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血液复习题(1)
血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 白血病:
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减少。
2、 恶性组织细胞病:
单核-吞噬细胞 系统中,组织细胞呈异常,弥漫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进行性衰竭为特征。
3、 凝血酶原:
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血液凝固因子之一,存在于血浆中,亦称第II 因子。生成时需维生素 K 参与,可用 BaSO 4 吸附。
4、 干抽:
指非技术错误或穿刺位置不当而引起的多次、多部位抽不出骨髓液或只得到少量血液。
5、 再生障碍性贫血 :
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功能障碍或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的一类贫血。
6、 蛋白 C 系统:
是一组生理抗凝血物质,由蛋白 C、蛋白 S、TM、和 EPCR 的统称,具有抗凝作用(ACP 抑制物组成)。这一组对血液凝固起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在被凝血酶激活后互相协调地发挥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的 20%左右。
7、 血小板聚集功能:
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附形成的血小板团的功能。
8、 霍奇金病:
是恶性淋巴瘤的一类。肿瘤组织的细胞成分复杂,具有特征性的 R-S 细胞,此外还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纤维细胞等。根据病理组织学特点,本病分为四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耗竭型。
二、填空题:
1.人类胚胎期的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脏造血期、骨髓造血期三个期。
2.骨髓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血液系统 疾病诊断 、疗效观察 的重要手段之一。
3.由于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
G6PD 。
4.对维生素 K 依赖的凝血蛋白有
PC
、
PS 、 TM
和 EPCR
。
5.G6PD 缺陷症患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
降低
(增高/降低)。
6.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
外 (外 / 内),其红细胞主要在 巨嗜细胞内 被破坏。
7.成人主要的血红蛋白是以
两条 a 链 和 两条 b 链 链组成的 HbA
。
8.骨髓涂片中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三系百分比总和可占有核细胞的 95%以上。
9.白血病 FAB 分型是依据 骨髓细胞形态学 最主要依据,FAB 分型提出以原始细胞≥ 30
%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以原始细胞形态学特征,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
髓细胞
白血病两大类。
10.Ph 染色体是
慢粒
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检测率可达 90~95
%,其中绝大多数典型易位即
t(9;22)(q34;q11) 。基因分析 95
%以上患者可见 bcr/abl
融合基因的存在。
三、选择题 1.非特异性颗粒用常是指 C A.中毒颗粒 B.中性颗粒 C.嗜苯胺蓝颗粒 D.嗜酸颗粒 E.嗜碱颗粒
2.慢性淋巴细胞大部分为 B-细胞性,标记可见 CD19、CD20、CD21、CD24、HLA-DR 表达。另可见下列哪个标记表达 C A.CD3
B.CD4
C.CD5
D.CD7
E.CD8
3.诊断 M1 时的原始细胞比例达 92%的分类计数含义是 E A.原始粒细胞
B.原始单核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原始细胞在 ANC 中比例
E.原始细胞在 NEC 中比例 4.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 C A.出血
B.发热
C.血栓
D.浸润
E.贫血 5.以早幼粒异常增生为主的急性白血病是 D A.M0
B.M1
C.M2
D.M3
E.M4 6.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原始细胞呈 CD7、CD3 和 CD5 高表达,应考虑为 D A.ALL-L1
B.ALL-L2
C.AML-M1
D.T-ALLE.B-ALL 7.WHO 造血系统疾病诊断标准中,急性白血病的病理细胞要求达到 C A.5%
B.10%
C.20%
D.30%
E.50% 8.巨核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表达是 D A.CD13
B.CD14
C.CD19
D.CD41
E.CD68 9.临床发现绿色瘤对于何项白血病有诊断意义 C
A.CLL
B.CML
C.AML-M1
D.AML-M2
E.AML-M3
10.比较容易出现“干抽”的白血病是 E A.AML-M1
B.AML-M3
C.AML-M4
D.AML-M5
E.AML-M7 11.胚胎造血过程中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是 A A.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B.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 C.红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 E.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巨核细胞 12.原发性再障骨髓像检查不可能出现的改变是 D
A.骨髓增生活跃
B.巨核细胞减少
C.粒红比例下降
D.粒细胞系统成熟停滞于原始阶段
E.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及网状细胞增多 13.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脾也不肿大,下列最佳选择是 A A.再障
B.慢粒
C.骨纤
D.多发性骨髓瘤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4.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 D
A.胞体大,一般核浆比例大
B.细胞核内可见明显核仁
C.胞浆中一般无颗粒
D.核染色质均匀,浓集
E.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 15.核圆形,居胞体中央,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浆呈嗜多色性,该特征符合 CA.原始红细胞 B.早幼红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网织红细胞
16.不具备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是
E
A.中幼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早幼红细胞 E.晚幼粒细胞 17.女性,32 岁,2 年来下肢反复出现瘀点,间有鼻出血及牙龈出血来门诊检查。体检:下肢散在紫癜和瘀斑,肝脾不肿大 ,化验:Hb110g/L,WBC5.1×109/L,BPC35×109/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 296 个/全片,其中颗粒型占 90%,血小板减少发生机制是 D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消耗过多
C.血小板释放减少
D.血小板破
坏过多
E.血小板分布异常 18.下列与血小板粘附功能有关的一项是 C
A.—血小板球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D.肌球蛋白
E.肌动蛋白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血液中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共有 14 个 B.BaSO4 吸附血浆中无因子 II、VII、V、VIII 等 C.目前认为体内血液凝固的主要机制是从因子 XII 的激活开始的 D.没有钙离子血液就不能凝固 E.因子 XIII 的主要作用在于降解纤维蛋白原 20.下列属于血管内溶血的疾病是 D A.α-地中海贫血
B.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贫
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D.PNH
E.β-地中海贫血 四、问答题 1 .PT 、KPTT 、TT 测定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PT 测定的原理:在受检的血浆中加入组织浸出液(富含组织凝血活酶)和适量的 Ca2+,观察凝固时间。临床意义:延长见于 II、V、VII、和 X 的单独或联合缺乏或明显降低。肝病及 DIC。缩短见于 DIC 的早期及高凝状态。用于口服华法令的监测 2.DIC 诊断常用的检测指标?
