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反用和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根据这些特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观念,夯实创新基础、树立创新的指导思想
创新能力,不是与生具有的,是在后天学习中形成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知识与素养基础之上的特殊能力。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验证化学反应实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完成“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教育任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要让学生树立“我有创新能力”的自信心,还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应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并持之以恒地发现和肯定学生每一个有创新意义的成就。
二、利用化学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课时教学目的出发,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实验来引入课题,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随着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的疑问也随之消失。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如:在化学第一课上做不怕烧的手帕,在氧气单元做“玻璃棒点灯”的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与探究的欲望,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开展教学。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利用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积极思考、讨论、推理,激发其探究兴趣。
例如:在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钠块的位置和钠块的变化情况,学生观察实验后得出如下实验现象:(1)钠浮在水面;(2)熔成小球,发出嘶嘶声,并在液面上迅速游动;(3)钠球在反应中逐渐变小,最后消失;(4)滴加酚酞的溶液变成红色。接着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Na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Na会熔成小球?闪亮的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发出轻微的嘶嘶声,直到球消失?反应后滴入酚酞指示剂,水溶液为什么会是红色?通过不断引导、观察、思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Na与水的反应。
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鼓励、肯定学生对实验内容和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注意保护勇于质疑的学生的自尊心,肯定学生的“异想天开”、“标新点异”。这样才不会遏制学生思维中最活跃的成分,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学生才会敞开心扉,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设疑问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验证性实验属于注入式,学生做实验只是被动地验证、机械地重复,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方法。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如“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时,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取证,自己得到可信的结论。
例如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设计一方案确定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有的同学设计如下:
方案一:未知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学生经讨论得出方案一中可能溶液中含有Ag+,加入BaCl2,可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确定一定有SO42-,可能存在Ag+。于是讨论后又提出下列方案:
方案二:未知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教师先给出信息:NO3—在H+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再由学生分析讨论后发现,溶液中如果存在SO32-,可被氧化为SO42-。因此不能确定有SO42-。于是有些同学提出先用酸酸化该未知液,以排除CO32-、SO32-的干扰。最后确定用盐酸。
方案三:未知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无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大部分学生认为此方案为正确答案。有个别学生提出可否用Ba(NO3)2代替BaCl2,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最终发现该方案也是NO3—在H+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氧化SO32-变为SO42-。
通过以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集思广益,学生既掌握了SO42-的检验,又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了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化学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充分开发化学实验功能,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态度,推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向前发展。愿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中学生 培养 能力 化学 创造热门文章:
- 2024年有关《谷文昌故事》读...2024-01-01
- 在政工干部任职会议上讲话提纲2023-12-26
- 2024年最新“组合拳”写作提...2023-12-26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2023-12-25
- 有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2023-12-25
- 学守纪讲规范国旗下讲话稿5篇2023-12-07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经典优质...2023-12-07
-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1500字4篇2023-12-07
-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范文7篇2023-12-07
- 学会诚信做人演讲稿范文锦集6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中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讲座听后...2021-08-27
- 中学生安全演讲2021-08-31
- 中学生拒绝雾霾共卫蓝天征(...2021-09-06
- 中学生阶段极端化2021-09-06
- 中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2021-09-16
- 中学生歌唱比赛串词2021-10-04
-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2021-10-05
- 关于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2021-10-11
- 中学对于开展第十五届中学生...2021-10-11
- 中学生抽烟检讨书2021-10-22
- 微生物限度检验控制菌检测培...2021-08-27
- 如何培养学生耐心和毅力2021-09-06
-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21-09-09
- 优秀生培养总结2021-09-13
- 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2021-09-16
-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途径有哪些2021-09-16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021-09-20
- 浅议如何实施对企业青年的培...2021-09-25
- 开展“美术语文”综合活动培...2021-09-26
- 培养老师和学生感情2021-09-28
- 县防办能力建设情况报告2021-09-13
- 对加强*县妇女组织能力建设的...2021-09-29
- 关于全面加强质监部门能力建...2021-10-02
- 对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2021-10-19
-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提高2021-10-19
- 关于秘书人员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2021-10-21
- 关于县乡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2021-10-29
- 政协与党执政能力建设情况思...2022-01-15
- 强化农业执法能力建设思考认识2022-01-30
-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干部素质2022-02-14
- 化学工程实验课程情景化教学...2021-08-27
- 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原理巧妙应用2021-08-27
- 中学教学教育论文(化学)20202021-08-27
-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2021-09-03
- 化学军事中运用2021-09-14
- 化学性质实验优化与实践2021-10-11
-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教学探究2021-10-20
- 化学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2021-11-01
- 化学公司公文处理办法2021-12-07
- 2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2022-10-22
- 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2021-09-21
-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良...2021-09-24
- 立足教育,服务大局,创造性...2021-09-29
- 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文化条件2021-09-30
- 绘画与想象创造力同行2021-10-17
-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021-10-21
- 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性的培养2021-12-10
- 为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环境2022-01-31
- 创建学习型机关,努力培育团队...2022-02-13
- 开拓创新,,勇于拼搏,,创造性...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