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浅谈当前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22-03-05 15:30:16 浏览数:



(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财务办,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摘 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预算;预算管理;预算方法;零基预算法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20—0028—01

预算是现代财务管 理的一种方式,它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从根本上保证了一个组织的 良性发展。高校预算就是高校对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不仅 明确了预算的编制手段,而且也对高校预算管理的职权、预算管理的审查与批准及预算的执 行、决算的形成、预算监督和法律责任做出了科学的规定。高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 及执行的严肃性,是充分调动高校内部积极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金有效使用的关键。 在目前高校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高校从自身方面挖掘潜力、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已显得 尤为重要。预算不仅仅是一些数字,而是包括了学校一系列的办学宗旨、发展目标、政策规 划等深层内涵。但是,由于受高校内外部管理制度、现行利益分配格局等因素的影响,预算 管理的优越性未能充分体现,高校预算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有限的收入与无限 的支出增长,财力的高度紧张和严重的铺张浪费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1 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靠国家财政拨款,学校只是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 算,简单的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预 算编制,只是被动地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未能充分调动各部门理财的积极性。在 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下,高校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财政拨款在学校收入中的比例逐年下降 ,高校应开源节流。编制预算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明 确分工,只有在领导的关注下,全体员工统一思想,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才能把预算编制 完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2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学校在编制预算时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现行高校预算只是本年度预 算,编制一年执行一年,预算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年度内的正常运转,没有考虑中长期的发展 规划,年度之间缺乏连续性,在编制过程中收入支出的预算也没有按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及 学校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仅凭上年的实际数加上预计的增加数来确定,这样就会使预算数 和实际数发生很大的差异,由于产生对“基数”的不公平性,预算失去了科学性和连续性。 
1.3 不能确保预算的整体性

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一般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学校作为一级预算的主 体,其收支均纳入预算,而高校下面的各部门,作为二级财务预算机构,其收支经费并没有 进入学校的预算管理范围,它们的收支便在预算外进行“体外循环”,这样不仅使高校的预 算管理整体性受到破坏,而且这部分“体外循环”的收支脱离了有效的监管容易形成浪费, 产生腐败。
1.4 不能确保预算的权威性,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

预算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或调整。但是,目前高校预算管理程序不规 范,缺乏预算的权威性,执行中有一定的随意性,不能将各自的责任目标层层落实到位,没 有有关的预算跟踪分析,导致高校各职能部门预算意识不够,认为预算指标一下达就可以任 意开支,出现了“凑发票”,“套预算”现象,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做出准确具体 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的评价,执行中随意调整,追加等现象严重 ,甚至有的项目是先施工,后立项,然后再追加预算,导致预算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了 预算的严肃性,使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
1.5 由于高校业务的复杂性,导致预算管理难度增大

预算的编制原则要求高校将所属部门和单位的各项收支都纳入综合预算。在实际中将高 校的所有经费都纳入预算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一般高校的科研实行课题组负责制,多数课题 需要几年才能完成,而科研经费的来源不定,如果将其纳入预算,则影响学校每年预算经费 的可比性,同时学校的经费结余也不能真实的反映其可支配经费结余的情况,从这部分经费 的性质来看,学校作为会计主体并不具有支配权,纳入预算会使学校的收入和结余不能反映 真实情况。
2 完善预算管理的途径及其编制的对策
2.1 更新预算管理理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一个没有预算或预算不起作用的单位,财务管理就没有规范可言。 要树立“与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协调管理方式,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充分调动 各 部门、单位及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财务部门要与各单位共同讨论、相互沟通、明 确各自的职责和目标,转变认为高校预算管理就是财会部门的专项工作的错误观念,从基层 开始做好部门预算的编制。同时,将学校长远规划与短期年度预算相结合,使各单位在对未 来几年的经费需求总量上做到心中有数,在资金上为各单位业务活动提供方向,形成部门自 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对高校财会人员以及参与预算工作的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使 他们能够尽快适应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竞争与改革的步伐,促进学校经济工作有序进行。
2.2 推行科学的预算方法,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在编制预算时,可以将“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方法有机的 结 合起来,将预算主体的活动与目标、趋势结合起来,做到以效益为中心,使编制的预算具有 可行性和现实性,对于以月、季为单位的预算应采用“滚动预算法”为主的预算编制方法, 对以一个年度为单位采用“零基预算法”为主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于较长远的预算,应采用 “弹性预算法”为主的预算编制方法。财务部门应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年度事业发展为目 标,保证学校预算与事业发展相协调。
2.3 重视编制程序,确保预算客观合理

为了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做到客观合理,首先应重视编制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 重大项目一定要坚持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防止闭门造车,造成预算项目的盲目。 同时学校一方面要紧缩开支,节约有限的资金,防止因管理上的漏洞使资金大量流失造成教 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学校可以将预算编制与执行统一起来,学校各单位根据实际需要 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学校,学校汇总、审核进行综合平衡后下达控制指标,各单位按控制指 标详细编制项目分解预算交由学校核定。如此反复、公开、透明,可确保预算编制的客观性 和合理性。
2.4 完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

高校预算的目的是将高校一年的收入和支出统筹作出一个合理的安排,高校预算资金来源很 广,在完成事业的同时,难免会有项目久拖不结的情况,财务部门应建立一个预算管理绩校 考核体系,有效地控制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把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引入预算管理中,明确 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中的职责,明确奖惩措施。学校应积极推行预算的绩效考核,避免预算 任务不按计划完成情况的发生。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比较预算与实 际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决策机构 ,及时调整部门预算,使单 位预算成为学校预算完成各项任务的有效保障。校内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预算执行 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校园网或校报公布有关预算的编 制、执行、考核等信息,增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让教职工参与管理和进行监督。通过监督 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防止预算分配中的腐败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 袁玲.浅析高等学校预算管理[J].经济师.2008,(1).
[2] 杨家骏.高校财务预算及其管理[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2).
[3] 孙幼飞,万天明.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事业财会, 2007,(2).
[4] 唐晓青.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5,(1).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对策 预算管理 高校 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