Plt 计数:<100×10 9 /L;
PT 延长>正常对照 3s; APTT 延长>正常对照的 10s;TT 延长>正常对照的 3s; Fg<1.5g/L;AT<75%;FDP>10mg/L; DD>0.25mg/L;破碎红细胞>2% 3 .试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传单 :由 EB 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
实验室检查 1.血象:起病一周内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即止逐渐增高。WBC:10~30x109/L
DC LC>50%,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增多。2.骨髓象:通常无特征性改变,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可以增加,出现一定量的不典型淋巴细胞,不如血象明显。粒系、红系、巨核系无明显变化。3.微生物检查:EBV 分离培养困难
血清试验:(1)嗜异性凝集试验(2)鉴别吸收试验(3)单斑试验(4)EVB 抗体测定 4 .试述纤溶系统的组成?
5 .试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2 一般无肝脾肿大。3 骨髓至少 1 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4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 PNH、MDS-RA、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白血病等。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6.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细胞形态可分为那几型,并简述其形态特点。L1
以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染色质较粗,核仁小不清,胞质量少。
L2
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染色质较疏松,核仁较大,1 至多个,胞质量中等。
L3
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染色质细点状均匀,核仁 1 至多个且明显,胞质嗜碱空泡易见
7. . 何谓溶血性贫血,如何从实验室角度诊断地 中海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率增加,超过造血器官的代偿能力是所发生的一类贫血。实验室诊断地中海贫血7项指标1.一般检查:血象,小细胞低色素,靶型红细胞多见,网织红增加。骨髓象,增生性贫血象,铁代谢测定,SISF 正常或升高2.脆性试验3.抗碱血红蛋白测定4.血红蛋白电泳5.异丙醇沉淀试验6.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7.PAGE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
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
减少。
6.蛋白 C 系统包括蛋白 C、蛋白 S、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细胞蛋白 C 受体组成。
7、指由血小板糖蛋白 IIb/IIIa、Fg、Ca 离子介导的血小板之间的黏附反应。
二. 1、人类胚胎期的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脏造血期、骨髓造血期三个期。
2、传单临床表现三联症是指 发热、 咽峡炎 、 淋巴结肿大 。传单患者血清中
存在三类抗体分别是自身抗体 、 嗜异性抗体 、 抗 RB 病毒抗体 。传单患者外周血可见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及出现异淋。
3.疾病诊断
疗效观察
4、开放管道系统、致密管道系统
11.骨髓涂片中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三系百分比总和可占有核细 胞的 95%以上。
12.白血病 FAB 分型是依据
骨髓细胞形态学
为最主要依据, FAB 分型提出以原始细胞≥
30 %为急性白血 病的诊断标准。以原始细胞形态学特征,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
淋巴细 胞 白血病和急性 髓细胞 白血病两大类。
13.Ph 染色体是 慢粒 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检测率可达 90~95
%,其 中绝大多数典型易位即 t(9;22)(q34;q11),。基因分析 95
%以上患者可 见 bcr/abl 融合基因的存在。
问答题:
1、PT 测定的原理:在受检的血浆中加入组织浸出液(富含组织凝血活酶)和适量的 Ca2+,观察凝固时间。临床意义:延长见于 II、V、VII、和 X 的单独或联合缺乏或明显降低。肝病及 DIC。缩短见于 DIC 的早期及高凝状态。用于口服华法令的监测。
2、Plt 计数:<100×10 9 /L;
PT 延长>正常对照 3s; APTT 延长>正常对照的 10s;TT 延长>正常对照的 3s; Fg<1.5g/L;AT<75%;FDP>10mg/L; DD>0.25mg/L;破碎红细胞>2% 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形态可分为那几型,并简述其形态特点。
L1
以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染色质较粗,核仁小不清,胞质量少。
L2
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染色质较疏松,核仁较大,1 至多个,胞质量中等。
L3
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染色质细点状均匀,核仁 1 至多个且明显,胞质嗜碱空泡易见
相关热词搜索: 复习题 历届 血液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必修四语文期末复习题.doc2021-08-27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习题暨期...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城...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企业信...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务员...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光纤通...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财务报...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操作系...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2021-08-27
- 公安机关禁毒民警任职资格考...2021-08-27
- 历届计算题2021-09-05
- 历届奥运会简介2021-09-06
- 历届中学同学聚会方案2021-09-06
- 【历届主题】国家宪法日2021-09-06
- 县委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86周...2021-09-19
- 小学百年校庆致历届校友的一封信2021-10-04
- 简析血液病感染患者的疗效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