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课题: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五)——中国共产党风雨历程

发布时间:2021-09-08 00:39:12 浏览数:

 课题: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五)

 ——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教学目标:

 综合复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要梳理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旨在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建立的?【1921 年 7 月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会议,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2、请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哪些艰苦而又卓越的斗争呢?待学生回答后导入课题。

 二、 专题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繁荣富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指导复习

 (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 1、时间:1921 年至 1949 年。

 2、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奋斗,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3、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寻找革命道路的斗争史 (1)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4)建立井网山革命根据地。

 (5)红军长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千カ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一—全面抗战的斗争史 (1)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和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草命军新编第四军。

 (3)合作抗日: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4)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5)抗日战争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5、解放战争:争取光明前途一一解放全中国的斗争史 (1)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2)国民党发动内战: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国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刘邓大军提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カ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5)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49 年 10 月 1 日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推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1954 年、第一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民共和国売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向社会主义业化迈进。

 (8)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失误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导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严重的

 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 年 12 月,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改革开放的探索 (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工衣业生产的发展。

 (2)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理论创新一一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 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 年 7 月,上海) (1)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日标是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 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

 2、中共ニ大(1922 年 7 月,上海) (1)主要内容:大会重中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遵义) (1)主要内容: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徳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中共七大(1945 年 4 月,延安) (1)主要内容: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数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意义:这次会议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觉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5、中共八大(1956 年,北京) (1)主要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不盾,酒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6、中共十一属三中全会(1978 年 12 月,北京) (1)主要内容:这次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设的严重束,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方的”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意义,中共十一属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找乱反正。

 7、中共十二大(1982 年,北京)

 主要内容: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中共十三大(1987 年,北京)

 主要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9、中共十四大(1992 年,北京)

 主要内容: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0、中共十五大(1997 年,北京) (1)主要内容: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1、中共十六大(2002 年,北京)

 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2、中共十七大(2007 年,北京)

  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3、中共十八大(2012 年,北京)

  意义: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4、中共十九大(2017 年,北京)

  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五)问题探究 1.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

 (1)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核心的为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十一届三十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党的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①第一次是 1927 年由城市转移到农村;A.原因: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B.意义: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②第二次是 1949 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A.原因: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B.意义:开辟了城市领导农村的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的准备。③第三次是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A.原因:“文化大革命”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国际环境得到改善;B.意义: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启示:①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②要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历史经验表明,凡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

 认识和决策都是正确的;③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④把经济建设这个重心抓牢抓好。

 3.结合党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力,才能使国家、使我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使我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只有坚决地反腐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戴,才能使我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党已为我们描绘了新时期的发展蓝图,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B )

  五四学生示威游行

  开国大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A.民主革命之路

  B.民族复兴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之路 2.(2018・苏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党的历程”主题宣传活动,组员们收集了下列图片用于布置展板。这些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 )

 ①井冈山会师

 ②百团大战

  ③遵义会议

  ④中共一大 A. 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3.(2017·重庆)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一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C)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曙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0③②① 4.下列事件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的是(

 C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召开中共十五大 5.(2017・六盘...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共产党 中考 课题