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全县党员干部抗洪救灾事迹

发布时间:2022-03-28 15:15:41 浏览数:

    6月中旬以来,**县境内持续遭遇强降雨,全县受灾农户6291户3.7万人,房屋倒塌203间,农作物受灾3.15万亩,损坏道路29.41公里,冲毁桥梁4座,发生地质灾害22处,直接经济损失4015万元。面对灾情,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奏响了一支“抗洪救灾交响曲”,党旗在风雨中格外红艳。

  靠前指挥,发挥领导干部“主心骨”作用

  
  灾情发生后,各级领导干部亲临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抗洪救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县委书记谭玉和第一时间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清塘、公安镇等乡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县长黄毅群冒雨深入**镇、红花镇、花山乡等乡镇的水库、学校、农村,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直各单位领导也分别到联系乡镇、村寨了解灾情,组织抗洪抢险和生产自救。各乡镇实行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层层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及时应对突发险情;各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帮助被困群众及时撤离、转移财产、安排生活。6月24日晚 ,暴雨如注,幸福冲水库水位不断上涨,可能面临险境,同古镇平竹村党支书黄宜明召集了10余名村民顶着狂风暴雨到水库进行监测巡查,身着雨衣,手拿电筒,眼睛时刻盯着自己的观测范围……直到危险远离群众。

   全力以赴,发挥各级党组织“顶梁柱”作用

   面对灾难,该县充分发挥“一个党组织就是一道铜墙铁壁”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真正成为抗洪救灾的坚强堡垒和中流砥柱。县公路、交通、建设等部门党组织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加紧对水毁道路、堤坝、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财政、民政、国土、气象等部门党组织紧急组织党员干部做好抗灾救灾物资的调拨、灾民的安置转移、对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排查和监控以及气象预警预报等工作;农业、科技、水果、烟办等部门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受灾村寨,指导村民对受灾农作物进行抢救抢种,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6月15日,**富江一桥河堤被暴涨的洪水冲毁,出现一道长达30米的决口,时刻危及过往群众生命安全。险情发生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党组成员火速赶往事发地点,拉好警戒线,预防围观群众进入警戒线发生意外,并实行党员干部24小时轮流守护。6月16日,花山乡中心校后山坡出现长约20米的裂缝险情,时刻危及师生及山上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该乡党委迅速组成30人的抢险突击队,动员学校师生提前回家,并连夜将山上8户23名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

 
  冲锋在前 发挥广大党员“突击队”作用

  灾难面前,广大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哪里有险情,哪里最艰苦,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全县成立了750名党员组成的29支抢险队伍,深入受灾一线,紧急抢险筑堤,迅速转移群众,妥善安排群众生活,并对水库、大桥、过水路面、河堤等进行安检,筑成抗洪救灾“防护墙”。6月14日晚,暴涨的富江河水将担负着贵广铁路**段建设物资运输和2000多名村民出行的一座120余米铁制便桥冲垮。险情发生后,**镇升平村党支书冯凤高立即赶往事发现场,拉好警戒线,并召集6名村干部,冒着风雨24小时在桥头轮流守护,预防不知情的过往群众掉进江中。6月15日晚,发展网箱养鱼的一蒋姓渔民在富江江心的渔船上被困,随时有生命危险。县消防中队接警后立即奔赴现场展开施救,由于水流湍急、江面黑暗、相隔甚远,消防战士多次打出“绳枪”却无法挂靠渔船,情况非常危急。这时,消防中队队长助理廖志刚主动请缨,沿着被洪水冲撞得摇摆不停的渔船慢慢贴近被困渔民的渔船,几经周折终于把救生衣和绳索传递到被困渔民的手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施救,渔民成功脱险。据统计,全县已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170人,累计发放救灾款及物资200多万元。

 

相关热词搜索: 抗洪 救灾 全县 党员干部 事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