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之人文关怀
(廊坊市图书馆,河北 廊访 06500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如何认识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及我 国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缺失现象的阐述,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实践人文关怀 。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9—0146—02
进入21世纪,“人文关怀”一词越来越多地成为各行各业研究领域经常涉及的一个概念。“ 人文关怀”内涵及其丰富,其核心内容是理解关心他人,营造人与 人之间的互尊、互爱、平等与和谐的场景。具体到图书馆而言,就是在图书馆中营造人文氛 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作为社会大环境一员的公共图书馆,深入探讨人文关怀 ,无论是增进自身的良性循环,还是带动社会的精神文明,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如何认识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1.1 公共图书馆实践人文关怀的对象是馆员、读者(用户)和社会大众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服务和精神都要通过具体操作层面的馆员才能得以实现,图书馆工作的 全部,实质上就是从人到人、如此循环反复的过程。不论是传统图书馆时代,还是数字化信 息服务的网络环境下,馆员的主体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读者的图书馆形象主要是馆员通过自 己的劳动提供给读者的服务,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的服务及其效果。如果 馆员情绪低落、态度恶劣,语言粗俗、能力低下,读者是不可能获得满意服务的,图书馆的 公众形象也不可能好。由于馆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因而,馆员理 所当然是公共图书馆实践人文关怀的重要对象。
全力为读者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没有了读者,图书馆就没有了存在的根基,更谈 不上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图书馆的价值要通过读者使用图书馆才能得以实现,因而,读者 是图书馆实践人文关怀的重要对象。
在“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的几千年的时间里,图书馆一直是处于单一、孤立的状态,但是 ,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化服务大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为 了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化信息服务环境,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公共图书馆必须拓宽服务对 象。服务于全社会、服务于全人类。公共图书馆“不仅仅为自己的读者而存在,对自己的读 者负责,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对全社会负责。”正因为公共图书馆是全 社会传播文化的使者和传承文明的中间力量,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成为全社会弘扬人文精神 、对社会大众实践人文关怀的重要阵地。
1.2 公共图书馆资源应公平、充分地让读者享用
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各民族、各种宗教信仰、残疾用户、病患等等 所需要的资源一样不能被忽视,他们应和社会大众一样,在公共图书馆享受适合他们利用的 资源。
1.3 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考虑其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便利性、快捷性
社会的信息需求是无止 境和不断变化的,公共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服务内容等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 大众的需求而变化,并始终围绕着读者更快捷、更便利的利用而不断调节和优化。
2 我国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缺失
我国公共图书馆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极大的激发 了图书馆的科学理性。另一方面,则出现了人文精神的逐步萎缩。由于历史原因,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公共图书馆也不例外。至今仍留下了 许多不良遗患,严重影响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功能。目前,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缺失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理论研究不到位
对于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伴随着图书馆产生、发展直至现在,历史不可谓不久,但目前仍 处于探索阶段。从“人文关怀的对象主要是读者和用户”到“读者第一”到“馆员第一”到 “读者和馆员,一个也不能少”。人们的研究多停留在纯理论层面,多局限于对人文关怀涵 义、概念、历史等问题的探讨,缺少对人文关怀具体行为的研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一 时难以发挥。
2.2 思想认识不足
目前,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尚缺乏深入地了解,尤其在图书馆管理层,对人文关怀 的地位、意义及作用认识不足,往往只是从方便管理的角度考虑,而不是把对“人”的关怀 放在首位。一些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多被作为时髦的点缀,成为应时应景之作。有一些可 能有一时的轰动效应,过后则一切照旧。如程亚男女士所言:“我们一直都在进行‘读者 第一’的教育,但是它更多地像是一个对外宣传的口号,写在制度和横幅上,停留在表层的 服务态度上”
2.3 对不同阶层、不同程度读者服务不平衡
能阅读常规读物和需要常规服务的读者很容易利用图书馆资源,而有特殊需要和服务的读者 ,如阅读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士、少数民族、残障人士、外国人等可利用资源较少。
2.4 公共图书馆读者学养、文明素质的参差不齐
