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抗疫“她力量”:李兰娟等女性人物素材

发布时间:2021-09-06 00:18:31 浏览数:

 抗疫“她力量”:李兰娟等女性人物素材!

 科技创新的高地上,有她们树起的旗帜 大国重器的精密中,有她们精心的传承 留守儿童的期盼里,有她们无微的关怀 病患弱者的微笑中,有她们付出的爱心 脱贫致富的大山里,有她们浓情的乡恋 刺破罪恶的利剑上,有她们无畏的气魄 新冠肺炎的战疫上,有她们直前的勇气!

 她们,把个人梦想融入了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用新时代女性的力量,连接起奋斗的篇章。如何以女性的榜样力量不断彰显时代的进步,这既是一道命题,也是一个话题。高考作文,不可辜负“她力量”。本条素材,将为你介绍那些奋战在一线抗疫战斗中的“她力量”。

  “国士无双”李兰娟:

 最大的快乐是把人救回来

 疫情爆发后,有两个名字开头的热搜我是必点的,一个是"钟南山院士",一个是"李兰娟院士"。前者总能为防治疫情给出准确建议,后者则往往带着抗疫方面的好消息。

 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73 岁的李兰娟早年差点与医学擦肩而过。

 1962 年,成绩优异的李兰娟因为付不起学费被迫辍学,老师实在不忍放弃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奖学金的加持下,才顺利读完初高中。

 毕业后的李兰娟被乡里安排做代课老师。教书三个月后,乡民们都希望她“弃笔从医”,于是她当起了“赤脚医生”,开始奔走在乡里,四处采集草药,为乡亲治疗一些小毛病。全村 400 多户人家,只要哪家有人生病,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深更半夜,李兰娟都会上门诊治。有一次,村里年轻媳妇分娩,李兰娟也硬着头皮当起了临时“产科医生”。

 1970 年,当了两年赤脚医生的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科,从此成为正式的医生。

 上世纪 80 年代,重型肝炎肆虐中国,病死率高达 80%。医者仁心的李兰娟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作为医生,她还常常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

 有一次,一个重症病人大出血死去,由于满身是血,连家人都不敢靠近。李兰娟主动上前帮忙整理遗体,却意外被遗体衣服上的勾针戳破了手指,她立刻将血挤出,并及时打预防针,才避免了感染。

 1986 年,她决定成立自己的团队,专门研究人工肝。有关部门表示支持,给了一个“青年科研经费”,起步资金只有 3000 元。

 那时李兰娟还不到 40 岁,拿着捉襟见肘的经费,还要应对国内外诸多专家的质疑……花了十年时间,人工肝技术终于成功研制。

 和如今一些拿到一手数据马上去发论文的学者不一样,人工肝技术研制成功后,她甚至没有申请什么专利,而是选择毫无保留地把这门技术分享给了全国的医生。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爆发,73 岁的李兰娟迅速带队驰援武汉。对于亲友的担心,她说:“我还有口罩,我懂得怎样隔离,懂得怎样防护,我还要到医院去。”

  “雷霆少将”陈薇:

 和“魔鬼病毒”斗了二十年

 “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我们的战场”,陈薇是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疫情发生后,陈薇率团队迅速进驻武汉,进驻不久就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

 现实生活中,陈薇和埃博拉病毒也有二十年的斗争经验。

 1988 年,陈薇从浙江大学生物化工毕业之后,因为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清华继续攻读相关专业,这时的陈薇还是喜欢文学和跳舞的文艺女青年。

 硕士毕业时,因为一次去军科院取抗体的机会,军科院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尖端课题吸引了她,她选择放弃之前签约的大公司转投入军科院。

 看起来斯文温柔的陈薇,却醉心于各种“魔鬼”课题,专门研究天花、炭疽、埃博拉这些让人闻风丧胆的烈性病毒。

 科研成果让人欣喜,但科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更多是孤独与困难,而陈薇就这样和“魔鬼病毒”、“孤独、困难”斗争了二十多年。

 因为有着雷霆一般的行动力,负责生物安全的陈薇一直坚定地站在各类疫情的前线。

 03 年狙击非典,陈薇所在的研究所不仅率先发现和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还发现他们研究的一种干扰素可能对预防非典有用。

 为了研究这种干扰素的效果,陈薇在负压实验室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少吃饭、少喝水,甚至用上尿不湿,只是为了在实验室里待得更久,更快地确认效果。

 临床实验需要与病毒进行大量接触,很快陈薇也被隔离了起来,100 多天没见到她的家人只能从电视节目上短暂地看到她。

 在这之后,几乎每一次重大危机事件,都能看到陈薇英姿飒爽的身影。

 2008 年 5 月,汶川地震发生,陈薇前往汶川一线灾区进行防疫工作;8月,她又迅速加入“奥运会安保”小组,成功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现在,陈薇又赶到武汉一线继续狙击疫情,她的出现,就是一种极大的信心和安全感。

  “白衣天使”宋彩萍:

 永远在抗疫第一线

 前几日,你的微信有没有被这张图片刷屏?2015 年 2 月,参加埃博拉战斗回来的宋彩萍,和 11 岁儿子紧紧相拥的照片让无数人泪目;5 年之后的除夕夜,宋彩萍再出征驰援武汉,儿子已经比她高出一个头了,没有大多语言,依然是一个大大的拥抱。主人公是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护理部主任宋彩萍。

 阿里巴巴 13 名女性合伙人:

 捐赠了 1000 万人民币

  2 月 2 日,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官方微博、头条发布公告,宣布捐赠1000 万元人民币设立“湖畔魔豆抗疫项目专项资金”,用于解决紧急阶段疫情定点医院相关医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家属的餐饮及生活保障等问题。同时,湖畔魔豆还联合饿了么成立“抗疫特别行动小组”,全力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疫工作。

 该基金会由阿里巴巴 13 位女性合伙人共同发起成立,公告发出后,包括 Lazada 董事长彭蕾、B2B 事业群总裁戴珊、阿里巴巴 CFO 武卫等多位阿里巴巴女性合伙人纷纷转发,并叮嘱白衣战士们好好吃饭,“你们守护病人,我们守护你”。

  还有,很多很多……

 这段时间,在全国各地的抗疫定点医院里,许多护士相约剪发。

 因为剪短头发,她们可以更快穿防护服救人,也可以减低感染风险。武汉协和的护士长葛琳还说:“现在也没时间天天洗澡洗头发了”。

 剪掉长发,卸掉淡妆,戴上口罩,她们的脸被金属条勒出一道道血痕,但美丽依然。

 而比女护士们更“不爱美”的,或许是火神山医院那些女性建造者。

 工人、包工头到材料员、专家……现场口罩安全帽一戴,扛上铁锹铁镐,根本没人分得清男女,个个都是“女汉子”。

 女工人没有一个个报出自己的名字,但有人说:“我们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光。”

 无论是女工还是女医生,无论是女企业家还是女歌手,每一份力量都闪亮耀眼,她们都是我们的战士,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女主。

 |

 |

相关热词搜索: 素材 力量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