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供借鉴
2 2 篇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供借鉴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舆论随之孕育而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官”与“民”互动交流的新模式,“网络问政”骤然兴起。置身于网络舆论的新时代中,作工作人员,能否正确应对网络舆论,不仅关乎自身的形象,同时也关乎的形象。
一、了解互联网是正确应对舆情的基础 一要加强学习。了解并掌握互联网的一些基础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一些基本技巧。二要了解网络舆论。要看得懂网络舆论,知晓网络语言的基本含义。能对网络舆论的性质作出基本的判断,正确区分出一般网络舆论、网络群体的事件、网络谣言。知晓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网络舆论产生的载体,网络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三要了解并掌握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基本的技巧。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观点时要进行充分的思考,不成熟的不讲,不合理的不讲。
二、提升网络技能是正确应对舆情的条件 网络舆论虽然产生并流传于网络上,其根源还在现实生活。因此,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加强日常工作的处理是重要一环。首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要对时代背景有基本的判断,准确的理解并掌握上级的精神,不说、不做与时代精神、发展趋势和上级精神相违背的话、相违背的事;对所主管或分管的工作了然于胸,不说外行话;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说与自己身份不符的话;时刻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说与党的基本政策、基本信仰相违背的话;不断的聆
听并吸收群众意见,尊重民意,不说“雷人”的话。其次,要创新政府新闻机制建设。包括建设好并充分发挥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堵死流言产生的现实途径;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对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释疑答难;加强与网友的沟通,采取“做客”、与网友网上聊天等形式,主动的说明问题;加强政府网络平台的建设,主动设置话题,主动的引导网友。五要加强网络信息的回应工作。第三,要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公开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决策的结果,并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第四,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督机制。针对一般性的网络舆论,要知晓,能判断,有回应。要特别注意网络群体的性事件的监控,对网络群体的性事件要做到有预案、有应对、有措施。
二、提高应对能力是正确应对舆情的方法 应对网络舆论要注意方式方法,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这是应对网络舆论的落脚点。对网络舆论,特别是网络群体的性事件,一定要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应对,不能拖拖拉拉。坚持开放的原则。网络在上达民意、公开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重要。网络已成为作为社会公众一部分的网民群体最为直观、便捷、互动、顺畅的参政议政平台,要让网友充分的发声,这既是政府的职能之所在,也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坚持包容并蓄的原则,对于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吸收,一时做不到的,吸收不了的,要进行充分地、合理地解释,解释要尽量做到详细,不但要讲清楚为什么没有采纳,而且要讲清楚在什么条件下、经过多
长时间会采纳,同时,还要讲清楚已经或即将采取的具体措施;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情绪有着自身的特点。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事件形成的助推器、社会情绪的“集散中心”和相互“传染”的“放大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本文通过对舆情处置的背景进行分析,对舆情应对及处置策略进行研判,旨在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提供更为有效的处置方法,提高舆论的引导力。
一、舆情处置的背景 根据 2007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什么是舆情?“舆”就是公众,舆情就是指公众的态度、意见和情绪,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寻求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网络舆情处置面临挑战。
随着社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引发的舆论空前活跃,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非理性和情绪性言论在网络上蔓延,舆情处置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动摇了以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为信息发布主体,主流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社会公众为受众的信息传递方式。一般情况,舆情信息率先在微博平台快速扩散,网民反映强烈,随后微信公众号的观点有效地助推舆情发酵。信息与观点在微博与微信平台间反复呼应、相互映照、相互刺激。然而,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功能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不仅弱化了主流媒体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功能,而且导致各种非官方信息在缺乏监督的新媒体平台上迅速扩散。
(二)网络舆情影响力增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逐渐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信息传播参与者。他们可以自主地在网络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传递有关信息,形成规模化、集中化的交流讨论声势。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网民情绪化导致的舆论扩散极快,并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直接导致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带来网络舆情。产生网络舆情的主要起因有突发性公共事件、政府部门的政策或行为、公众人物的不当行为或言论、利益群体的网上诉求。
2019 年就发生了诸多的舆情案例,如“云南李心草死亡事件”“云南一深度贫困县花 2 亿元修建一所中学事件”“女网红进入桂林航空机长驾驶舱事件”“江苏响水化工企业爆炸事故”“汉堡王鸡肉汉堡广告涉嫌歧视事件”“湖南滴滴司机遇害案”等。
二、舆情应对及处置策略
笔者认为,应对网络舆情首先要开展好舆情监测,收集梳理好相关信息,其次要通过舆情调查,深入分析研判,最后要迅速形成统一的口径,积极组织材料信息回应网民。