图书馆在对读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 时候偏重于守、防,在措词上也常常出现“禁止”和“不得”等生硬、冷漠的字眼,而对读 者引导、熏陶、关怀注视不够,使公共图书馆没能真正成为教育人、影响人、引导人、塑造 人和吸引人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2.5 公共图书馆缺乏与社会的沟通
不了解大众的需求,闭门办馆,与社 会严重脱节,缺 乏活力与创造力。公共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变成了保守、冰冷、死气沉沉的代名词,图书馆 从业者严重缺乏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
3 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实践人文关怀
3.1 制定、实施体现人文精神的规章制度
人文关怀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展开,立体化推进。 当前,在领导、职工、读者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要对现有的借阅、罚赔、内部管理等规定进 行修订,保证读者和职工不仅有“第一”的名分,更拥有“第一”的地位和权利。读者代表 和职工代表应该和馆领导一起参与图书馆重大事务的决策。他们不仅应该有知情权和建议 权,还应拥有监督权和否决权。通过定期对领导评议,对图书馆工作评议,给工会、读者协 会发挥监督作用的空间,保证制度的规范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要让人文关怀的规则充盈图 书馆的每个角落,体现在每个行动细节中。
3.2 营造人性化的阅读空间
公共图书馆要构造一个人性化的物理空间。馆内的空间布局、装饰装修、设施设备等要贴近 读者的使用需要、感官需要和心理需要。桌椅、书架的高度要恰到好处,检索工具要便于读 者使用,室内的光线要柔和、充足,有足够的空间供读者学习和休息等。
3.3 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主要是通过向读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来体现。因此,一切工作都 应该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这是对读者最根本的人文关 怀。图书馆的服务不仅要有板有眼,更要有情有意,让人感到处处放心,事事顺心,时时舒 心。图书馆领导和行政后勤部门应该树立为流通阅览等一线部门服务的思想,解除他们的后 顾之忧,激励他们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4 提高图书馆员业务素质,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图书馆藏的文献信息资源历史悠久,社会科学包罗万象,层次交错门类纵横。图书馆员面对 着各个层次的读者,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就会影响到是否能满足读者对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 需求,影响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图书馆要帮助馆员树立终身学习 的信念,要制定图书馆人才培养规划,有计划地安排好人员进修学习。要关心每一个馆员的 学习进步情况,努力地提高馆员的文化层次,增强馆员的文化素养。
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关系着图书馆事业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使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图书馆事业中真正得以体现,图书馆管理层在向有关方面呼吁改善目前图 书馆现状的同时,应处理好对从业人员和读者两个层面的人文关怀,在奉行“读者第一”理 念的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只有这两个层面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 现“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这一辩证法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柳小望.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 ).
[2] 齐迎春.“以人为本”理念在21世纪图书馆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 004,(21).
[3] 吴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人文关怀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3).
[4] 蔡和凤.图书馆人文关怀对馆员职业生涯开发的影响[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热门文章:
- 2024年有关《谷文昌故事》读...2024-01-01
- 在政工干部任职会议上讲话提纲2023-12-26
- 2024年最新“组合拳”写作提...2023-12-26
-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2023-12-25
- 有关于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2023-12-25
- 学守纪讲规范国旗下讲话稿5篇2023-12-07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经典优质...2023-12-07
- 教师节表彰大会讲话稿1500字4篇2023-12-07
-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范文7篇2023-12-07
- 学会诚信做人演讲稿范文锦集6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论图书馆的人文关怀2022-03-09
- 对高校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思考2022-03-09
- 优化人文环境加快农村发展2021-09-23
- 人文主义精神对大学生管理影响2021-10-17
- 论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2022-01-12
- 论现代图书馆与人文精神2022-03-09
- 浅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2022-03-09
- 人文精神与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2022-03-09
-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中的人文服务2022-03-11
- 论图书馆技术应用与人文精神...2022-03-11
- 论公共图书馆的营销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