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写历史,写经历,写风骨,写评价

发布时间:2021-09-06 01:04:49 浏览数:

 写历史,写经历,写风骨,写评价 ——以《邓稼先》为例的人物传记写作指导课 嘉善县泗洲中学 邱雨馨 教学目标:(一)了解人物传记的概念; (二)走近人物,按步骤学习写作人物相关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风骨、自评他评; (三)感受人物风骨,学会塑造人物。

 教学重难点:学习根据历史、经历、风骨、评价四个方面来阅读、写作人物传记。

 教学模式:教授方法、自主阅读、小组互读、师生共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诵配乐音频、邓稼先生平经历的图片。

 课时数:1 课时。

 教学流程:

 一、

 传记 概念

 人物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再现人物的经历,刻画人物的性格,体现了作者的态度及评价。

 从人物传记的概念出发,根据“历史,经历,风骨,评价”四个方面,学习如何写作人物传记。

 二、

 分步阅读 与写作 指导

 (一)

 学写 历史 (文章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找出历史背景:最黑暗最悲惨、任人宰割、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2.对比阅读,感受历史黑暗 (1)只.举 1898 年为例: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 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 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 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 年,后者“租借”99 年。

 (2)举 1898 年为例: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租借了中国很多..领土。

 (二)

 学写 经历 (文章第二部分)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梳理时间、事件,了解邓稼先的生平经历。

 3.学生畅谈读后感受。小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对比:我国成功研制出两弹的时间 VS 其他国家 (1)其他国家研制情况: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科研队伍仅诺贝尔奖得主就有 14 人。

 邓稼先在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又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 2 年零 8 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 8 年、美国用 7 年、苏联用 4 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2)提问:

 ①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研制情况相比,有何区别?(科研队伍;时间)

 ②为什么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我国研制速度却快?(信念;毅力;敬业的人……)

 5.小结:我国之所以能走出黑暗的历史,在世界之林扬眉吐气,正是因为有邓稼先这样的为国无私奉献的人。

 (三)

 学写 风骨 (文章三、四、五部分)

 1.自主阅读:做圈点批注,用如下句式回答:

 “从

  中,我读到了

 的邓稼先”。

 2.小组讨论:组员交流心得。要求人人参与,每小组推荐交流代表。

 3.班级交流:小组代表分享交流体悟,老师引导阅读与理解。

 (1)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忠厚平实、没有私心的邓稼先,是适合我国国情,深得民心的领导人才。

 (2)民族感情?友情? 提问:①杨振宁收到证实信后有怎样的反应?(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整容)②杨振宁说他“始终想不清楚”,我们能不能帮他想清楚?(两种感情兼有,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感到骄傲)

 全班有感情朗读本段,体会这份复杂而深厚的情感。

 (3)“我不能走” 环境描写:①马革裹尸;②引用的《吊古战场文》;③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⑤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⑥意外总是不能避免的。

 环境描写的作用:体现工作环境的恶劣、艰险,突出邓稼先为国家利益而不计个人安危的奉献精神。

 男生有感情朗读《中国男儿》歌词,女生评价。

 (四)

 学写 评价 (第六部分)

 老师配乐朗诵,PPT 图文播放播放邓稼先的一生。

 (五)写作训练:请运用本课时学习的写作知识,写一则人物传记,可以尝试写一写身边的人,如亲人、朋友、老师等。

 三、

 巩固方法与总结

 请一名学生总结人物传记写作法。

 我们通过读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读他的生平经历,读别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精神,他的风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一个人,并从他的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为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引航!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善于观察与积累素材,在写作中学会如何运用已学知识来写作人物传记。

 推荐阅读: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相关热词搜索: 风骨 经历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