突发事件舆情处置预案要明确工作机构,根据需要设立新闻应急办或临时舆情处置机构,明确工作机制和流程、责任、措施等等。信息发布是处置舆情重中之重的环节,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信息发布,往往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特别是业务主管部门要主动和宣传部门商量确定信息发布口径,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布口径还要报经当地党委、政府研究确定。发布的信息必须包括发生了什么,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做什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还要表明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态度,表明对受害者的关心和坚决查清事实的决心。
如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云南省大理市发生的“截留”防疫口罩一事就引发不小的网络舆情。一时间,《大理你“欠理”了!》《大理不讲理!“截胡”口罩无义又违法》等等各种信息、评论占据了网络空间,并在特殊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声势。怎么办? 2 月 6 日下午,大理市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截留”口罩一事回应社会关切。会上,大理市首先通报了相关情况,用异常诚恳的态度,对社会各方进行了公开道歉,并表示将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暂扣口罩予以全部放行退还。这一通报内容,看起来已经对社会公众回复得很完整了,但部分网民还持有观望态度。
当晚,大理市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应急征用口罩处置工作的进展通报》。《通报》显示,为及时做好应急征用口罩的处置工作,大理市立即成立了工作专班,迅速落实情况,对已经使用且与重庆方达成补偿协议的 267 件口罩,已兑付应急征用补偿款99.03 万元,其余款项当日内可兑付完毕。针对在本次事件中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已及时作出了处理决定。自此,大理“截胡”口罩事件舆情获得迅速降温,直至平息。
按常理,网络舆情处置要把握好快速发声、换位思考、人文关怀、查处谣言“四原则”。快速发声要掌握处理问题的时机和节奏,坚持快说事实、慎说原因,既要第一时间、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发布信息,又要为突发事件舆情的后续处置和信息发布留有空间和余地;要站在社会公众和媒体的角度,了解他们关心和想知道的信息,选准合适的关注点,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在 2019 年年末,一张涉嫌拐卖儿童案“梅姨”的新画像通过各级媒体发布后,引发全社会关注,网络热度呈现井喷态势,4 个小时内即达到舆情峰值。事件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家长的恐慌,并给一些与画像相似群众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大量网民质疑:“梅姨”是否存在?长像如何? 据媒体报道:主侦“张维平拐卖儿童系列案”的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主办民警表示,“梅姨”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 2017 年初,当时警方抓获了张维平团伙。据张维平供述,其拐卖的 9 名儿童均通
过一名被称为“梅姨”的女子介绍和联系转卖。为核查“梅姨”情况,广州警方根据张维平的描述绘制了第一张“梅姨”模拟画像,并于2017 年 6 月公开悬赏征集举报线索。应被拐儿童家属多次要求,2019年 3 月,模拟画像专家对“梅姨”进行了画像。经张维平辨认,第二张画像与“梅姨”相似度不足 50%,且与第一张画像差异较大。警方表示,社会公众对所谓“梅姨”的信息不必恐慌,欢迎各界人士积极提供相关线索,协助警方尽快破案。此报道一出,真相大白,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
三、谣言的处置 很多时候,每逢大的突发事件发生,必然会伴随着各种谣言的出现。如何及时查处谣言,最大程度压缩谣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突发事件舆情处置的重要环节。网络谣言会损害政府的名誉,侵犯公民声誉和合法权益,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应对网络谣言的方法包括组织相关部门及时发声,让权威信息占领传播渠道,针对网民关注的信息持续不间断地发布有关情况,并及时查处不实信息,及时辟谣。这就要求网络舆情处理人员一定要克服胆怯心理,勇敢面对复杂的舆情形势,保持冷静,及时启动预案,有序处置。
互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网络舆论这个“自由超市”也会给人们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建立
舆情处置预案,设立机构,积极引导,统一口径发声,提供人文关怀,合理有效开展舆情监控,及时查处谣言,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热词搜索: 舆情 突发事件 预案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警察学院渉警舆情监测技能竞...2021-08-27
- 中学疫情舆情处理方案2021-08-27
- 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2021-08-27
- 小学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2021-09-06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2021-09-06
- 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2021-09-06
- 保险公司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处...2021-09-06
- XXXX大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2021-09-06
- 网络舆情工作总结2021-09-08
- 公安局20xx年突发事件应对工...2021-08-28
- 处置校园重大突发事件预案2021-09-06
- 如何处理突发事件2021-09-11
- ****收费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2021-09-14
- 浅谈处理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2021-09-22
-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21-09-26
- 乡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2021-10-12
- 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实施预案2021-10-19
- 论学校突发事件的防范、责任...2021-10-21
- 塑件化工厂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预案2021-11-05
- 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2篇2021-08-27
- 应急处置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2021-08-27
- 年XXX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21-08-27
- 年XXX幼儿园食品安全预案方案2021-08-27
- 双节期间事故急救预案2021-09-19
- 高校后勤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2021-09-23
- 校园暴力预案2021-09-28
- 学程导航设计预案2021-09-28
- 危险化学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2021-09-29
- 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