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大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可行性探索

发布时间:2022-03-11 15:37:06 浏览数: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揭示了大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及意 义,提出创建独具特色的治疗阅览室,进行多种形式的方法指导等是今后大学图书馆开展阅 读疗法服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19—0207—01

当今大学生处在社会变革、社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和挑战,这使得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开 展阅读疗法解决这一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举措。
1 阅读疗法的概念及作用

“读书疗法”(也称“阅读疗法”)一词是美国人最早提出的, 1848年J.M高尔特在美国 精神病年会上宣读的《论精神病患者的阅读、娱乐、消遣》的论文,被认为是书疗研究的第 一篇论文。读书疗法在《韦氏新国际词典》第3版的释义为: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和精 神病学的治疗,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

读书是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声情并茂的美学享受,特别是抑扬顿挫的诵读,能够舒肝理 气,调适情志。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他人的特征归因于自己而获得感情 上的支持,或者在悲剧设定的情景中体验恐惧和紧张,内心的怨气就被导向外部,并通过把 悲剧主人公当作自己而使情感得到净化。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阅读治疗的作用机理归纳为: 认同、净化、领悟。总之,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复杂的心理 活动,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锻炼器官的功能, 从而收到保健驱病的效果。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呼唤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入青年初期的大学生,由于经历相对简单, 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生存背景,有人称之为“门内人”;而另一方 面,当代大学生经历考学、生存、就业与社会竞争等多方面压力。因此,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时期,将是奠定人一 生发展的基础,之所以危机四伏,是因为大学生身心都处于剧烈变化与压力期。令世人瞩目 的“马加爵事件”留给人们太多的感慨,至今还令人深省。更令现代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 是,除了“马加爵事件”等少数的极端行为以外,在普通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 虚、压抑,其中一些人因悲观、失望、沮丧、烦恼、焦虑、紧张、抑郁、孤独、恐惧、敌对 等各种负面心理情绪和行为紊乱而导致休学、退学、自杀等现象不断加剧。据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生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占23.25%,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 来已达到30%,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人数还在以10%的速度递增。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全球 性的疑难问题。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及其他一些调查,可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如下估计 :①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在30%~40%之 间,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 碍为神经症性的情绪、人际关系和强迫倾向等障碍。②尽管大学生中存在如此普遍的心理障 碍问题,其中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许多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 和疾病,却不知道,或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和疾病,也不去或不愿去进行心理咨询和找心理 医生。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了解大学生心理困扰、求助 解决途径、寻找一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当务之急,图书治疗正是解决这 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3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疗法”方面的可行性
3.1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美国精神病专家高尔特指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 ,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同时,高校图书馆有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图 书管理人员,能熟练地对书刊进行分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形成体系,在具体治疗实践中 ,能对患者进行阅读指导。其中大量的心理学读物,如《大众心理学》、《青年心理》、《 心理世界》、《心理学》、《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中国青年》等都是 青年学生很好的读物,通过阅读这些心理专业期刊,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可从类似案例中明白 心理疾患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进行自我干预调适,扫除障碍。还有很多催人 奋进的人生哲理类期刊,如《中国大学生》等杂志。与期刊相比,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文献也 是经过精心挑选,对大学生帮助最大的有:心理学类书,如《大众心理学丛书》、《大学生 心理学》等。处世类书,如《卡耐基交际大全》等。名人传记类书,如《居里夫人传》、《 爱因斯坦传》、《贝多芬传》等。励志类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 苦难的历程》等。令人积极向上、爱国、健康、乐观的小说、诗歌、散文类书,如《青春之 歌》、《平凡的世界》、《舒婷诗选》等。同时,图书馆还有大量便于
携带的多媒体资源。
3.2 阅读疗法的形式优势易于被大学生接受

阅读疗法是以书为媒介,属“内隐性、保护性、诱发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符合大 学生思想“相对闭锁、独立自主”的心理发展特点,易于推行和被接受。图书治疗不受时间 和地点的限制,无顾虑、无强制性和无需付出任何代价,不担心泄密,易于推行和被接受。 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相对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一份来自常熟理 工学院的问卷调查显示:63.7%的大学生通常会以阅读图书的方式来解决心理困扰。
3.3 阅读疗法的“即时性”特点可以解决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欠缺

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 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 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而阅读疗法可以弥 补这一不足,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集的心理学著作和 文章中找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有些同学正是通过读书,取得了对心理医生的正确认识 ,从而鼓起去找心理医生的勇气。同时,阅读疗法不受时间限制,可以消除了高校心理咨询 工作的滞后性等缺陷。
3.4 图书馆的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宁静幽雅舒适、充满人文气氛的环境,体现人文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谐融洽 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气氛,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境,使压抑的心情、消沉情绪逐渐得到 化解,形成轻松愉快和好学上进的精神状态。
4 结束语

经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应积极开展这项工 作,这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良方。
[参考文献]
[1] 袁先林.对高校图书馆创建阅读治疗阅览室的现实性思考[J].情报探索,200 6,(2).
[2] 黄秋玉.“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J].浙江高校图书 情报工作,2007,(3).

相关热词搜索: 可行性 大学图书馆 疗法 探索 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