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蔬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张万全 (云南省怒江州经济作物管理站,云南 怒江 673100) 摘要:随着怒江州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州府六库镇和各县城郊蔬菜基地大幅减少,新的大规模蔬菜基地尚未建设完成,蔬菜生产、供应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文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在对怒江州蔬菜生产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实现本州蔬菜自求平衡出力。 关键词:蔬菜生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41-2 0 前言 怒江州位于云南西北部,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和贫困“五位一体”的全国仅有的傈僳族自治州。东连迪庆州、大理州、丽江市,西邻缅甸,南接保山市,北靠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国土面积14703km2,州府座落在泸水县六库镇,距省会昆明573公里,辖贡山、福贡、泸水、兰坪四个县,耕地面积73万亩(水田10万亩、旱地63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水利化程度仅为27%。现有耕地中,坡度大于25°以上的耕地占76.6%,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州。 1 怒江州蔬菜生产现状 2008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为10.33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14%,总产量7.04万吨,占全州年需求量(23.5万吨)的30%。 1.1 怒江州各县蔬菜产销情况 综上所述,怒江州目前虽然加大了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固定耕地面积少,加上没有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仍处于零星、分散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的现状,怒江州依然是云南省内蔬菜紧缺的州市之一。 2 存在的问题 2.1 蔬菜生产基地不足 怒江州府六库镇,是怒江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流集散地,随着城镇建设发展,原有的蔬菜基地消失,随着流动人口增加,导致自给能力下降。各县情况同样如此,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致使原有耕地资源大面积减少。 2.2 资金投入有限 蔬菜生产是一个关系着千家万户,城市正常运转的行业。与干部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我州特殊的地理环境,财政自给能力较弱,地方政府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蔬菜生产之中,依靠上级部门的扶持,每年投上几万元,那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3 缺乏专业的批发市场 六库清早的蔬菜交易,只能在街道上进行,菜农不可能既租地种菜,又摆摊卖菜,只能搞批发,遇上刮风下雨十分辛苦,且不一定取得理想的价位,通过辛勤劳动、投入肥料、种子,生产出来的蔬菜只是几毛钱一斤。六库的市场是小而全,只要什么品种一少,价就上去了,什么品种多一点,就只能贱卖了。 2.4 农用物资经营杂乱,服务措施不到位 农药、化肥、地膜、薄膜,由农资公司专营,光卖产品不作使用技术培训;要的买不到,不要的又很多,农资产品供需矛盾突出,蔬菜种子现由个体经营,种子质量无法保证。 2.5 农药残留危害不清 目前怒江州没有条件对蔬菜交易市场进行市场准入制。具体残留程度数字无法搞清,但这又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事项。 3 发展蔬菜生产的对策 3.1 政府搭桥、企业唱戏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蔬菜生产依托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来运作,由企业来投资、生产和销售。达到政府引导,职能部门服务,农民或菜农参与。使蔬菜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2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资经营配套服务 积极向省级部门争取蔬菜建设的项目资金,项目一定几年,通过逐步加大投入,提高蔬菜生产配套设施,地方财政也要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专项用于扶持蔬菜生产。农资部门要紧密地和农业部门协作好,服务跟着项目走,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进行农资需求调查,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经营思路,提高服务水平。 3.3 搞好蔬菜生产规划,建好批发市场 根据贡山、兰坪县上报资料:贡山县拟于2009年建立1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其中丙中洛乡25亩,捧打乡15亩,茨开镇25亩,普拉底乡15亩,独龙江乡20亩,总投资50万元;兰坪县拟于2009年建立20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县城郊区500亩,金顶200亩,通甸400亩,河西150亩,啦井150亩,营盘150亩,石登150亩,中排150亩,兔峨150亩,总投资80万元。建议各级政府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在怒江州四县县城建立专业的蔬菜批发市场,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 3.4 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蔬菜,降低农药残留 蔬菜生产必须要与畜禽养殖、沼气池的建设、厕所修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照“三位一体”的方针建设,做到“烂菜叶喂猪-猪粪进沼气池-沼渣、沼液做蔬菜的肥料,沼气用于照明、烧水、做饭”,形成良性循环,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大力推行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规程操作,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心,保障人民的健康。 3.5 落实汽车、农机耕具的补贴,服务蔬菜生产 截至目前,国家对农机补贴已实行多年,但专门对蔬菜种植专业户进行补贴还没有,因此建议对蔬菜种植专业户进行耕具的农机补贴,以减少他们的劳动量,同时也体现政府对蔬菜生产的扶持,使之更快更好地进行蔬菜生产。 3.6 农技部门要加强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 农技部门要与蔬菜生产专业户、重点户紧密联系,及时把蔬菜的市场新信息,新品种、新技术提供给农户,定期对蔬菜专业户进行种植培训,使菜农真正从蔬菜生产中得到收益。 4 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蔬菜生产,实现供求平衡,只有突出企业化、市场化运作,依托龙头企业,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扩大蔬菜基地建设规模,强化农用物资和生产技术服务,建好批发市场,增强市场拉动产业能力,最终实现供求平衡,周年价格相对稳定的目标。同时,要建立检测机构,常年对蔬菜进行检测,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金华.怒江农牧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 [2] 张平.云南农业教育探索与研究[M].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4.3. [3]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 [4] 孟丽,薛香.塑料大棚葱蒜类栽培136问[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 作者简介:张万全(1968-),男,云南省怒江州经济作物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相关热词搜索: 存在问题 对策 蔬菜生产 现状 怒江州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