里手,经过5年探索,在退耕还林隙地仿生态栽培黄连获得成功,亩产比传统“倒桩棚”提高1倍以上,为消除林连矛盾,保护天然林,发展黄连生产闯出了新路子。这项黄连科技新成果已在丰溪镇推广面积达400多亩,毗邻市县黄连产区种植农户纷纷慕名前来学习取经。蒋家堰镇芦沟口村党支部书记刘帮松,租赁土地140多亩,栽种枣皮、金银花、魔芋等,办起了林特科技示范园,注册成立了魔芋专业联合社,吸收3个乡镇30多个村280多户农民入社,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仅销售魔芋一项,已为会员户平均每家增收现金1500多元。刘帮松己被纳入市管拔尖乡土人才库,享受市政府优秀拔尖人才津贴,今春还荣获省市两级“学以致富标兵”称号。
“经济能人”带动“能人经济”。竹溪县茶叶、魔芋、果蔬、中药材等高效经济园已达46多万亩,科学养殖示范点20多个,全县农民人均拥有1.5亩单产千元钱的经济园,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提高到67%,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01元,财政收入8518万元,今年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已达984元,到年底可实现人平纯收入2010元,财政收入首次逾1亿元的目标。
热门文章:
- 2024年有关《谷文昌故事》读...2024-01-01
- 在政工干部任职会议上讲话提纲2023-12-26
- 2024年最新“组合拳”写作提...2023-12-26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2023-12-25
- 有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2023-12-25
- 学守纪讲规范国旗下讲话稿5篇2023-12-07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经典优质...2023-12-07
-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1500字4篇2023-12-07
-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范文7篇2023-12-07
- 学会诚信做人演讲稿范文锦集6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流动党支书致富带乡邻先进事迹2022-01-15
- 电视工作者铁肩担道义演讲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